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时文杂文 >> 阅读正文
解读中国教育的6大怪胎
      ★★★
【字体:
解读中国教育的6大怪胎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腾讯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23

  [编者按]这边是蒋多多对教育的咒骂,那边是法庭上教师的鼓掌雀跃;以前是孩子控诉教育暗无天日,现在是教师大呼自己才是弱者;这里只要有点事就有人怀疑是不是教师干的,那里男教师晃到女学生的影儿就得打哆嗦。教育本来应该是和谐的,教育本来应该是人性的,但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仔细解读一下我们的教育,您会发现,它已经变得畸形。
  [导读要点]
  怪胎1:只强调外因的“重点校”
  怪胎2:蒙人不脸红的“高考专家”
  怪胎3:最有中国特色传媒的产业——教辅出版
  怪胎4:居心叵测的“满分作文”
  怪胎5:谁都想咬一口的肥肉——高考状元
  怪胎6:中国教育的缩影——“奥赛”

  怪胎1:只强调外因的“重点校”
  没有人会否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方面的差异,也没有人否认环境只是人发展的一个外因,更不会有人否认智力因素在人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却被“重点校”轻而易举的抹杀了。
  由于生源的不同,“重点校”学生与“普通校”的学生在素质上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负责任的说,不用老师去教,在重点学校的教室前门与后门各拴一条狼狗,这些孩子光凭自学也能考上不错的学校,因为学生的先天素质在那儿明摆着。加上学校的硬件优势,重点学校能取得及其优异的成绩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它的升学率低了那才奇怪呢。但是,人们却忽视了学生的先天素质这一因素(学生素质历来是教育界不愿提及的一个话题,“有努力就会有收获”是教育欺骗了几代人的一个最大的谎言。正是这句话,让无数不顾现实的孩子把巨额学费交给了学校),过分强调学校的强大、教师优秀这一外部因素,引诱人们把“重点”校视作“圣地”。于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重点校”在家长盼望、学生向往、政府扶持之中不断发展壮大。
  人们对“重点”的追捧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而“重点”的“门槛”也开始“水涨船高”,家长不管经济实力与智力因素是否“合适”,纷纷削尖了脑壳往里面钻。被“重点”抛在后面的非重点为了生存,为了不被学生社会歧视,只有把学生逼入“题海”而后生。而个别想升格为“重点成员”的“教师”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也把学生当成了自己向上爬的基石。
  于是,在只强调外因的思潮的带动下,本来应该是大家共同享有的资源被一部分人独占,本来应该是慢工出细活的教育成了“速成”的“猪圈”,本来应该充满阳光和微笑的校园竟然亮出了“刀剑”。
  有人说写时评的不知廉耻,或者一稿多投,或者老稿新投,甚至说瞎话不眨巴眼。但我发现,有一个比时评家还“生猛”的人群,那就是所谓的高考专家。
  怪胎2:蒙人不脸红的“高考专家”
  有了重点名校,自然会有名校中的名师,而名师的资格老了就成了“高考专家”。
  靠着一批天赋极高的学生的优异成绩,站在超级名校的屋顶,“专家”在中学生的汗水和“快乐的尸骸”之中诞生。每到高考前,“专家”们便拎起装钱的麻袋,在各地巡演“收钱”去了。但仔细一看,他们每年“演”的节目大同小异,甚至是新瓶子老酒。可能连续参加四界高考的人并不是太多,所以“专家”们的讲演在绝大多数学生听来还是蛮新颖的。再加上每年都是那几点内容,不用准备都能倒背如流,就更加像“专家了”。
  其实,这些“专家”的共同且单一的秘诀就是让学生在“题海”之中遨游,只不过是各自套上了不同色彩的“花马甲”而已。但社会家长就信“专家”,教师也不得不信,因为家长说了,“专家”就是这么说的。再说,题海战术确实管用,让你不得不信。可受苦的却不是“专家”,而是那些孩子。于是,“专家”们趁着高考的东风坐在教育这艘大船上今天糊弄我明天忽悠你,别人为他吃饱了打的嗝都得冥思苦想,而他们在一边悠然自得,呼吸着“名气”,数着钞票。
  有时我想,其实最不愿意推行素质教育、最反对减负、最不愿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越多他们越有市场)的除了卖教辅资料的书商就当属“高考专家”了,因为没有了作业负担,他们“专家”的意义如何体现?国外又没有“高考专家”这个行当,他们岂不失了业?
