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语文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
【字体:
语文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作者:黄中文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31

语文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近百年的教育史,持续性的、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此起彼伏,没有停息,它经历了三次高潮——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改革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改革,70年代至今的改革既是上一次教育改革的发展又是对上一次教育改革的批判。创新教育是第三次高潮的重要课题,这就意味着21世纪将是创新的新世纪。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那种学了语文,就是为了考试的传统教学早已是一种悲哀,这样的现实早已不适应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了,只有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尽情的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才华,才能培养出素质性的人才。

一、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他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稍具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学生学业还未结束,对语文的新鲜之感、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了,结果其语文能力日益低下。况且,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作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囗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教师的囗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的东西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了现代人。其实,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这样形容和批判传统教育:教室里,“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是有利于‘静听’的,因为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只是‘静听’的另一种形式,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到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等。

二、打破传统的教法,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在上文言文时,大多语文老师都是做到字、词、句的讲教准确,达到了教学效果。可一位老师的《工之侨献琴》给人留下深刻而又鲜明的印象。他设计了学生的朗读,首先是结合注释读,让学生读通读懂,学生便效仿朗读。第二步是要求学生读出文言文的“古朴”的特点,要像寿镜吾老师读文言文那么投入专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既读懂了语文,又懂了文言文与现代文完全不同的风格。还设计了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允许学生用合理的想象来补充故事情节,增加了一些生动的细节,学生在复述中加入了工之侨献琴时的心理、动作、语言。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立性,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说的能力。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不能是老师机械的教,学生被动的学,而是教师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完成引导任务,以实现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转换,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许,他们在考试中难以考出最佳的成绩,但他们的语文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还有一位老师在设计《岳阳楼记》的朗读中,设计了几个阶段,几个层次:(1)读通(2)读懂(3)读味。并用了提示,要求学生带着痛苦、欢乐、失意、得意的心情去读,特别是要读好:“登斯楼也,则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其必曰……”这些长句。学生有各种心情、各种想象带着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实践去读,有的读得顺畅,有的能够背诵。每个层次的学生定会有所不同的收获,读得好的则声情并茂,充满了想象力。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打破一言堂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答对的,要给予肯定,答得有创见的,要给予鼓励;想得比老师还要高明,则要虚心听取,课堂应该是师生相长的过程,而不能是老师的一言堂。
    有一老师上完《春》向学生布置了一段说话,口头作文《故乡的春天》,大多学生谈到了春天的美丽、可爱,描绘了春天的植物、景物,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而有些学生则说出了我们老师都未想到的答案:我一点不喜欢春天,故乡的春天是那么丑陋,早已应是花红柳绿,清澈见底的河岸,却丢满了垃圾,污浊不堪,发出了阵阵臭味,河里没有了鱼虾,继而大谈环境保护问题;还有人说春天是一个发病的季节,常常滋生细菌,爱下雨,乡间的小路泥泞难走,像一个爱哭的小姑娘,常常感冒,天阴晴不定。如果我们老师把这种说法加以斥责,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或许,这个世界因此会少了一个发明家,一个哲学家,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国外有位美术老师的教法令人称道。他发现有位学生把苹果画成方形的,就询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
?”学生说:“我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放在桌子上是方的,就不会摔下去了”。老师听了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这位老师的做法不得不给我们中国教师启发,也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他们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苏霍姆林斯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临近期中考试时,我便让学生自己看书,优生则看起了书,而中差学生则在下面闹哄哄的,我便做了一个游戏:你们提问,哪些内容会考,一组向二组提问,四组轮流转,提问最多可以得奖。这一问题地提出,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一发而不可收。有人提问,有人回答,我让他们自己讨论,很快一节课就过去了,下课后计算得奖,喜出望外的是,这些问题最多的是调皮的男生。他们下课后,围住我说:“我们从没上过这么有趣的复习课,我们明天也这样上!”这节课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平日只注重了讲,而未注重让他们表现,鲜活的知识味同嚼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新时期的孩子们在服从的表象下滑动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平等要求,他们强烈的愿望像泥土的新芽,我们作老师的应尽心的去呵护他们,爱护他们。创新,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更大限度的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