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精品备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
【字体:
精品备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6

【学习导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短文两篇》都是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极易被人忽视的自然之美,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幅幅清丽有趣的山水日月图。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品读,理解作品的意境,随着作者徜徉于山水日月之中吧!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语,背诵这两篇短文。

2.学习《答谢中书书》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的高雅情怀。

3.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中朴素而意味深长的语言,体味作者微妙的心境。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背景资料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成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

二、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

《答谢中书书》——优美的意境,无尽的乐趣。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记承天寺夜游》——清冷的世界,微妙的心境。

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文章仅84个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典雅,作者以高度凝炼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2.写法精讲

这两首诗都具有语言凝炼、层次分明、深蕴感情的特点。

《答谢中书书》全文只有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先以感慨发端,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感慨收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仅84个字,却交代起游时间、地点、缘由、同游人,叙写游景,抒发感情,无一缺少,显得那么完整。从“欲睡”到“起行”、寻友、散步,由叙事到绘景,由赏景而发感慨,自头至尾,一气呵成。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3.难点精讲

《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情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问题全解

《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具有清冷皎洁的特点,给人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感受。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注重朗读。先默读,对照注释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然后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知人论世。要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特别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只有在了解作者被贬黄州这一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拓展训练】

《答谢中书书》赏析(徐应佩、周溶泉)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徵的一封回信。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徵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这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优美的意境。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再现它,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本文作者从如下几方面濡墨染彩、熔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入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入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蒲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幢,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需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四,动静相衬之美。客观景物不会单调划一,散文写法也切忌呆板凝滞。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

缜密的结构。本文虽属小品,可是作者仍精心结撰,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得如此经纬分明,脉络贯通,十分难得。

凝练的语言。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