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走在教育与教学之间——关于实施语文课程中教师定位的一点的感受
        ★★★
【字体:
走在教育与教学之间——关于实施语文课程中教师定位的一点的感受
作者:清明子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19

走在教育与教学之间

——关于实施语文课程中教师定位的一点的感受

2002年9月,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铺开。面对蜂拥而来的各式宣传与解读,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与学习,

我却不知怎样形容自己的感受——似乎没有了往日勇做浪尖弄潮儿的激情;反而多了几分冷静与忧虑。一年之后,回头审视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始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发觉自己品到的是一些似曾相识的滋味。

记得新《大纲》刚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推广实施的时候,我那时正在使用旧教材。为了全面贯彻新《大纲》,整个年级组的老师们费尽了心思挖掘教材与新《大纲》之间的结合点,通力合作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正当踌躇满志地开始新《大纲》的教学研究,并刚刚形成一些教学思路之时,《新课程》出现了,并且很快地在全国开始实验,推广。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大事大非,可是就像被太多太快的变革翻炒过多遍似的,突然觉得自己的神经有些迟钝麻痹。

我没有料到自己是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开始《新课程》的学习。

翻开新的《语言课程标准》,第一感觉是,“面”宽了;第二感觉是用词模糊了;第三感觉是要求明显提高了。通读几遍之后,心里只剩两个字:很好。长久以来,我一直期盼的“摒弃一切功利,还教育以本来面目”的思想理念,终于来了。

于是,按照新课程的思想,欢欣鼓舞,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

也许是个人接受能力不济,或许因为适应能力不足,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并没有收获到预期的教学实效,反而常常面对课文不知所措——脑袋里有很多种说法在争论,彼此各执一词,似乎谁都有理,谁的方法都对——而这样的犹豫不决又常常令课堂教学实效大受干扰,使我陷入尴尬难行的困境:下课铃响了,我常常觉得既兴奋又沮丧,因为上课时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却没能完成课时任务;《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可面对那些学习习惯不佳的同学,我却常感突破乏术;再者,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对于那些书香四溢的文学作品,少数学生流连忘返,而不少学生却不解其义,甚至不得要义;还有,查阅资料更是受到来自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和图书馆、网络等多方面的条件支持的不足,有时甚至出现“零”举手的现象;特别是学生们活动,表面看来搞得群情激昂,考试成绩却节节下滑,孩子们的上进心屡屡受挫……最让人难过得不是这些,而是所有的结果,都是在贯彻我所期盼的《新课程》的思想观念过程中得到的!

痛定思痛,一头扎进关于《新课程》解读的系列丛书中,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一段时间之后,我得出了结论:《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师者的定位没有找对!

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发现人的潜力,发展人的能力。而新的语文课程改革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摆在首位,正体现其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观念。这是符合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也必然会在一定时期之后显现其显著的效应。而能使这一效应迅速显现的关键在于师者的正确运作。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师者,该做些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首要解决的是“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认识问题。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习中,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有系统性,有侧重点,是渐变的、潜移默化的。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区分的依据正在这里:语文教学是有阶段性的,空间上有局限性,时间上又是相对短暂的;而语文教育则是终生的,空间上相对开放,时间上又是相对久长的。如果混淆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的不同特性,必然导致认识上乃至行动上的误区,这就是重教学、轻教育,重考试考查、轻习惯养成。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教文育人”的综合功能,这一功能从理论和实践上规定了本学科的宗旨: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既要加强文化修养,又要引导体验生活;既要提高思想品德、强化思维品质,又要增强审美情趣、感受生活的美。一句话,在全面科学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语文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其中。),从而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师者首要的任务是,使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真正联系,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教育教学的天地,调动课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可能地用好教育教学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突出所谓“综合效应”,力争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这就是说,语文教师是走在教育与教学之间,寻找和捕捉二者最佳契合点的人。

这种观点看来未免有些“中庸”,然而我却感到,事实却必需如此。

第一,   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曾经指出,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这就是说,语文学科所内涵的正是对人的教育,这也就要求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人”的需要。关注人、提升人也正是语文学科所内涵的教育价值的体现。2000年,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多年的刘再复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教授时曾指出:21世纪应踏入人教育学的世纪,重新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教育的第一目的,在提高生命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而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来实施语文教学,无疑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注入全新的活力,也将为语文教学创建更加开阔的天地。

第二,   教学生一时要想学生一世。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中学教育只有一次,而他必须要通过这仅有一次的教育机会,储备立足未来社会的知识、能力、素质;同时赢得考试成功,从而获得接受更高一级,更好条件教育的机会——这也同时是他能向更高层次、更理想的境界发展的必需。所以,教师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这两方面的责任,而这两个方面的责任也正是“教育”与“教学”所要实现的理想目的。“教育”所形成的素质与“教学”培养的能力并不矛盾。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曾指出,“应试”也是21世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评价机制处于发展阶段的今天,任何人都必须通过考试来体现自己的教育效果。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理应也更应理直气壮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第三,   要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学习的需要与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并围绕学生的学习来策划、设计、实施。因为,我们一切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实施者,都必须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找准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才有可能实现;也只有找准理念与实践的契合点,才有可能显现其先进性,优越性。

经过一年的摸索和思考,进入新学年之初,我确定了自己的

教学思路,开始了新的实践。走在“教育”与“教学”之间,首先从教学设计上进行改进: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尽量在课堂上、在学校里,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选准知识点,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体系;充分利用人版教材丰厚的人文精神,创设氛围,留出时间让学生揣摩、感悟,提升认识。与此同时,我又加强了对学生所必须掌握能力的培养:比如,怎样预习一篇课文?怎样阅读一篇文章?怎样发现问题?怎样解决一般问题?……等等。随着课堂落实的巩固,我的心也渐渐踏实起来。也许,今后任务更加艰巨,形势发展更加逼人,但只要牢记教育的本质属性,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我们就会不负众望,无愧良心。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