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文人墨客 >> 阅读正文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七)
        ★★★
【字体: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七)
作者:未知    阅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2
三毛  女,原名陈平,台湾作家,1943年生于四川,祖籍浙江舟山群岛,出身于律师家庭,现已辞世。自幼酷爱文学,青少年时代阅读了许多中外古今名著,为她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著有《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的宝贝》、《倾城》、《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雨季不再来》、《随想》、《谈心》、《温柔的夜》、《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等纪实文学作品,译成十五国文字,畅销全球。
三毛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当过旁听生,毕业后,到西班牙德里大学修文学。两年后,又转到西德歌德书院,接着又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主修陶瓷,翌年又回到台湾。在欧美期间,为了体验人生,赚取生活费用,曾先后当过导游、商店模特儿、图书馆理员等。她用劳动得来的钱游历了东德、波兰、南斯拉夫、捷克、丹麦等国。这段生活经历大大丰富了她的人生体验。
回台期间,曾先后在文化学院、政工干校任教,这时期她的第一位恋人意外死亡,精神受到沉重创伤,一度悲观失望。后来在一本美国杂志上看到撒哈拉沙漠的介绍,便到那里过流浪生活,与西班牙水师荷西结婚。婚后,写下了富有异国情调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时风靡海内外,名声大震。接着又写了四、五个散文集。1979年,和她一起生活六年的荷西,在业余捕鱼活动中遇难,三毛精神上再一次受到沉重打击。1981年三毛回到台湾,1985年12月远赴美国进修与静养,1986年6月中旬返回台北,7月上旬去西班牙加纳岛处理她在那里的财产。秋天再回台湾后,潜心写作。
三毛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以清新的文笔和诙谐生动的语言取胜,并以讲故事的手法溶我于作品中,达到雅俗共赏。但作者满足于“我的写作只是我生活的记录”的一般要求,而不追求艺术造诣的完善和提高,这不能不影响到作品概括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沈从文 (1902-1988)男,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结集约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小说集有《蜜柑》、《神巫之爱》、《雨后及其他》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三十年代后,创作显著成熟,主要小说集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史铁生  男,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舒婷  女,原名龚佩瑜,生于1952年6月6日,福建泉州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主要诗集有《双桅船》(获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苏童  男,苏州人。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据说在那里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年,而他的大名却仍旧在这所著名学府被人一再提起。1983年投入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他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中篇小说《妻妾成群》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角逐奥斯卡金像奖,虽结果未尽人意,但中国电影界和文学界都给不大不小地“震”了一下。中国人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知道《妻妾成群》,最后迷恋上了苏童,苏童则从《妻妾成群》再一次出发,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之路。中篇小说《妇女生活》已改编成电视剧。
孙犁  男,原名孙树勋。生于1913年,2002年7月11日去逝,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著名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四十年代起,出版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嘱咐》、《采蒲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有《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孙犁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铁凝   女,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花山》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哦,香雪》、《铁凝小说集》、《铁凝文集》,长篇小说《玫瑰门》(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无雨之城》,散文集《草戒指》等。其中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小说《孕妇和牛》、《秀色》、《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等获天津《小说月报》百花奖。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步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汪国真   男,祖籍福建厦门市,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中学毕业到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欢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后,引起轰动。他的诗集创有新诗以来发行量之最。他的诗集和哲思短语集,连续获得最近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台湾1993年也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五种,诗集日文版也在同年出版。目前,中国出版的研究和赏析他作品的专著有《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年轻的潇洒——与汪国真对白》、《论汪国真的诗》等16部。他应邀陆续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新民晚报》、《今晚报》等20余家报刊专栏撰稿人。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东方之子》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
汪国真自称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王安忆  女,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0年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1986年应邀访美。著有长篇小说《69届毕业生》、《黄河故道》、《流水三十章》、《米妮》、《富萍》、《纪实与虚构》、《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海上繁华梦》、《本次列车终点》、《叔叔的故事》、《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等。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1998年获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上海分会主席。
《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鹃,可谓家学渊源。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多以平凡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如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很有女性的细致感。但也嫌有些絮叨。对细节很执着,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
王蒙  男,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