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文人墨客 >> 阅读正文
我眼中的鲁迅
        ★★★★★
【字体:
我眼中的鲁迅
作者:夜色迷人    阅读来源:我爱语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2
第一次接触鲁迅,就为他的魅力所迷倒,不因其他的原因,仅仅是他那深奥的语言和让我摸不着头脑的思想。很努力的去想,但还是理不出个头绪来,迷迷糊糊的,就崇拜起他老人家来,认为他很了不起,可以写出让我们看不懂的文章。

一.        为何鲁迅研究依然那样红?

研究鲁迅的人就像雨后春笋,不停地冒出。造成这前仆后继的原因何在呢?就我个人而言,仅代表我个人意见,希望不会给人家破口大骂或者给扔臭鸡蛋。火热的背后,更多的是吃饭问题,你研究它,你就有饭碗端。你没看到吗?一大群专家,学者都是这样,很多人还混得不错,甚至有的因此捞了一官半职。话说得过火了点,我还得承认,鲁迅先生的东西是很有价值的。不过,从哲学角度说,凡事有量的,过了头就不好了。出了一本名人传就好了 ,干吗还要继续出一本名人的房屋研究啊?要研究也总得找点有价值的东西,眉毛胡子一把抓,实在想不明白,他们就口口声声要我们环保,他们却不停地印刷,写那样的烂书来挣稿费。

二.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鲁迅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鲁迅先生他一直扛着一面鲜红的旗帜,不为那时的封建主义,也不为后来的共产主义;不为国民党,也不为共产党。他想要的东西,不是他们所能给的,他只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把鲁迅先生简单看作是为政治,的确有点过分,鲁迅先生的出现,既不是封建主义的末日,也不是共产主义的希望。他只是把自己心里要想的话说出来而已,不像一些人那样,选择沉默,因为他知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坚信自由主义的他,选择了适当的爆发。为什么说是适当的爆发呢?据说他也仅仅是把心里话说了不到一半,有很多他还是给他埋进心底了。

步鲁迅后尘之者,有很多,算是成功的,就那么一两个而已,王小波和余杰。他们这两个也是自由主义者,不喜欢受束缚。

三.鲁迅影响了整个中国当代文学。

我看很多当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依稀看到一个影子,是鬼魂,鲁迅先生的鬼魂。不是吓人,是真有其事。我觉得,整个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都受鲁迅先生后遗症的影响。鲁迅先生是他们的神,神就要受尊敬,就要对他顶礼膜拜,他怎么做我们就应该怎么做,神圣不可侵犯嘛,有道理的。于是,他们就认为,创作就应该像鲁迅一样,那才叫文学。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不可否认,鲁迅的作品有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他应该是我们的模范。

然而,我认为,鲁迅先生更应该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文学家。可是,支持我的这个观点的人少得可怜,虽然也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因为这样说的人触犯了神,触犯了天条,自然会受到惩罚,受到攻击。但我相信,民主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真理也一样。当加利略提出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时候,有多少人相信他啊?最后还不是证明了真理就掌握在他手里吗?


四.把自由思想和民族思想结合在一起

鲁迅先生批判的精神,他的背后是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高度的关注,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我觉得鲁迅看得深就在这儿,他注重民族精神的改造,把自己的自由思想与民族思想相结合,以此来提高民族精神的高度。这也是我觉得鲁迅的伟大就是他重视民族的精神而不是他的文学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一个世纪的开始他就重视民族精神,一直到他最后死的时候,还是思考的这个问题。社会的丑恶,社会的黑暗,包括贪污腐败,包括官僚的东西,可以揭露。但是他背后最潜在的,我觉得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民族命运的关心。文学就应该这样。现在很多文学作品最缺乏的是民族的责任感,一种社会的良知。

现在,一些诗人努力的完成自我,努力个性解放,但是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诗和民族精神建设的关系。他们创作离我们读者越来越远了,自然,我们读诗也会越来越少。最后,恐怕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这并不危言耸听。或许,诗人们真应该听听我这忠诚的劝告,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文学性的展现

鲁迅先生的杂文,看起来很有快感,让我们同仇敌忾,激情奋昂。这是他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成功,文学味道还是在他的散文里边才可以品尝出来。

《野草》集,可以说,它是不可争议的散文诗题材中的精品。作品来自于它所呈现的魅力,它所底蕴的内涵。鲁迅先生以炽烈的情感,加上语言的精妙和想象的无限自由空间,《野草》集成为一部以散文的笔法和诗的意境结合在一起的混血儿。《野草》集是鲁迅先生人到中年、生命陷入了逆境时而思想迸发的火焰!他把内心世界展现无遗,把矛盾,把爱,把恨。在这里,鲁迅把他作为一个人的内心向我们剖开了。

鲁迅先生不仅能敢于自剖心灵,同样有语言极强的张力,其作品内涵的深遂、广博和独特,真是妙不可言!例如:
1、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无可朽腐。
3、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会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4、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来和未生……

现在很多人的散文和鲁迅先生的散文有天渊之别,他们只懂得无病呻吟,偶尔发几句感叹而已。我这样认为,这些人很多是已经失去了继续创作的能力,只能大谈理论主义,装模做样来教下一代人写文章。山穷水尽不感叹廉颇老已,还聊发少年狂,有年轻的心理是好的,但千万不要继续束缚下一代。

六.鲁迅和颓废主义

颓废主义哲学基础是叔本华的虚无主义和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颓废主义的题材取自恶与丑,并竭力赞美恶与丑。这就是说,它具有爱好人生中的丑恶事物的倾向。颓废派的诗作中,不敢颂英雄,不阐述哲理,没有良辰美景或恋情,讴歌的是猫头鹰、尸体和游魂等等。颓废主义者主张在黑暗领域,在丑恶事物中去认识美的存在,并把丑恶当作美来欣赏与歌颂。他们把颓废看成是精美、精炼,精致的同义词。

现实主义者描写丑恶,目的是批判丑恶,争取创造美。自然主义者描写丑恶,是意识到它丑恶而描写,问题在于依样画葫芦,并作了错误的解释。而颓废主义者描写丑恶,是把丑恶当作一种美感来享受,因为爱好丑恶才去描写它。因此,尸体、死亡、游魂是颓废主义者创作的永恒主题。

在创作主题这一点上,鲁迅是和颓废主义有很大的关系,鲁迅先生也经常描写死亡,写得让我们觉得恐怖。《野草》呈现了一个昏暗、敌意、冷漠的世界,其时间、空间也都是暧昧不明的。人失去了一切支撑点而被抛入毫无意义的或荒诞的存在旋涡里。死亡进入并现实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中,从而深化了认知死亡的人对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

可以这样说,鲁迅接受了颓废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最终他成功突围,突破了颓废的界限。虽然在他心里,虚无还是占据了心底的大多数,但是鲁迅先生很聪明,他选择了反抗绝望。看不到希望,但依然反抗,这不是普通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上面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几点看法,浅浅而谈,说了一些对某些人不喜欢听的话。我不怕,没什么可让他们打击报复的。自由主义者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位圣人,只是一个人,我对他并不顶礼膜拜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