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反思性评价的探索与研究
        ★★★
【字体:
反思性评价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提要〕自《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颁布以后,我校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力度,构建了以反思性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全面推行新课程实施的学校整体发展体系。
 (关键词〕  反思性评价  依据  策略  成效  反思的反思
一、什么叫反思性评价
    反思性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多元、客观、开放的评价过程中,根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与教过程的合理性、学与教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即时生成的信息,主动反思、不断调节学与教的行为,以促进学生的学会学习与教师的学会教学相统一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反思性评价的合理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反思性评价主体的合理性。学与教的主体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坚持理解、宽容、平等的对话原则,借助于行为观察、情景测试、成长纪录、口试操作、命题改革、特长评定、评语改革等方面再现评价主体的参与性与实践性。二是反思性评价目标的合理性。反思性评价只是手段,它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反思的问题与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评价和借助于评价成果改进教育教学。三是反思性评价策略的合理性。强调评价的系统性、控制性和调节性,注意课程改进、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具有甚强的反思意味。
二、反思性评价的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评价改革的目标,即“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是佐证。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性高扬,发达国家反思之风日趋强劲,教育工作者更应正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去弊端,得教益,借助于反思性评价,激励学生改进学习策略、调节学习进程,促其快速发展。
2、《通知》指出,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其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如下标准:“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通知》还指出,要建立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4、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过于注重物化的制度、体系等资料的展示,以及显性的评价行为的组织,忽视了把改革评价制度与转变人们的观念结合起来,忽视了师生作为评价主体,对学与教行为的反思与调控等隐性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正是主宰学生终身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三、反思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为了让反思性评价真正得以实施,我们首先统一认识,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学习中西方关于反思性教育教学理论和评价改革的经验,“头脑风暴法”成为学习交流时最频繁使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低、中、高三段召开教研组会议,拟定各学段评价方案,在得到本教研组、其他教研组、校长室的认同下,各组开始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定期地召开研讨会、成果展示会,及时反思存在的问题。老师们面对困惑,边实践边反思边学习边提升,创造性地合作探讨,不断调整评价方案。
(一)对象评价与现象评价相结合
    过程取向的评价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学与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叙述是评价对象常用的方法。师生的叙述将成为个案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料。作为反思性评价的组织者,还应对师生自评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再评价和现象研究,保证按计划操作,避免盲目从事、敷衍了事。
1、学习日记
    学生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及时记载过程中的体会。可以记载收获与困惑,也可是“大事记”、情绪流露;可以是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小结、与同伴合作的感想,也可以是对教师与家长教育教学行为的看法;可以与自己的学习计划对照,对学习内容进行要点概括,也可以对学习策略、学习效果进行反思。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也可以画心情画,或向家长口头叙述由家长代为记载等等。
2、教学笔记
    随着评价研究的深入,教师思考的问题会发生变化,并出现相应的行为。“今天你反思了没有”成为我校教师的口头禅。他们反思的共性问题有:“今天我尝试了什么”、“某个现象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这些事情吗”。他们有的描述自己体会到的有关实践的知识、观念,有的揭示出指导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解释的理论,有的对课堂事件描述、分析并做出推断与批判,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
3、现象分析
⑴学生反思问卷
指导语:请阅读以下叙述,想一想,你在学习中做得怎么样。相信你会真实地评价自己。
现  象  叙  述 自我评价
没有 有时 习惯化
①学习前明确学习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时间安排。
②学习前做好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心理准备。
③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到学习任务的目标要求。
④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⑤小组活动中控制自己不受干扰,顺利完成任务。
⑥学习时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⑦听讲是弄清教师讲解的思路。
⑧学习活动后,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及时检查。
⑨学习活动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改善学习效果。
⑩学习活动后,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教训,重视学习他人的经验,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结果分析:
⑵教师反思问卷
指导语:请阅读以下叙述,并确定就您自己的教学而言,您对这些叙述给予了多大程度的关注.
