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在“三研究”中走向课改深处
          ★★★
【字体:
在“三研究”中走向课改深处
作者:周锡林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4

在“三研究”中走向课改深处

提要:课堂教学是生命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研究自己每节课甚至教学细节,反省自己的教学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理性而大胆地进行教学诊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实效,让教学在生命生成中动态前行。

关键词:生命生成、叙事、例谈、诊断、研究、反思

学生的发展过程为生命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联手演绎生命的风水宝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向我们昭示了一条通向课程目标的佳途,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在改变学生生活的同时,必将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

课改推动教研,教研激活课堂。一线教师研究课改、推进课改,可借助“叙事”“例谈”“诊断”这三种研究方式,从而不断走向课改深处。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这三种研究方式加以具体的说明,从而给一线教师进行课改研究以一定的参考。

教学叙事研究  叙述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情真意切、富有启发意义的教学故事,以叙述教学故事的形式探讨新课程的理念和策略。教师要善于把目光投向自己的每节课甚至教学细节,投向自己的教学行为,拥抱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反省自己的教学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真正构建起自己的“教学话语”。叙事研究既贴近课改实验又能更实在地指导教学实践。

朗读  品味  感悟——《散步》语言教学掠影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是一曲由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又高尚的旅行。

教学即将进入尾声。我和全班同学又一次动情地读着最后一段课文:“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把“慢慢地”“稳稳地”两个词读得特别慢、特别稳。

“你是怎样理解“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这里,我故意加了“意境”一词,给学生一个回味的余地。学生思考了一下,开始争先恐后地回答。

“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

“我为了让母亲、儿子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

“‘慢慢地’‘稳稳地’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我孝敬母亲,是自己的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如果飞快地背过去,好像有厌烦的意思。”

我想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这样的话,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

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感悟亲情,莫怀戚的《散步》引领着学生进一步体悟亲情的含义。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这种亲情真挚而又深厚,同时又凝结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品味两个叠词,对亲情有了个性化的理解,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这时,我看到还有学生似乎言犹未尽,还有话要说。我知道,他们的胸中一定涌动着一股爱的浪潮。于是,我再次和全班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课文:“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那里诠释着一个关于母爱的动人故事;我的眼前又浮现起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里的镜头,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

我觉得,学习本文,不光要解读亲情,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亲情,加深体验,学会创造新的亲情故事。读完以后,我说:“同学们,谁能举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说说关于亲情、父子情、母子情的一个故事?”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他说:“我的父亲烟瘾很大,他一抽烟,我就咳嗽。这样,每当我在家时,父亲就悄悄地在屋外抽,过了瘾后,再回到屋里,待会儿瘾上来了,就又出去。天热倒还可以,天冷就不好办了。后来,我对父亲说,你就在屋里抽吧,我现在大了,不会咳嗽了。他说,在屋里抽,我直接受害,你们间接受害,也不行。看来,只好戒掉了。后来,父亲真的戒了。看他戒烟时的难过样,我真想哭。”

接着,另一个女同学讲了母亲生前、特别是在病重时如何关心她的事,她讲着讲着,就泣不成声了,同学们听了,个个都动了容。

我趁热打铁。“亲情是人类的一种最高尚的情感。亲情是最真挚、无私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散步》,就是表现一家三代人亲情的典范之作。”

   “请把你亲身经历过的感人故事整理好,全班开个以亲情、友情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我说道。说完,我打开录音机,同学们屏声敛气,一边盯着课文,一边听着录音,整个教室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

课程故事的价值在于以“情节”打动人,它常常引人入胜,在“情节”中,故事的主角所经历的情感震动,使得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层面上,反思教学行为,从中获得启示。教学行为是教学理念的呈现形式。从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看,本教学片断,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感悟亲情。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关键词语重锤敲打,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学方法上突出朗读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认真品味语言,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并有机安排语文课外活动,使课内外沟通,体现了开放的语文课程观。

教学例谈研究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一例一议,就事论理,这种研究方式能生动直观地帮助教师端正教育理念,并将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例谈研究的特点是,选题较小,开掘较深,重点放在对具体问题的操作点上。当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如:1、把“对话”变成“问答”;2、为夸奖而夸奖;3、把“自主”变成“自流”;4、有活动没体验;5、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6、探究的“泛化”与“神化”;7、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这种现象有悖于课改新理念。为此,“教学例谈研究”应着重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曹刿论战》翻译教学例谈

目前,课堂教学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但多数学生“各自为政”,缺少互相支持与协作,有一部分同学则趁别人“讨论”干脆做起了小动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合作中,学生缺少分工或分工不明,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这种现象有待改变。

    我在教《曹刿论战》时,为改变以前教师翻译一句学生记一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的局面,在合作学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课前我把班级同学分成六个大组,每组六人左右,各组推荐一名语文功底较好的同学做组长,负责协调和本组人员分工:一名同学负责查工具书,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一名担任信息联络员,遇到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到其他组或老师处请教。

    上课时,我先要求组长把本文的每大段分成比较均等的若干小段,如课文第一段共十三句,每人翻译两句左右。每位同学要把译文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先组内交流,有争议之处,再由组长裁定。

