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时文杂文 >> 阅读正文
[图文]促进教育公平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
【字体:
促进教育公平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4
 

                                               资料图片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促进教育公平 政府在行动 
  18岁的蒋荣璐是重庆第二财贸学校一年级学生。一年半以前,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因为父母双双下岗而不得不退学。蒋荣璐以为自己再也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去年秋天,重庆市出台一项政策,城镇低保家庭子女读职业学校可以免费,并且享受1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蒋荣璐重新回到了校园。 
  今天,蒋荣璐又多了一个圆大学梦的机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 
  18亿元到95亿元,意味着今年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覆盖范围扩大了4倍多。明年这笔费用达到200亿元,覆盖范围两年内将扩大10倍。 
  国务委员陈至立参加广西代表团的审议时说:建立健全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将有500万名大学生享受奖助学金,中职学校的农村学生基本都能享受助学金。 
  更多的蒋荣璐将成为这个即将出台的政策的受益者。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1600多万名在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30%。还有相当多的初中毕业生主要因经济原因,放弃了进入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机会。而大学中贫困生的比例也接近25%。 
  “这真是大快人心!说明国家领导人看到了实际情况,看到了老百姓的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刘中慧说。 
  刘中慧代表来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曾任该县教委主任兼县第一职业中学校长。“乡下孩子要读书是非常难的。”刘中慧说,石柱是革命老区、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地区,在那里,很多家庭为了供孩子上大学,甚至把房子和牛都卖了,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供孩子上学,为的就是“一个人走出去,全家可以奔向小康”。 
  作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刘中慧对农民的现状非常了解,她认为,解决“三农”问题还得靠教育。她说:“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就约等于搞好了‘三农’问题。” 
  “这项政策体现了教育公平,解决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说。在他看来,教育公平就是表现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受损害。如果一个学生确实有能力上学,但经济上属于弱势群体,得不到社会的帮助,那这个社会就是不平等的。教育公平最终是要体现社会的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平等。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代表也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一个经济上弱势群体能否购买教育产品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奖贷补助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加大投资,完善助学体系,有利于吸引贫困家庭的孩子继续上学,最终提高人口素质。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但是,“普九”仅仅是入学率,还不是巩固率、完成率、毕业率、合格率。“普九”不能巩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义务教育后的教育衔接不上。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入社会劳动岗位之前,留下一段空白。 
  “普九”不能巩固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农村的辍学问题。教育部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东北地区17所农村初级学校辍学率最高的达到74.3%,平均辍学率约为43%。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农村初中的辍学率相对较高;但一些经济水平处于中等的县,农村辍学率最高。陶西平分析,辍学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家庭贫困无法入学,也有的是在结束初中学习后,不具备上岗能力,没有继续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当我听到温家宝总理说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句话时,我非常感动。中央近年来逐年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表明了中央对教育的重视,让我备感亲切。我长期关注教育,今后仍将继续关注。”青海代表团拜秀花代表这样告诉记者。 
  政府用奖助学金调节教育公平,让所有孩子都享有同等受教育权,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这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个巨大改进和完善。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