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精品备课:奇妙的克隆
        ★★★★
【字体:
精品备课:奇妙的克隆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6

【学习导引】

同学们,你能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你面前,跟你打招呼:“嗨,我是你”吗?这不是天方夜谭,克隆技术也许会创造这个奇迹。目前,对克隆技术可能引起的诸多问题,人们一直在探讨、争论。请阅读《奇妙的克隆》一文,你会得到一些关于克隆技术的知识,同时,弄清作者在介绍这些知识时运用的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说明顺序。

 

【学习目标】

1.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和合理的说明顺序。

2.进一步了解作诠释、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背景材料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将神话故事中孙悟空“吹毛化猴”的想像变为了现实。克隆技术的诞生不能不说是人类生物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飞跃,但由此引出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的探讨,也引发了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诸多忧思。一些科学狂人正是打着“科学自由”的旗号,去做一些危害人类的事。因此,我们要警惕现代科学家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另外,也不能把科学自由和伦理道德对立起来。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伦理的规范和引导,并没有束缚科学的发展,倾听伦理的声音,有利于科学更健康、顺利地发展。

二、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

课文的第一部分及第四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何特点及作用?

课文的第一部分及第四部分中,作者为了说明“克隆” 与“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

①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②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

③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写法精讲

每个小标题下的介绍的内容是什么?这四部分的内容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了解。

①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把这门科学技术说得浅显易懂。首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这样就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意,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克隆的含义。紧承前文,文章对克隆的介绍又进一步,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以“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来作结,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②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节是对克隆实验的简明介绍和说明。这一节作者没有以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两条线索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说明效果。

③克隆绵羊“多利”。这一节较为详细的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④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一节从三个方面写“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好处”: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者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中,而是对克隆提出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所以说明顺序不可调换。

3.难点精讲

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表现在文章结构安排上,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为四部分,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但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其次,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其三,文中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仅从中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问题全解

文中说到:“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这段话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影响是一分为二的,它既能造福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也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克隆人”的诞生就可能打破现在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学习方法指导】

对句子含义理解的方法

①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如:“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一句中,“悲喜交集”可理解为“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②逐句分析,兼顾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则是顺应上句话的主题,从其中的某一内容出发,即科技发展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角度去进一步延伸。

 

【拓展训练】

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邱德青  江世亮)

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伦理学原则,要不要倾听伦理声音?有关专家针对一些科学狂人在美国秘密克隆人的做法指出——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

我国多家媒体近日转载了国外媒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今年2月份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于明年年底诞生。”

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如果这一消息属实的话,应当如何看待此事,如何正确地评价和思考这个问题,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部主任、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沈铭贤研究员。

沈教授说:自1997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地克隆出“多利”羊后,国外不断有人在名利的驱使下,提出并试图从事克隆人的研究。尽管各国政府明令禁止,但与克隆人有关的报道这两年来不止一次见诸报端。但是,这次速度又那么快,又与邪教组织有关联,确实令人感到震惊。

痛失爱女的父母,希望通过克隆技术使女儿复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科学家借此进行克隆人的实验,就值得讨论了。沈教授认为:即使撇开邪教不谈,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就“克隆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这样的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按照生命伦理学的观点,科学技术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造福整个人类。它必须遵循“行善、不伤害、自主和公正”这四项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多利”羊的克隆成功经过了200多次的失败,出现过畸形或夭折的羊。而克隆人更为复杂,无疑会遇到更多的失败,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寿短的人,将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

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是人类进化的生物学基础,而那些科学狂人要制造的所谓“不朽的生命”,实际上是同一基因的翻版,这就有可能减少基因的多样性,不利于人类本身的进化。所以,无论从个体、整体,还是从社会进化、生命伦理角度看,都应该坚决反对克隆人的行为。

沈教授指出:现代科学界把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两种。前者是利用胚胎干细胞克隆人体器官,供医学研究、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问题,这是国际科学界和伦理学界都支持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用于治疗性克隆的胚胎不能超出妊娠14天这一界限。而对于生殖性克隆,即通常所说的克隆人,由于它在总体上违背了生命伦理原则,所以,科学家的主流意见是坚决反对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和各国政府也都非常明确的表示,反对生殖性克隆。即使克隆人真的诞生了,我们还是要坚持这一基本立场。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伦理学原则,要不要倾听伦理的声音?沈教授指出:现代有些科学家提出,只要科学上有可能做到的,就应该去做。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点。如果技术上我们能制造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的超级生命,难道也可以去制造吗?一些科学狂人正是打着“科学自由”的旗号,去做一些危害人类的事。因此,我们要警惕现代科学家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另外,也不能把科学自由和伦理道德对立起来。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伦理的规范和引导,并没有束缚科学的发展,倾听伦理的声音,有利于科学更健康、顺利地发展。

(选自2000年11月8日《文汇报》)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