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组图]精品备课:大自然的语言
        ★★★★
【字体:
精品备课: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6

【学习导引】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原野上那只可爱的绿色蝈蝈吗?追忆它的踪迹,我们不由得会想起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作的《绿色蝈蝈》一文。它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既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与严密,又不失生动有趣。这带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说明事物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且还要力求做到生动形象,不同文体的语言是各具鲜明“个性”的,读文时,要注意从语言入手。在阅读中,如果你发现作者经常举一些例子,列一些数据,要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此外,说明事物还要有条理,有主次,有详略,这样才更有逻辑力量。现在,就请你跟我一同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吧,只要你多观察生活,积累一些关于农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谚,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一定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离我们真的并不遥远。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字词。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确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相关知识。

3.体会本文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说明抽象事物的写作方法。

4.感受科学研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巨大的魅力。

 

课文全解

一、背景材料

1.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竺可桢(张福春)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关于标题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1.给下列生字正确注音。

翩然(                     孕育(                 农谚(   

萌发(                     销声匿迹(   

2.给下列多音字正确注音。

3.解释以下词语。

①销声匿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年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周而复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载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

关于开篇两段文字的详解

语言准确、生动。

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作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优美的词语,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两组词,一句四字,极其概括、雅致,文气扑面。这一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此外,文章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如第三段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时候,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用词处处都经过推敲。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时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把例子加以比较,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同时还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文章开篇从“立春”写起,以文学语言、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这些就是物候现象。文章写春天,“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里按时序选取了一些具有特征的自然现象,说明了问题。接着写夏天,强调气候是“炎热的”,又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可以看出,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每个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在这一段末了,总结了一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句话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写法精讲

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时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这四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部分说明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子,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地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方法,第二部分话题转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部分也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文章第二部分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讲一个问题,都举有实例,这样文章就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明白。文章最后一部分,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有轻有重,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难点精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的不同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

问题全解

如何使举例的说明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文章说明?

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或者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为了使说明更加准确,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举例说明,使说明全面而具体并体现出说明逻辑上的严密。

例如: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这篇文章,应首先采用默读的方法,通读全文,并针对阅读中的字词障碍查字典或工具书予以解决。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了解什么是物候学及其研究对象;研究物候学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其次,理清层次,剖析条理,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借鉴本文生动的语言。开头两段很精彩,需逐字逐句的细细研读。第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形象生动,寓说明于描写中。第二段用拟人的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要反复朗读,加以体会。另外,文中用了很多农谚,也是生动形象的语言体现,可以查书或者向周围的老人请教,收集有关的农谚。

 

【拓展训练】

1.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物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如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2.谚语

同学们,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凭借智慧和对丰富物候现象细致的观察总结,形成许多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农家谚语。它们实用而多趣味,想了解一些谚语吗?请跟我来吧!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的稳。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春分有雨,病人稀。

3.二十四节气名称及其意义

①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②二十四节气释义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的名称便已说明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现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中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一月二十三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故称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4.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春社日雨年定丰  秋社日雨年丰稔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

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

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

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

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

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

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

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

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

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

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

五谷四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突危

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

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

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分天气白云多

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

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

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

若遇雷声菜价高

十月

立冬之日怕逢壬

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

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

初一有风多疾病

更兼大雪有灾魔

冬至天晴无雨色

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

初一东风六畜灾

倘逢大雪旱年来

若然此日天晴好

下岁农夫大发财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