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文人墨客 >> 阅读正文
陶渊明与《论语》
        ★★★★★
【字体:
陶渊明与《论语》
作者:笠川    阅读来源:我爱语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2
  陶渊明诗《时运》篇诗序云:“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诗中又有云:“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然《论语·先进》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凤乎舞樗,咏而归。”于此可见,陶渊明所欣慕向往的理想生活图景——人们自有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生活中多有些恬静与安然——正如《论语》中曾皙所绘,为孔子称道的治国所至的理想之境。陶言“我爱其静”,“静”乃突出时世之“乱”。陶诗《饮酒》云:“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其三),“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其九),“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新!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其二十)。因礼乐教化不兴,天下失其道,故纷乱四起,理想的礼乐道德之“静”终是难求。

  虽然澄明太平的理想社会很是难得,但是陶渊明却也曾经毕其身心追求与奋斗过,然而纷争的现实社会并未有所平息,他的奔劳亦是无济于“世”。“他早期‘猛志逸四海’,曾怀有‘济世’之志。从二十九岁起,陶渊明断续出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到四十一岁时的十三年中,他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感到‘有志不获骋’,而又‘素襟不可易’。于是彭泽令任拂袖辞归,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直至死去。”(1)仕途失意的他退而力求保持个人之节操,不愿同流合污,于官场中争权夺利,鱼肉百姓,同时又受到庄子自然之道的影响,遂希望以返朴归真之意愿来慰藉自己,退隐田园,躬耕自足。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感士不遇赋》:“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劝农》:“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且值晋宋之际,政权斗争激烈,时局动荡不安,战祸年年的情况下,士人多避世隐居,陶渊明亦属其中一员,著名的寻阳三隐之一,另二位是周续之和刘遗民。

  然而陶渊明终是无法彻底摆脱《论语》里积极入世观之影响,深受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的感染,故而他的心里所产生的进与退的冲突是十分痛苦的,即使是已经选择退隐之路的他仍旧带着万般的无奈和遗憾。
  《劝农》:“舜急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弗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患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陶渊明是逼于现实,无奈退隐,如此处境下方言禹舜躬耕之道,劝农稼穑,以“傲然自足”,保持节操以立于污浊之世。而他于内心所尊崇的为政之道确为孔子的道德之境,推行礼乐教化。由上《劝农》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篇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出陶渊明处于退势的行为与处于进势的心境无奈地矛盾着。

  虽然陶渊明在现实行动中无法做到《论语》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先师孔子终其一生为实现理想的礼乐社会而奔波,内心有着痛苦和遗憾,但终究他还能以《论语》中颜渊等守志的高节贫士来自慰。《论语·卫灵公》有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同为贫穷,若信为君子,仍可有所坚持,可以固守贫穷,因不敢忘心中之仁义道德。陶渊明诗中亦多言固穷守节之士:
  《饮酒》:“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斤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逆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咏贫士七首》皆是写的安贫守志之士。萧统序亦称陶渊明“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2)

  最后谈谈《论语》影响下陶渊明所形成的建立功德之业、留名于世的人生价值观。

  《论语》中所透孔子之君子须以仁德成名于世的人生观是显而易见的。《论语·里仁》云:“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强调仁德之名,而富贵贫贱皆浮云。而陶渊明一生亦期以仁德之道以成名,非富且贵,希冀澄明太平之世施行仁爱之政,这也是无庸质疑的,否则何来许多的失志不得意,他的理想之境,他的抱负都惨败于混乱的现实中。

  但是陶渊明虽志不得伸,却终始不敢忘“先师遗训”,不甘无闻于世。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荣木》:“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感士不遇赋》:“悲夫!寓形百年,而瞬间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

  我们正可以看出陶渊明谨遵《论语》中先师孔子的遗训——君子须以仁德之道来成就自己在世间的声望。陶有言“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也曾经奔驰于世,希望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但晋宋之交,政治黑暗,战火纷乱,士人多所不遇,陶渊明实在是无法扭转乾坤,无法建立功德之业而称名于世。于此,陶渊明虽有诸多感慨,亦只可“染翰慷慨”以“导达意气”;现实中的他惟有辞去官职,避世独立,退隐而无闻,以守仁德之道,持高尚之节,这也是陶渊明心里的一个痛处。

  综上所述,陶渊明一生确实与《论语》有不解之缘,无论进仕还是退隐的陶渊明都未从《论语》中走出来。

  注释:
  (1)《陶渊明集·出版说明》第四页/逯钦立校注 《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
  (2) 萧统《陶渊明集序》/第十页/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