现  象  叙  述 自我评价
没有 有时 习惯化
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②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激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学习策略。
④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⑤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⑥感到做教师其乐无穷。
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合理。
⑧吸取教育教学最前沿的信息并尝试实践。
⑨敏锐的捕捉日常专业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并分析。
⑩与同事合作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结果分析:
(二)散点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
    整合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具体化为分项部分和综合部分。分项部分随学生目标达成的变化随机分散评价,综合部分每学期期末集中评价。不断反思是师生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行动指南。
1、 一项多次选择评价机会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领域。语文学科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项目学习五个方面,数学学科按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发散与整合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四个方面界定,美术学科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其他学科也按照学科学习目标逐步分项,有的还分出二级评价项目。学生可以多次选择单项考核时间,一次未达标后,反思失败的原因,继续准备申报再考,以最好的成绩载入成绩单。
2、一次多层选择试题
    在认真调研各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群体命制多套难易不同的试卷组成题库,学生自主选择“基础卷”和“提高卷”进行集中定量评价。也可以从学生自鞭策试题库中选择试题,这部分试题存入题库前须通过学生评委会和任课教师的认可。学生考完“自编卷”和“基础卷”后,反思成功的原因,还可以申请进行“提高卷”的考核,也以最好的成绩载入成绩单。学校根据考查情况,每学期对“教师题库”和“学生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反思与再认定,逐步完善,保证试题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
3、特长等级评定
    为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特长,设立特长等级评定。评定要求以每一学段的目标为基点,各分数个等级。评定内容不仅包括学业水平等级测试,记入学业档案,供高一级学校录取时参考,还包括学生创新能力评定。我校初步设立了小学生信息科技应用水平考试、英语听说能力、绘画、器乐、舞蹈、体能、写字、演讲、课外阅读、家政服务能力等十项等级考试。每次评定后,我们都鼓励学生听取校外专家、任课教师、家长、同伴的建议,对照各级评定标准反思研究、自我调控,争取跨等级发展。
4、集中定性评价
    包括个人总结、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意见、教师评语、家长评语等方面,主要以定性为主,体现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综合性评价。“教师评语”在教师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同伴、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用肯定、激励、商榷、建议的语气促进学生积极反思、超越自己、奋发向上。
(三)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
    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评估中,有形的显性评价易于操作,而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评定中,隐性评价占有明显的优势。
1、档案袋
    阅读记录、自编小报、正式出版的童话小说集、项目学习报告书、自编测试题、各科优秀作业、等级证书、获奖证书、成绩单、录音带、光盘、小发明成果、诚信信用卡、免试卡、学习日记、教师评语、家长评语等都可以存入学生档案袋中。课题研究资料、优秀论文和教案、获奖证书、学生成绩总表、学生与家长评语、参加业务培训记录、教科研积分表、业务学习笔记、教学笔记等都可以存入教师档案袋中。
2、行为观察
    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习惯、交流与合作能力、生活方式、艺术情趣等方面的评价都可以通过行为观察来实现。可以在课堂表现中、课间游戏中、情景测试中进行,以可以利用各类比赛、集体社会活动、家庭生活进行观察。被观察的对象并不知晓,处于纯自然状态。对一个班集体文化氛围完善程度的评价也要将隐性观察和显性布置结合起来进行。隐性评价还包括有的评价结果不向家长和学生公开。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评价,快速准确的记载都是必要的,及时整理、分析、研究则更考验着反思者持之以恒的毅力。
四、反思性评价的初步成效
1、激发了学生追求享用一生的智慧
    培根有句名言,为了进入科学的殿堂,人们有时必须变成小孩。这意味着人们要有童稚的开放思想和无休止的怀疑和反思精神,也意味着这种天赋容易丧失。在反思性评价过程中,教师正是要充分挖掘孩子童稚时代的探究天赋,使反思的行为熏染成习惯积淀为支撑一生的精神智慧。《学习日记》《“行星小组”文章病院手术纪录》、《“爱迪生班”错题反思录》、《生命树上毛毛虫故事选》等自发创造的学习方式打下了将享用一生的精神的底子,学生们在自己的、小组的、班级的“病例”中体验着揭示、反思、合作、校正的“诊治”过程,品尝着富有个性充满智慧的学习乐趣。
2、学校反思文化初步形成
    反思性评价的正常运作,使我校教师自觉自愿地进行研究性评价活动,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分析。如此天长日久,“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不仅肩负着自己的责任,而且审视自己,他们远离即时的冲突,三思而行,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更广阔的视野。”他们不再停留在那些自发的零星的询问性活动,而是把反思作为教育过程中广泛的相当普遍的舆论;他们不仅进行独立的反思,而且积极与他人合作,自发组织“相约周四”沙龙活动,建立少年科学院、新四军研究员、学生兴趣小组、校外活动基地、校外实验基地,创办教科研期刊《探索与实践》,举办主题观摩活动,开辟全国首家“德育网”,共同寻求各种手段激励自己和学生一起探索与研究,形成学校反思文化氛围,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3、推动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
    反思性评价为我校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课堂内外,学生大胆质疑、不断反思,教师研究学生的话题并转化为学生关心的问题,积极与各学科课本、生活、社会实际联系、整合,开辟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性“项目学习”课程领域。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解读生活,解读社会,利用网络、图书馆、纪念馆、丹顶鹤保护区、牛奶场、电教馆等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给课本建立“二环线”、“三环线”。师生合作编制了具有鲜明风格的系列“班本课程”:《生活识字》、《爱我盐城》、《想象作文》、《趣味数学》、《创新专集》……只有宽泛才能深厚,只有拓展心灵的疆域,反思才会更有质量,评价才能推动新课程更直接地造福于学生,才能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对反思性评价的反思
1、加强方法指导
    小学生毕竟还小,在评价中,难免无所适从,故教师要加强反思性策略指导:怎样写学习日记,在评价中怎样欣赏别人、悦纳自己,怎样选择试题,怎样给档案袋编写目录等。每次指导的时间不宜过长,指导的内容不宜过多,指导的学生也要有所侧重,关注“边缘人”,消解“偏爱中心”。
2、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
    反思性评价施行以来,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属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比如,如何控制评价中反思的“质”与“量”以及“度”呢,如何使程序更加简约化、系统化呢?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开始实施“分层”选择试题和“家长评语”时,有的家长不太理解,认为教师在降低评估标准,推卸责任。实践证明,这些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完全可以消除的。我们将不断反思和改进沟通方式,进一步加强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初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丁家永编著:《小学教学心理与教学设计》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