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精品备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字体:
精品备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6

【学习导引】

“恐龙”,是恐怖的蜥蜴的意思,这是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命名的。在荒无人烟的地球上,恐龙成了“无敌之王”。可6500万年前,这一庞大的群体突然灭绝了。读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你会对科学家研究这一千古之谜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

2.探究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组织文章的。

3.体味这两篇文章简明凝练、幽默而富有逻辑的语言。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背景材料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他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二、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恐龙无处不在》一文是如何针对观点进行论述的。

《恐龙无处不在》“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陆地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一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少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成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后形成一体),于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了冰雪天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一个族系。如果南极大陆现在没有几英里厚的冰层覆盖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当年大灭绝的遗迹。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这就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

2.写法精讲——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组织文章的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且,在开头一段,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在过去的九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被解决。”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未了的话题。的确,与前文的论证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讨论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接下来,作者从引述1980年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行文至此,才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

3.难点精讲——说明沙子被“压扁”与论证“撞击说”揭示恐石灭亡原因之间有何联系?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及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成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普通沙子。(二)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行文至12段,作者在前文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斯石英,火山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的沙子)。最后,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同前文一样,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方法相互左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问题全解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结构”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实际上,第二篇短文也用另一个科学探究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道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的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2.“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式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来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深入理解科学短文?

阅读科学短文需要同学们有较丰富的科普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需有意识的及时的阅读和积累一些课外的科学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地质变化、动物化石、南极气候、小行星等,在《语文课外阅读》等课本中介有所涉及。在阅读时应将这些知识点编辑成一些可供查阅的目录,为课堂学习开辟捷径。

 

【拓展训练】

小行星与恐龙灭绝

恐龙为何会绝迹?这一问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既引起了科学家和大众的兴趣,也令他们困惑不已,因而也出现了大量不切实际的理论,有些甚至十分好笑。例如,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它们的躯体太庞大而导致交配困难。或是随着植物的进化,恐龙的饮食发生变化,最后导致致命的便秘。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恐龙下的蛋全被刚刚进化的、而且更加灵活聪明的动物——哺乳动物吃掉了。一种更令人信服的理论是以恐龙时代的玛瑙化石中的气泡为依据。这种空气中氧的含量比现代空气中的氧含量要高出50%。可能是随着氧气浓度逐渐下降至今天的浓度标准,恐龙就因窒息而死掉。

尽管有一些牵强的解释,但在关于恐龙灭绝的问题上存在着两大思想学派:(1)它们突然死于某一场世界性的大灾难;(2)由于地球上天气的逐渐变冷使得恐龙难以适应而慢慢灭亡。

灾难学派描绘的是一幅十分令人震撼的场面:一颗小行星或彗星以每秒15英里的速度向地球陨落,与地球撞击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而且在进入地壳25英里深的同时熔化了沿途的岩石。这场灾难使成千上万的岩石进入大气层,遮挡了阳光,使植物无法生存,食草动物不能正常生活,食肉动物也因此难以生存,恐龙也是如此。事实上,根据某些科学家的观点,地球上60%的动物是不能在黑暗中生存的。

大约一百五十年前,一位名叫理查德·欧文的英国解剖学家创造了“恐龙”(DINOSAUR)这个词来描述刚刚发现的一种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动物。DINOSAUR这个词源于希腊语的“可怕的”(DEINOS)和“蜥蜴”(SAURS)。那个时候,可供研究的恐龙化石少得可怜,因此,人类对恐龙也知之不多。

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了解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知道它们是在大约2.25亿年前由爬行动物的祖先进化而成,于大约6500万年前灭绝的。它们的个子有很大的差异,身长从不足2英尺到140多英尺不等;体重有20磅的,也有90吨的。恐龙属爬行类冷血、笨拙型动物,下蛋并且全身长满鳞片。

那么,在使得恐龙灭亡的6500万年前又发生了什么呢?有没有可以说明此学派观点的任何证据呢?有证据。

1.70年代末期,由已故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兹和他的儿子率领的一个小组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注意到,在大约有6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层中有一种叫做“铱”的元素的含量异常高,铱是地球上罕见的重金属,只存在于地壳的深处,但在小行星和彗星上却大量存在。起初,地质学家们认为650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可能会把铱喷入大气层,落下时便集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土层。最终,事实并不能证明这一理论。

那么这于小行星或者彗星又有什么联系呢?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的碰撞会使小行星或彗星的大部分被气化掉,并使含有大量铱的尘埃进入全球的大气层中,尘埃落到地上后,便形成了含铱丰富的土壤沉积层。阿尔瓦雷兹小组曾在意大利和丹麦发现过这种矿藏,自那以后,这种含有大量铱的土壤层在全球五十多个地方先后被发现。这些土壤层有6500万年的历史,恰巧与恐龙灭绝时间吻合,这一点是小行星或彗星灭杀了恐龙的令人信服的证据。

2.最后一点思考:假如陨石碰撞理论真的正确,那么某一块陨石的确撞击地球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倒真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话,人类就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化至今。因为有恐龙至高无上的统治陆地和海洋达无数个百万年的话,哺乳动物生存的空间就会很少。它们可能仍然是小个子的食虫动物,根本就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这一切都是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而开始改变的。

3.假如这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了地球的话,那么造成的陨石坑又在哪呢?多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其中之一就是陨石的碰撞砸开或撕裂了地壳,从而导致了形成冰岛的火山活动。然而,这一理论也不广为人们所接受。在有6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中的铱矿层在冰岛并不是那么厚。地质学家们推断在碰撞地区周围的铱矿层可能最厚,因为铱矿是在那个位置最先冲进空气中的。而且,伴随着细微的白色富铱沉积土层,一定会有较为粗糟的次沉积层。这可能是碰撞后飞溅的熔岩下落时形成的。这种次沉积层,也叫做“喷出层”,只能出现在碰撞现场几千英里的半径范围之内,而在冰岛却没有发现。

1900年,一位科学家发现有两处陨石坑可能是陨石撞击地球的现场。一处是在哥伦比亚盆地,另一处是在墨西哥东部的尤卡坦半岛的北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对尤卡坦半岛陨石坑的推断更有利。它的直径大约为110英里,形状及成分都很正确。这个陨石坑完全被埋在岩石下面,且位处陆地,尽管在6500万年前这个地区曾是一片浅海区域。陨石碰撞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的拥护者们觉得他们不仅是发现了“正在冒烟的枪”,而且也找到了被枪杀者的弹头——证据确凿。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