    2、师生互动,学法引导。互动性是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不但较轻松的学到知识,更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曹刿论战》第一段中有“十年春,齐师伐我”一句,对“齐师伐我”的翻译,不同小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小组译成“齐国讨伐我国”,有的小组译成“齐国攻打我国”,有的小组译成“齐国侵略我国”等。通过组内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大家认为“齐国侵略我国”的翻译比较好,因为在齐、鲁之战中,是齐国首先挑起战争的,是非正义的,而鲁国则是正义的卫国战争;另外,《左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的,他的主观立场肯定是站在鲁国一方的,故“侵略”一词译得较为准确。教师则顺势明确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信”、“达”、“雅”的基本要求,学生则在师生互动中掌握了文言翻译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方法。

    3、积极评价,激发情感。使学生享受到愉快是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品质。教师适时给予鼓励,不但能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集体荣誉感。第三段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句,本句是文章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有一组翻译得十分准确,我便适时强调“鼓”在本句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并表扬该组的协作和探究精神。一句“孺子可教也”,让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本句的印象。

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家积极参与,连平时喜欢做小动作的同学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之间发挥了集体智慧的优势,动手、动口、动脑,学习水平得到了提高。

    既然是合作教学,班级活动的主体是小组,故老师的评价方式也要发生变化。首先是评价的对象应该指向小组,而非个人;其次是鼓励性原则,如:“你们这个小组合作得很好,这么难的题目被你们攻下了!”“你们组讨论得很深入”等。即使提问,也以小组为对象,“你能代表你们组发表一下新的看法吗”“其他的组还有没有更好的见解”等;对翻译达到“信”、“达”、“雅”要求的,及时给予表扬,促进学法的导向作用。

    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在文言翻译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只专注于自己的语段而忽视其他的语段,这种因精细分工而造成有些同学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弊病,可通过合作教学中的“分”与“合”的紧密结合来解决,对知识点的落实,可通过组内互相提问和老师即席或课后测评的方式来完成。

教学诊断研究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诊断,也称教学现场分析;“诊断”,是借用医学的说法。这种方式是在“诊断者”(一般由教学研究人员、校长、资深教师担当“诊断者”,可是一人,也可多人)有目的地观察教师教学(或课内或课外,或一节或几节课),通过“诊断”,寻找教学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

诊断既可以是教师自我诊断,也可以是集体诊断。教师自我诊断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作正反两方面的总结,以寻找教学问题。可以是对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某一教学事件或教学现象的某一方面。我们在这里尤其强调教师自身的诊断研究,通过记录课堂教学中不成功或失败的教学案例,诊断教学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勇于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使至塞上》教学反思

这节课,复习第五单元的《诗词五首》。同学们齐背王维的《使至塞上》后,教师让一个同学复述了该诗的大意。

正当教师准备提下一个问题时,A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征蓬’不应该是比喻唐朝出征的军队。”

“书上是这样注释的。”刚才复述的同学说。

“就是。我说的就是书上的注释欠妥。”他憋足了劲,继续说,“老师讲过,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出塞途中的情景。诗人此次出使,名义上是去慰问边疆将士,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他‘单车’简从地跋涉在辽阔荒凉的大漠上。山高路远,征途迢迢,经过居延属国,才到塞外边境。诗人觉得自己好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随风吹到‘汉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般进入胡人的天地。因此,‘征蓬’应该是比喻诗人自己,不是指唐朝

‘出征的军队’……”

同学们都瞪大眼睛注视着他。他有点不好意思。

“说得很好。”我微笑着鼓励他,“说下去。”

“接下来作者描写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开阔、空旷、苍茫、雄浑的‘千古壮观’,也没有提到‘出征的军队’。直到诗歌的尾联,才写到在‘萧关’遇到骑马的侦察兵,而‘都护’将军还在更加遥远的‘燕然’山作战呢。所以说颔联中的‘征蓬’指‘唐朝出征的军队’实为不妥。”

B同学仍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A同学的意见。诗歌的特点是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诗歌讲究联想和想像,我认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诗人的想像——是诗人想像的唐朝出征的军队的情景。再说,书上怎么会错呢?

教师小结说:“照书上的答案,总是不错的。”

语文学习是最具有个性的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来判断作者的意图、倾向和可能存在的偏见,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独到的见解便是创新的萌芽。上述学生A的意见持之有据,不迷信课本,答案具有思辨性,富有挑战精神,值得鼓励。

教学中,这种情况似乎比较常见。教师在讨论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反而运用自己的话语霸权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书上总是不错的”,反映了教师认识上的局限,还没有把“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的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教师自身缺乏探究能力,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正确的做法,一要鼓励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挑战精神;二要把“征蓬”的讨论更彻底一些,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把握流动在诗歌中的情感脉络,丰富自身的文化积累,这样,不光学到了知识,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发展了学生的潜力。事实证明,“征蓬”是诗人“借以自喻”是正确的,而书上的则欠妥。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课堂将会出现一道更迷人的风景。

关注鲜活的课堂实践,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达成对教育的理解和共识而生成个性化的教育智慧,从而让教学在生命生成中动态前行。

  

 

 

参考资料:

1、蔡高才、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月)

2、《语文学习》编辑部《课堂教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9月)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月第一版)

4、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月第一版)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研究  20031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