  怪胎3:最有中国特色传媒的产业——教辅出版
  据说现在最暴利的行业是房地产,但再我看来,相对利润最高的还得数教辅资料的出版。楼我可以不买。高档服装你可以不穿,但孩子的学业不能耽误,因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所以购买教辅资料成了一个完整正常家庭的必要行动,这种行动超越了城乡的界限,跨过了贫富的鸿沟。
  基于如此之大的购买市场,不管是否跟教育沾边,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把出版教辅作为自己的一个主要业务版块。而那些具有先天优势的教育报刊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打出了时效性、专业性的招牌。现今的传媒界,日子最好过的当属教辅类报刊。中央级省级大报每年的订数刚是多少,可学习类报纸每年的订数动辄几百万,某某周报甚至打出了年订数千万的招牌,其利润可见一斑。
  为了在瓜分学生市场这块大蛋糕的战斗中多蹭点奶油,那些高考“专家”成了各出版社争夺的“大牛排”,而这些专家的人性还挺好,来者不拒。只要给钱,每本书的封面上都可以署自己的名字,不管你内容如何;只要有钞票,是报纸就可以登自己的文章,不论你是正版还是盗版。而那些报刊也以此为荣,非名家文章不登,那管你“通”还是“不通”。甚至为了争夺市场,教辅早产已是出版界的“计划生育”法规。于是,报刊成了“专家”的写字台。一个“狼”,一个“狈”,打着“素质”的旗号把学生的钞票“教育”进了自己的口袋。
  至于效果,没人去管,以至于出现了试卷上早就没了“话题”二字而出名的王大绩和不太出名的唐慧忠之流却仍在谈论他们的“话题作文”的闹剧。
  虽然新的义务教育法在收费方面对教辅征订有了严格的规定,但却有一个可以订阅优秀教育报刊的“小注”,并且高考指挥棒之下的高中还是一个“自由市场”,所以教辅出版的前景依然光明无比。
  怪胎4:居心叵测的“满分作文”
  同前几个话题一样,满分作文也应该是中国独有的“怪胎”。试想,人的眼光不同,审美观念不同,对事物的感觉也必然不同。如同美女的概念,有“环肥”,有“燕瘦”,但把“环”与“燕”所处的时代对调一下,她们还是“美女”吗?所以,我一直认为所谓满分作文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主观武断不负责任的命题。
  我不否认第一个打出满分作文的阅卷老师是出于好心,但第一篇满门作文却成了中国作文“骗局”的导火索。如今,有那么多的人靠“满分”二字吃饭,有那么多的人在吃满分作文,出版社吃、高考名师吃、绅士吃、骗子也吃。
  在“满分骗局”被揭开之前从没人怀疑过这个“怪胎”的真实性,甚至真相大白之后还有人不愿意相信,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过于迷信权威,过于追求“完美”,谁也不会考虑这所谓的“满分”究竟是谁写的,谁也不会去分辨59分与60分究竟有什么差别。
  如果“满分”在最初是一种奖励与鞭策的话,那么后来的满分就成了一种功利。学生以写出满分为理想,教师以教出“满分”为荣耀,而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出“满分”不惜交给骗子大把大把的钞票。但事实上,文学素养是天赋与后天熏陶的结果,不注重内因的外部“催肥”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材施教成了一句空话,注重学生的特点早就不知去向,可怜的孩子面对着不知是哥哥、叔叔还是爷爷写出来的毫无轨迹可寻的“天书”,只有望“满分”兴叹的份儿。
  不清楚明年还会不会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很多人还盼望着它出现,不然那些出版社和名师们怎么办?
  怪胎5:谁都想咬一口的肥肉——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本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词,但最近几年它却成了一个最最热门的话题,围绕它的争议更是层出不穷。没有人会怀疑“状元”的真实性,但除了作为后来者的榜样,它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其实里面的玄机非常奥妙。
  学校出了“状元”(不管是哪个级别的)自然会有底气,一般的学校会变成名校,名校会变成超级名校。中国的教育政策不是谁弱扶持谁,而是谁越强就越向谁倾斜,所以出了状元就意味着发现了金矿。不但生源幕“状元”之名纷纷而至,财源也会因“状元”滚滚而来。而各级地方政府在最近几年也把是否能在本地培养出“状元”但做一项有形的“政绩”,它毕竟比其他的东西更有现实意义且不冒任何风险。而社会舆论更把能否出现“状元”看成当地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政府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之下,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驱使之下,那个学校都想出个“状元”。在“状元”效益的推动下,教师成了刽子手,学生成了案板上的羔羊。
  商家是追捧“状元”的另一主要力量,当新一届“状元”“出炉”之后,各个厂家,不管什么产品都来找“状元”来代言,而这种轰动效应是连“超女”都无法比拟的。于是乎,“状元”们或穿着这种服装,或喝着那个牌子的饮料,频频出现在屏幕和海报纸上,把那些卖“少儿不宜”产品的商家气得咬牙,恨不得明天就转产。“状元”家长则哈哈大笑,名利双收,“状元”成了孩子们的追求。
  中国历来有吹捧状元的传统,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如今的追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但必定有超出现在的“来者”。只是,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状元”么?
  怪胎6:中国教育的缩影——“奥赛”
  国外也有“奥赛”,可从没有听说过国外有“奥赛班”。大概世界上只有中国会把一群孩子打小时候就圈在一起,让他们为将来的奥赛去做准备。这也许是中国教育的最完美的一个“缩影”,这也许是中国教育最真实的一个写照。
  没有兴趣的培养,没有个性的体现,只有为了功利的速成,只有不择手段的“成功”。中国教育的特色在这里体现的一览无余。不管你是否需要,不管你是否能够消化,哪怕你吃进什么再把什么“排泄”出来(这也是中国现在教育的目的),反正要把所有的东西像“填鸭”一样“填”进你的“肚子里”。至于以后是不是长成“畸形”,对不起,没人会考虑这些,因为我们考虑的是成绩。
  我们往往考虑的是“奥赛”得了多少金牌,我们很少去探寻这些金牌得主成年后的人生轨迹,他们有几个在成年后能够取得能与他们年少时得到的金牌相媲美的荣誉?现今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其他成功人士有几个是当年“奥赛”金牌的得主?
  我们把很多有天分的孩子套入了无形的“桎梏”,我们把很多孩子的“棱角”磨得了无踪影,剩下的只有亦步亦趋的简单功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头只会在笼子里表演捉兔子游戏的老虎放回大自然后的生存能力绝对不如一只戈壁上的野狼,一匹在马戏团里呆久了的千里马肯定跑不过草原上的野马。我们的奥赛选手跟它们也差不多少,除了是一部作题的生物机器外再无其他的特点,因为他们虽有天赋,却没有了灵性。而我们的教育也正好如此。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