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写作素材 >> 阅读正文
《做人与作文》生活篇--哲理故事
          ★★★
【字体:
《做人与作文》生活篇--哲理故事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新浪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6

沈从文知错就改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点评

  尊师,是一个为学生者应有的基本礼貌,沈从文旷课逃学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所幸的是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阐述做人应该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承担责任。还可以用来证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一句话,一辈子

  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母熊。

  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

  有一天椎夫迷路了,遇见母熊,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宴款待他。

  第二天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待我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

  母熊心里怏怏不乐,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

  樵夫按要求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他问:“你头上的伤好了吗?”

  母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点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以愈合的是身体的伤口,无法忘却的是心灵的伤痛。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用“语言”这把刀去伤害任何一个心灵,哪怕它是一个动物。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平时注意留心,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别人。也提醒我们说话要有艺术。

澳总理道歉

  贝克尔是

澳大利亚的一位老人,有一次,他在商场内和当时任总理的霍克为
养老金问题争论起来,双方互不相让。霍克一时冲动,骂了一句:“你这个愚蠢的老家伙!”

  事后,贝克尔越想越不服气:你是总理就可以随便骂人吗?于是,一张状纸把霍克告到了昆士兰一家地方法院。

  地方法院把传票下到总理府,一时舆论为之哗然。霍克也认识到骂人家是“愚蠢的老家伙”是不文明之举,决定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的这一句粗野的语言向贝克尔道歉。

  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不文明措词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这位老人家,我愿意就此向他道歉,并诚恳地请求他原谅我的不逊。”

  点评

  虽然总理犯错在先,但是他用他完美的礼仪和尊重取得了别人的原谅和尊重,也向别人展示了他敢于认错的勇气。可见,讲究文明礼仪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反,恶语相向则是对人最大的伤害。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还可以用来说明,人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微笑服务

  美国“旅游大王”希尔顿以5000美元起家,发展到几十亿美元;从一家旅馆,扩展到70家,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各大城市;而且吞并了号称“旅游大王”的纽约华尔道夫的奥斯托利亚旅馆。

  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就是建立独特的微笑服务艺术。他的名言是:“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没有?”

  1930年,美国的旅馆因为全国的严重经济萧条而倒闭了80%,希尔顿的旅馆也亏损,负债50万美元。但他并未灰心,而是充满信心,向全体员工呼吁:“目前正是旅馆难过的时候,我请各位记住,千万不可把愁容摆在脸上!无论何时,无论旅馆遭遇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馆的阳光!”

  后来,希尔顿的旅馆率先进入了新的黄金时代。

  点评

  希尔顿的旅馆靠微笑服务享誉全球,赢得四海顾客,“称霸”全球。微笑,是一种表情,要笑得甜,笑得美,必须出自真诚。这种真诚的微笑是装扮不出来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文明修养,是要花一番苦工夫才能修养成品性的。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论述微笑暖人心,最后受利益最大的还是自己。也可以用来证明微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心中的玻璃

  一位员工在体检之后,被宣判得了癌症,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了。静静地思考如何安排剩下的日子,他终于下定决心,打算不动声色,平静地度过最后的人生旅程。于是,在公司忠于职守,在家中,不再打骂小孩及太太,反而常常抽空与家人外出游玩。

  三个月很快就过了,原本人人讨厌的他变成公司领导重视、同事爱戴、客户欢迎的模范员工,不但晋了级,又加了薪,一家人更是和乐融融、幸福美满。

  正当他准备面对人生的最后一站时,却接到了

医院的通知,原来检查报告弄错了,他的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他还是他,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因为本身态度的转变,整个人生为之改观。

  点评

  当你由玻璃看窗外时,玻璃是绿色的,世界就是绿色的;玻璃是红色的,世界就是经色的。在这个故事中,当这个人改变以往种种坏习性,变得和善、礼貌时,他的整个世界都为之改变了。

  发散思维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心是对的,世界也是对的。世界的好与坏决定于你对世界的看法。也可以用来论述“尊人者,人恒尊之”这一观点。

总理礼貌待人

  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周总理总是保持着他的礼貌。

  每次接见外宾,总理总是提前到场,站在门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态度诚恳。会见结束,他总是把客人送到门外,直到汽车开动离开。

  他身为国家总理,处处以礼待人。服务员给他端茶,他常常站起来用双手来接过去,并微笑着点头表示谢意。外出视察工作,他总是和服务员、厨师、警卫人员一一握手,亲切地道谢。甚至在深夜回家途中,他也再三关照司机礼貌行车,让外宾车先走。

  外国记者赞美说:“大凡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点评

  礼仪之美不是内在修养与外在仪态的貌合神离,也不是一时的表现。保持内外的和谐,并且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展现礼仪之美。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说明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善言善行的及时性,及时行礼,及时表达你的感激,让自己的人生少遗憾或者不留遗憾,让别人为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魏文侯冒雨践约

