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课改贵阳实验区的作文题是:
可能你曾流连过桂林的奇山异水,可能你还沉醉过鼎湖山的灵山秀水,也可能你更神往贵州的真山真水。总之,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仍衷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山那边、水一方的某个感人故事;因为它,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许我们会纵情山水;也许我们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许还会去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也许……
请以“山水”为话题,联系自身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作文命题设计的主要依据
1.缘于《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标中要求中学生在写作时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2.缘于语文教材。在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有一个“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专题单元。其中收入了4位中外作家所写的感悟大自然,介绍山水风光的一些精美散文。在该单元的“综合学习与探究”板块中也强调了“自然是人类之友。人类装点自然,又从自然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本单元的课文,分别写了四处风光,赞颂了山川的神奇、美丽,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后,一定会对“山水文化”产生强烈的关注之情、探究之欲、恋慕之心和表现之意。
3.缘于与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接轨。近年来话题作文命题形式之风愈吹愈烈,它有助于给考生的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让考生能通过自主写作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作文命题的设计思考
这个作文命题的设计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力求引导考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潜心探究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2.激励考生尽情抒写和展示自己“感悟自然”的感受、体验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审美情趣、独特思维、鲜明个性和价值观取向。
3.着眼于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态度的多元反应。
4.着眼于所有考生(含城市和乡村)占有真实、丰富的写作材料的过程。
5.给考生提供选择和运用各种文体的广阔空间。
6.着眼于引导考生去探索和发掘大自然的形式美和内在美,联系中国古代的山水大师———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等纵情山水、寄情山水的人生意蕴和自然情趣,通过自己的感悟、品味和体验,更好地诠释、呈现他们心中的“山水文化”。
7.鉴于当今“感悟人生”、“感悟社会”的作文命题较多,所以有必要引导他们走进自然、亲近山水,倡导他们保持清新质朴的文风,表现出可贵的童真童趣,让封闭的心灵得以释放,让凝固的真情自然流露。
三、作文命题解读
近年来,话题作文这一命题形式在全国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特别风靡盛行。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不束缚考生的写作思维,能给考生提供相对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种命题形式往往由4个部分构成:导入材料、提示语、话题内容、写作要求。导入材料在其中是一个引子、一种启示。它的作用是给考生提供一个具有参考性的特定情景,具有启迪性的特定内容。提示语的主要作用是:对材料作进一步补充说明,给考生提供较具体的写作导向,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确定自己的切入点和写作方向。
就以上作文题举例,第一个省略号之前的文字是导入材料,第一和第二个省略号之间的文字应属提示语,后面的文字则是话题内容和写作要求。
考生在阅读导入材料和提示语后,应该全力挖掘自己的文化底蕴,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激活自己的思维情感,确定自己熟悉并擅长的写作内容和文体,尽快进入到写作的状态中去。另外,考生还须注意:提示语后的省略号往往包含着更为丰富、可能也更有价值的写作信息。为此,考生要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尽快捕捉到有利于自己的写作信息,挖掘出更有价值的写作内容。
四、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就这个作文题的立意和选材而言,考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并作如下思考:
1.结合材料的提示,具体写某处的奇山异水或灵山秀水。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山水美的意蕴、自我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性情的陶冶等内容凝聚在笔端,铺陈于纸上,较好地表现出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和审美感受。
2.倾心着力来描绘贵州———可爱家乡的真山真水。考生可以充分调动生活积累,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努力挖掘,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贵州真山真水所独有的阳刚英姿和纯净灵气。力求将贵州山水天工造化之真展现给读者,力求将天然去雕饰之美奉献于世人,并以此为载体深情寄托和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既可以尽情描绘和展现山的外形美———雄伟、巍峨、绵延、峻峭、苍郁;也可以深入挖掘和领悟山的内在美———深邃、刚毅、质朴、谦和、泰然坦诚、刚直不阿、不慕富贵、不嫌贫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阳刚之美。既可以描写水的喜怒哀乐以及多情善感的性格,也可以点击她苍凉的历史,憧憬她美好的未来。这样,既可以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和赞美,也可以由此联想和挖掘出对人生有益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激发自己对人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
4.考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和生命体验,写写水的精神品质和其他性格特征:刚柔并举、清浊兼容,从不驻足眼前的莺声燕语、蛙吟虫鸣。她总是那样坚毅执著,义无反顾,为了弹奏出江河生命的旋律,为了谱写出海洋壮阔的乐章,她一直勇往直前,钟灵毓秀,给历代留下了传世的美名。
5.另外,可以立足于自然和谐、生态平衡的高度,写写山水带给你的困惑、忧思、失落的心情和今天危机四伏的艰难处境。也可以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描绘山水等自然生态超然尘世、返璞归真的理想蓝图。其目的是:呼唤人们增强环保意识,致力于创建人类美好的家园。
6.可以写围绕山水或以山水为中心线索而展开的那些感人故事以及可歌可泣的人物。
7.有些考生也不妨写写自己对“山水文化”情有独钟的喜爱之情、感悟之得、探究之趣、研究之果。其目的是:激励人们关注山水文化,热爱山水文化,研究山水文化,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8.考生还可以通过独特的视角,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写山水给我的启示、山水引发的思考和联想、我与山水的对话、我对山水的敬仰和礼赞、山水在我心中的位置、山水与人类的关系;另外也可以写自己赏山水画的感受、品山水诗的心得、介绍一些有关山水的文化知识……
五、作文文体的选用
现在的中考作文中,文体越来越丰富,诗歌、散文、小小说、日记、书信、寓言、童话、对话录、科普故事、调查故事、读后感、观后感等均有出现。在中考作文时,选择什么样的文体最为适合,这既要看自己所选的文体与作文题是否吻合,在写作时是否有利于挖掘和表现作文题的深厚意蕴;还要看所选的文体自己是否熟悉,在作文时是否有利于选取材料,是否有利于较好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体选得准、用得好,常常会收到理想的、石破天惊的表达效果;问题选得新、用得巧,也常常会产生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突出效果。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片面追求形式的新、奇,形式和内容应该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否则,就会有华而不实或“新瓶装旧酒”之嫌。
就“山水”这个作文话题而言,可选用的文体推荐如下,仅供参考:
1.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叙事性散文、小小说、童话、民间故事、科普故事。
2.写景抒情的———游记、写景抒情散文。
3.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说明文、解说词、调查报告。
4.议论说理的———议论文、杂文、读后感、讲演稿、诗评、画评。
六、写作提示
由于该作文话题所涉及到的写作内涵非常丰富,外延非常广泛,再加上考生可选用的文体类别较多,不便一一针对细说。故拟几条提示性意见供写作参考。
1.写作时尽量调动生活积累,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收集、筛选素材。
2.作文要紧扣话题,切忌游离开话题作漫无边际的拓展或泛泛而谈。
3.写作时可以运用求异思维的方式来立意、选材以及构思全篇。
4.在运用写作手法时,可以考虑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对比烘托、侧面映衬、点面结合、夹叙夹议、卒章显志等。
5.在写作时要考虑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6.要尽量做到记叙描写清楚明白、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说明介绍清晰准确、条理分明;议论事理层次清楚、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