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突破陈窠 创新作文
        ★★★
【字体:
突破陈窠 创新作文
作者:jiangxl08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3

第一个从雷火的余烬中拾取烧焦的动物残肢放到嘴里咀嚼的人,把我们领出茹毛饮血的蒙昧,走向玉盘珍馐的餐桌;第一个用石头碰撞迸绽的火花点燃篝火的人,领我们走出了混沌,走向了光明;第一个挺起胸膛直力行走的人,让我们知道山那边还有更高的山,更高的山那边有无边的大海,大海上正升起一轮喷薄而出的朝日……锐意进取的人类就在一次次打破陈规陋习的创新中取得辉煌的成就。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教学也必须进行创新,才能有所出路。这也是新教材倡导学生作文冲破传统理念,挖掘作文潜能,张扬个性,推陈出新的要求。

一.营造创新氛围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权威抑制创造,创造性教学需要民主。只有教学民主,学生才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观念,否则,学生处处看教师的脸色行事,惟教师的观点是从,其思维必然狭隘僵化,乃至枯竭。民主平等表现为要允许、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观点,不要迫使学生钻入老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用强制、恐吓的办法对待学生,是学校中最坏的事,它窒息了真正的科学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

2、学生互评,激励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成功的需要。成功,作为目标,它是行为的动力;作为结果,它是新的更进一步的行为的动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有赖于积极持久地从事创造活动,而这种活动需要他们创造成功的支持。反复的创造成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因此,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每一个创造上的成功,不论这种成功是多么微小。每次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不急于批改评价,而是让学生互相阅读同学的“作品”,挖掘“新颖点”,认真评价。学生们愈“写”愈有兴趣:评者语言中肯,情感真挚,有时虽褒之有余,但极富鼓励性,因在学生眼中,哪怕是某一点上比自己强一点,他们就会充分肯定赞赏;被评者虽知道自己的作文肯定有所不足,但在同学热情洋溢的赞赏中,得到几点或一点充分的肯定,因而喜上心头,突然感到往日令人心烦意乱的作文也原本能够取得成功,而且成功有“道”。

3、诱发创新激情

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二.激活创新灵感

1、抓住灵感契机

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曾获得“世界邮政日”征文一等奖的辽宁省学生曾晖在总结经验时写道:“苦思冥想几天,也没想出一个思路,收到朋友来信,我脑子里便来了灵感。”“找准契机就把握住了纲领,我写得很轻松,很潇洒,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扣人心弦。”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2、启发联想灵感

在提倡写实的氛围中,联想似乎已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词语了,然而“想象”是创新的思维灵魂,只有让“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才能飞上蓝天,飞向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安徒生的瑰丽的童话世界,虚幻的科幻作品,现在世上隆重登场的“哈利波特”,不都是想象的杰作吗?三点一线式的单调而紧张的学习生活,确实不能提供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因此每次课堂或考试中的作文里无不充溢着那种机械模仿式的作文,虽然做一些变形处理,但内容,形式等近乎雷同的文章可以说数不胜数,而有创新意味的则是屈指可数。这不能怪学生,因为他们的生活天空只有那么宽,而我们的教学却又始终强调一个“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该反省呢?想象是根据写作的需要,融合自己的生活积累,本着艺术真实的原则,虚设所需的各种材料,构思成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当然,联想不是虚假,它是艺术的真实,我们老师大可不必担心学生是在弄虚作假。其实,只要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不管他飞得多高,它永远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地的。

三.拓展创新思维

1、“逆转”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2、“逆向”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逆向创新的成功范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然而互相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咏竹以“未曾出土先有节,得到凌云仍虚心。”让读者深受崇高的感染,但“皮厚方可强出土,空虚哪得凌青云。”对虚伪无能者淋漓尽致的嘲弄亦让人畅快。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路,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来审视一切,分析一切。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进行反思,辨证地看问题,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反弹琵琶唱出新颖别致的乐曲,就能独辟蹊径,写出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的好文章。例如,古人赞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但换一种思维,淤泥为荷花供给养料让其美艳脱俗,自己却被当作丑恶的象征,几百年含冤却不申辩,岂不是一种更凝重的美?

3、“发散”创新

发散思维是最能引发感悟的一种创造思维。针对某一命题或材料应训练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开启学生的创造闸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品质和能力。曾读到一位特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手有五指”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确立了“五指握拳,团结起来力量大”,“拇指不丑”,“避让,风格赞”等不同的题目,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考虑问题的多面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发散思维使学生禁锢的思想得到充分解放,不断写出富有时代感且见解独特的作文,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一位名人曾说:“第一个将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意在告诫人们,作文的思维贵在创新。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植生命个性自由舒展的土壤,鼓励创新,开辟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新天地,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生活,书写生活,创造生活。创新,是作文的生命。愿我们的作文教学能更不拘一格,“开创新之花,结创新之果,繁殖创新之林。”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