  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一位国君,史称他礼贤下士、诚信待人,有贤明君主的美称。

  有一次,他和管山林的人约定,次日午时到郊外打猎。谁知第二天一大早就下起大雨,还非常寒冷,文侯早朝后,下令赏赐群臣酒宴。正当大家喝得酒酣耳热、兴高采烈时,文侯问道:“时间快到午时了吧?”急忙命令撤下酒席,叫人备车赶往郊外。大臣们一听,齐声劝道:“天下大雨,不能打猎,国君何必冒雨白白去一趟呢?”文侯说:“我已经与人约定,现在他们一定在郊外等我。今天虽然不能打猎,我也要亲自去践约呀。”

  城里百姓看到文侯冒着大雨往郊外去,都感到非常奇怪。后来他们明白了事情的缘由,都说:“我们的国君真是一个诚实讲信义的人。”这以后,文侯下达的政令,百姓都马上执行,没有人违背。

  点评

  魏文侯信守承诺,冒雨去赴约,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是对他人的一种礼貌,更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尊重。一个随时随地都能严于律己,礼貌待人的人是不会不受到他人的尊敬的。

  发散思维

  文侯的故事可以用来说明一诺千金,做人要讲究诚信。

张之洞受辱

  张之洞是晚清名人,他当了二十多年的湖广总督,资格老,官位高,而且又满腹经纶,但他从不把下属放在眼里。下属明知张之洞瞧不起他们,但慑于威势也无可奈何。

  有一位颇有名气的布政使,因为是下级,也不被张之洞以礼相待,心中不免忿忿然。有一次,他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便向主人告辞。按照清代的官场礼节,张之洞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但张之洞一副不屑的样子,只将他送到厅门,就止住脚步回头了。这位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机密地对张之洞说:“请大帅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张之洞不知他有什么用意,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已走到了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这个大胆的布政使,回身长揖,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是想告诉你,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下官送到仪门,现在就请你留步吧。”张之洞听了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能斥责他,因为这是符合清代官场礼节的。

  点评

  张之洞之所以受到戏弄,主要是他本身的缘故。他依仗着自己比较高的地位,而不屑于对下属讲究礼节。在交往中礼貌地对待别人,是促成朋友真情的有力保证,一旦对别人不礼貌不尊重时,就像江河出现了落差,势必出现裂缝、隔阂。

  发散思维

  孔子说过:“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说交往中,对比自己身份高的人,不要低声下气,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不能高傲怠慢。不管人的地位、职务、成就如何,从人格上来讲,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以礼待人是双方交际的基本原则。

富翁与穷汉

  一天,一位富翁与一个穷汉走到了一起。

  富翁对穷汉说:“我这么有钱,你尊敬我吗?”

  穷汉回答说:“你那么有钱,与我有什么相干,我为什么要尊敬你?”

  富翁又说:“我把一半的财富送给你,你尊敬我吗?”

  穷汉摇摇头回答:“不,如果这样,我就有了和你一样多的财富,我俩可以平起平坐,我为什么要尊敬你呢?”

  富翁不甘心,接着说道:“我把我全部的财产给你,这下你该尊敬我了吧?”

  穷汉笑了笑,摇摇头又回答说:“这样,我成了富翁,你成了穷汉,我为什么要尊敬你?”

  点评

  富翁自恃有钱,本想从穷汉身上得到尊敬,不想竟这般无奈和徒然。可见真正的尊敬,需要用真诚、关爱来赢得,需要用一切美好的、向善的品性来获取。

  发散思维

  可以用来阐述“黄金有价,尊敬无价”。赢得尊敬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还可用来论述尊敬,它凝聚着人与人之间钦佩之情,像一面镜子,映射着社会对一个人人品的正确评判。

得礼还让人

  有一个青年男士抱着孩子上了公共汽车,没人给他让座,一位老先生于心不忍,站起来给这个青年让座,慌忙之中男青年踩了老者的脚,痛得老者哎呀叫起来,男青年一屁股坐下,一句话都没有说。乘客中一位中年人看不过去了,指责男青年不懂礼貌,男青年理直气壮地说:“给抱小孩的人让座是应该的。”乘客们对这个不懂礼貌的人纷纷指责:老先生岁数这么大,给你让座,你踩人家既不道歉,又不说声谢谢,怎么能这样呢?男青年不服气,大声与众争吵,让座的老人出面劝架,让双方都少说两句,为这件事吵没意思。

  最后,男青年在老人面前觉得无地自容,汗颜地抱着小孩下车了。

  点评

  这位老先生年岁大,却为抱小孩的年轻人让座,脚又被踩,应该说老者有理,但老者得理还让人,品质可贵,值得学习与提倡。接受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对别人造成不便要说“对不起”,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礼貌。人人学会礼让,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认证“礼让是一种美德”,还可以在论述“雷锋”精神时,提出“学习雷锋从礼让开始”的观点,倡导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与现代公民教育,要从基本文明礼仪做起。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