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书评点击 >> 阅读正文
我和你:信仰匮乏时代的精神状况
        ★★★
【字体:
我和你:信仰匮乏时代的精神状况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6
  在白话文以来的汉语小说中,我们从没有见识过像《我和你》那样生动、逼真、残酷、荒芜的红尘景象,也从没有领略过如此素朴、道地、精粹、传神的小说语言。故事娓娓道来,如一条来自雪山之巅的清清小溪,看似平常,只有伸手下去才知那彻骨的寒冷。和作者以前的作品相比,《我和你》更平易,更通俗,也更深入。不管是作为所谓的爱情小说,还是情色文学,《我和你》所达到的高度都是令人赞叹的。

  这是“分子水平”、“原子水平”的作品,作者似乎在考验自己也考验读者,到底有多大勇气和耐力去面对我们所深陷其中的现实。

  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尽情享受作家韩东那双显微眼中的别样风景和诗人韩东的别样癖好。读《我和你》时,我总不断想到《少年维特之烦恼》、《包法利夫人》等等,想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这不是什么胡乱的联想,而是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感动,但久违了。也许你不再相信文学的传统价值,也许你不再相信写作作为一种精神努力存在的必要,但是你得允许,这世界上的另一些人仍然相信。和你书架上的那些名著相比,《我和你》是当代的、是中国的。

  我认为韩东两部长篇《扎根》和《我和你》都将成为当代汉语文学的经典之作。即使在这个物质的、消费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时代,《我和你》也一定不会淹没在众声喧哗里。因为这是一部杰作,杰作从来是不会被淹没的。

  “我和你”———多么日常的人生处境,又是一个多么严肃、无法回避的人生命题。韩东的写作在这一层意义上,回应着我们内心深处对文学最初的期待。有勇气有能力担负起这样的责任,是一个作家真正的光荣和野心。韩东正是这样一个作家,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里,一以贯之,从容、坚定、大家风范。打开《我和你》,只要随便读上两页,我们立刻就会被其中的气氛所感染,因为它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我以为,在“我和你”之间也许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爱可言,但是“我”和“你”双方却满是爱的伤口。是对爱的幻想在折磨着他们?还是难以克服的自我在折磨着他们?

  种种情境如同昨日亲历,但是再次与我们面面相觑,我们还是没法将它看透。红尘中的人啊,想寻求解脱,解脱就折磨你。男主人公“徐晨”是韩东小说中典型的男人形象,是个写东西的,离过婚,比较本质,悲观,勤于自省,有点患得患失,失眠的,神经质等等。这个形象和马拉默德小说的主人公有几分相像,比如《杜宾的生活》中的“杜宾”。我一直记得《杜宾的生活》全书的结尾有这样两句“杜宾跑上月光四射的道路时,手里提着他半软半硬起来的阴茎,心里想着……”。这样的男人形象具有相当普遍的感染力。而女主人公“苗苗”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虚荣、自私、愚痴,这是诸多物质女孩的共性,但是年轻,肉感。呀,我以为,这正是男主人公的“禁忌”,这正是男主人公所热切渴望的。

  每个人读完《我和你》之后,都可以给出自己的解读。韩东在小说的第四部分,也作了相当诚恳的分析和研究,读来不无启发。我觉得作家并没有致力于粉碎尘世间的爱情神话,而是恰恰相反,他试图把爱情神话还原成爱情本身。纵然“徐晨”和“苗苗”的“爱情”充满了情欲、占有、欺骗和种种人性的卑劣,但是丝毫也玷污不了爱情本身的美好和真实。

  问题是,我们这些贫贱的尘世中人有没有能力拥有爱情?我觉得“徐晨”在这个失败的爱情案例中代表了“怀疑”。在“苗苗”面前,他可以放下自尊,却从来须臾不能放下自我,是他心中那个叫“怀疑”的魔鬼控制了他,而不自知。他应该去怀疑“怀疑”本身。而“苗苗”我觉得代表了“愚痴”。我对“苗苗”这个形象充满了同情,抛弃、再抛弃也不能使她增长智慧。而“怀疑”和“愚痴”是当代人类精神世界里最为突出的两大病症。我认为,《我和你》这本书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在于,作家韩东以他入木三分的笔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这个信仰匮乏时代的精神状况报告。(朱文)

  (编辑 小题)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