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文人墨客 >> 阅读正文
阿来谈新作:小说的深度取决于感情的深度
        ★★★★
【字体:
阿来谈新作:小说的深度取决于感情的深度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22

  《尘埃落定》创作于1994年,1998年出版,长销不衰,已发行近百万册。10年后,阿来再推出长篇小说《空山——机村传说壹》(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可谓十年磨一剑。近日,阿来就自己的创作与记者进行交谈。

  记者:《尘埃落定》是历史的挽歌式的抒写,新作是描述现实的,给读者展现怎样的景观?

  阿来:我认为我写的是一部中国的村落史。我在四川阿坝藏区生活了30年,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我写藏族村庄,但它不是写单一民族的,是表现更广大的场景,是对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整体思考。有人说这部小说是“秘史”,其实并非披露神秘,也不是传奇、牧歌式的,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

  记者:你眼中的“村落”有什么特点?

  阿来:中国有写村落史的小说,如《创业史》、《艳阳天》,外国也有类似的“家族小说”,多是一个大事件贯穿始终。我认为现在乡村生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乡村形式不存在了,有点儿像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里的描写。乡村已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被城镇和外面的社会影响,乡村生活的线索常被打断,由另一个事件更替,现在的乡村生活是多线索、多中心的,不能一个事件一以贯之,乡村生活可以说是一幅幅拼图,我的新小说的结构就是一幅拼图。

  记者:说到小说的结构,如果说《尘埃落定》是封闭的结构,完整的故事,《空山》是多中心的,拼图似的,呈现出与《尘埃落定》完全不同的风貌。

  阿来:这部小说在结构艺术上有新的探索,采用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背景,由不同的人和事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即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说的“花瓣”式结构。我打算写6个大花瓣和若干个小花瓣,每个大花瓣可独立成章,相互勾连起来是个大花朵,这又是一番更精彩、更广阔的景观。此次出版的《空山》有两个大花瓣,算作第一部,后面两部各为两个大花瓣,第二部想今年年底写完,第三部预计明年年底出版。

  记者:《尘埃落定》出版后,你好像没写太多东西?

  阿来:一是除了文学,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任《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是其中一件事。更重要的是文学创作要感情参与,我觉得小说的深度取决于感情的深度,我自认为不缺少把握语言的能力,好像也不缺少思想,但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就像刚刚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不能第二天再来刻骨铭心的另一次。现在我又有了表达的激情。(记者 袁晞)

  图书连载:



空山

  (编辑:点儿)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