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文人墨客 >> 阅读正文
陶渊明的隐逸
        ★★★★★
【字体:
陶渊明的隐逸
作者:闻中    阅读来源:我爱语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2
  中国杰出帝王的治世手段用南怀瑾先生的话说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种方式其实同样可以概纳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入世原则,像汉朝初期,儒学被确立为当时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之后,道家传统非但没有因此消解反而更成了历代文人思想头脑中安身立命的潜在精神,这两股文化在朝野之间形成的张力也因此血肉交融地铸就了传统文人的坚韧性格。

  后世的文人在呤唱着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总是对他的生活充满神往、艳羡不已。其实我们是不该忽略他的痛苦的。魏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个标准的乱世 :充斥着恐怖、黑暗、腐败及政权走马灯式血腥更替的乱世。而陶渊明本质上应属于具有强烈世俗关怀的儒者,仕途理想的破灭、济世抱负的落空对于将“学而优则仕”视为唯一晋升途径的世俗文人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而当时又是玄学思想泛滥、黄老流风盛行的时代,便又孕育成了他独善其身的陶逸思想。于是在他的精神视域里面便出现了入仕或隐退、在朝或在野这类举棋不定的矛盾,这种犹豫不决的思想从他的几进几出、似隐非隐的行为当中可见一斑。所以,对于他最终选择了“朝市”与“山林”之间的中间地带——田园耕读生活——我们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显然不同于当时“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等人,更大异于何晏、张华这类朝中文人。

  其实,中国文人骨子里边就有股逍遥的天性。《隋书.隐逸》记载:“自肇有书契,绵历百王,虽时有盛衰,未尝无隐逸之士”。细细梳理一下,我们发觉这类隐逸现象大致有两条路线:儒式隐逸和道式隐逸。“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这是我国早期儒家的隐逸理论,却也成了后世儒者在世俗激流之中无所作为极度困窘之下全身而退的最终道德依据;而道家的早期见诸文字的隐逸理论则数老子“功成、名遂、身之退”和庄子的“独化于玄冥之境”的逍遥观。二者的区别在于儒家具有较浓郁的“治进乱退”的功利色彩(实乃儒者处世的一时之权变);而道家更多的却是对隐遁山林这一价值追求本身的执著偏爱,带有明显的超功利色彩。但是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这两股精神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血肉不分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已经深入我国历代文人的骨髓之中,很难理得出一个分明的界限来,像早期见诸史书的隐者伯夷、叔齐到近世的李叔同、马一浮等,无不如此 甚至包括那批走“终南捷径”的伪隐士。

  “自古圣贤皆寂寞”,大凡能守得住寂寞的人通常也是个智慧卓绝的人。我国历代隐士虽然凭着自身的节操和思想拓宽了人性、丰富了文化,但当他们纷纷迷醉于白云幽谷、最终游身世外之后,也自然给我们后人带来许多遗憾,尤其是那些真正杰出参破玄机的道式之隐,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至今隐藏在历史的各个角落而不为我们所知,像老子如果不是被关尹所阻而留下一部《道德经》的话,岂不是永久地肥遁西域而被湮没在历史的世俗篇章之下了吗?可叹的是历史总是存在这样的遗漏,欲窥历史之全貌实际上亦已成了后人的非份之想。这样想来,还是陶渊明这类似道实儒、似隐非隐的文人让我们感觉亲切,我想这也是后人之所以对陶渊明毫不吝啬地掏尽赞美之辞的一个原因吧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