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情感•精神•人格——浅谈人文性与语文学科
          ★★★
【字体:
情感•精神•人格——浅谈人文性与语文学科
作者:王兆芬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3

情感·精神·人格

——浅谈人文性与语文学科

作者:王兆芬  地址:湖滨三中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学科  人文性 情感  精神  人格

[内容摘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大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关于语文学科姓“工”还是姓“人”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特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语文课堂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仍占主导地位,人文性仍被大家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可以概括为三点: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关注。

[引言]

面包与水仙花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各人各有见解。如果从语文学科的特性来理解,“面包”可以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水仙花”无疑是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叶圣陶有这样一句话:“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等。”显然,叶圣陶更注重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他认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人文性。我们暂且抛开这句话的片面之处,来谈谈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体现。

新课标阐明,作为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培养目标,其最佳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便是人文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在熏陶感染中逐步形成。这一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中是比较薄弱的,是难以实现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教师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也是人文性的应有定义。

每个人都有阅读经历。在阅读中,首先吸引我们读者注意的应该是阅读的内容。我们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与爱恨,可以领略大自然的万种风情,可以面对古今中外的智者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些无形的“精神粮食”远比那可操作的语言文字表达技能更能吸引人。而语文教学似乎“本末倒置”,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词句篇段,要求学生学习阅读提示,要求学生思考课后习题,要求学生领会写作技巧,要求学生指出表达方式,要求学生分析重点段落……唯一与人文性扯的上一点联系的是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一门没有生命更无精神情感的课程,难怪学生对语文越学越厌倦。 

站在新课程的旗帜下,我想,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带着感性的情感、思想及生命的律动,去领会理性的语言文字的独具匠心。我想从三方面谈谈我对语文学科人文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理解。

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体现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宝玉生日那天,一帮人在怡红院行酒令。薛宝钗抽到的签是牡丹花,上头有这样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显然不是无情之人,她只是在封建礼教的约束、熏陶下将自己内心的情感隐藏罢了。然而看看咱们的语文课堂,“无情”之人、“无情”之事还真不少。

一位老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当教学进入尾声之际,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熊熊燃烧时,邱少云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邱少云想着“我要坚持住,不能影响大局”、“我不能出声,不然战友们就会暴露”、……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邱少云想着自己的母亲,说不定还在想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如果我在场,我一定为这个有心、有情的孩子热烈鼓掌。然而,期待中的掌声始终没有响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常忧心忡忡,现在的孩子太缺乏同情心了,他们的冷漠、自私让我们的教育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而这究竟是谁之过?难道怪学生“人之初,性本恶”?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材,《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月光曲》、《丑小鸭》……哪一篇文章不是洋溢着人世间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别人高尚情操的钦佩不都是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的因素吗?为什么教师要一次次错过甚至扼杀呢?

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利用美、利用形象,使教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认知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在对文本的不断熟悉中发展,随着文本的不断发展得到新的情感体验,并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倾注于文本的阅读中。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与文本互动的效果,即新课程所提出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以说,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文熏陶;只有通过情感,通过长期的积淀和浸染,才能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素养。

也许,有些老师更担忧了:对情感的关注,是不是预示着知识与技能的弱化?

新课程把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前一句话就可以教会的知识和技能,为了体现后两者,势必要给学生让出几分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获得。这样一来,课堂就极不容易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而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是可以量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的,它们的积累到底会给学生带来什么,眼前谁也看不见。所以,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但是别忘了,这三维目标是一体的,而不应该将三者割裂开来。教学活动应该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整合。

最理想的教学状况应该是这样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应体现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   精神的对话

精神的丰富需要精神的灌溉。我们面对着学生,给予他们微笑,拍拍他们肩

膀,或抚摸一下他们的脑袋,亲近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但是在语文课堂上,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用宽容和感动来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记得那一次,是在上一堂听说训练课——《我的家》。由于内容是学生身边

的,是他最熟悉的,经过准备之后,孩子们纷纷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甜蜜的家。我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悦而喜悦,为他们的幸福而幸福。又有一个学生上台发言,他口中的父亲宽厚正直,母亲贤惠能干。他说完后,我笑着接了一句:“老师一定要去你家认识一下你的好妈妈。”那个学生竟不敢看我,垂着眼匆匆下去了。事后,通过家访,我为自己的疏忽与失责懊恼不已。那个孩子根本没有父母亲。他的父亲很多年前过世了,母亲也改嫁多年了。是孩子的自尊与自卑迫使他在课堂上“撒谎”。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注与爱。但是我想,如果他不能坦然面对自己失去双亲这个事实,他的生命始终不够开阔,他始终不能自由翱翔,他的精神世界始终不够明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有意无意地向他提起他那慈爱的奶奶,善良的大伯,并向他推荐了《鲁滨逊漂流记》、《约翰·克里斯朵夫历险记》等书籍,让他的视野更开阔,从关注自己的伤痛,到关注他人的精神世界。

我想,教师与学生的精神对话,应该建立在相互的理解、信任上,建立在绝对的尊重、宽容上,也建立在无言的期待、感动中。

(二)   视界的融合

毫不留情地说一句,现在的有些教师对学生来说都已经“老”了。现在的孩

子已不是过去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也不可能完全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这个时候,除了把机会交给学生之外,教师最应该做的是给自己充充电,只有师生的视界达到融合,精神的对话乃至一切对话才有可能产生,师生才有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简而言之,所谓“视界的融合”,即寻找共同语言的问题。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以他们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用他们的认知衡量这个世界,并以此为入口引导学生、组织学生,那么,课堂氛围也许会更融洽、学生的学习也许更有效。

当师生的阅读与吸收的视界基本融合之后,我们还应注重经验的分享。这里经验的分享,既指教师与学生的经验互享,更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充分的交流与讨论,甚至争辩,让学习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应体现为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

再没有什么比做人更重要了。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们运用理性作准备。我们一切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离开“育人”,“教书”也无从谈起。

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是祖国的语言文字,“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我们都记得都德的那篇《最后一课》,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法国人对法语的深深热爱、眷恋。新课标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其实何止这些呢?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发展,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语文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学科。语文教育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和激情,代表着人类精神财富的文章,去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道德、品格、个性以及人生观。正如上文所说的,这种影响是隐性的,是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效果的。

我曾经听到过窦桂梅和王崧舟两位老师的课。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澎湃的激情。在台下的我每每听得热血沸腾。我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所能够感受的、所能够得到的,岂止是文本上的那一点内容?他们的心灵,他们的灵魂在与文本、与老师的对话中的到了洗涤、净化和升华。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文本中的正直、善良、宽容、谦和、悲天悯人……种种真善美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必将深深地烙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在他们将来的成长道路中时时提醒着他们,也必将成为他们人生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 

最后,让我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没错,语文学科更是要如此。因为它的人文性,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精神世界、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为生命奠基》(窦桂梅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2、《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杨颖、关文信、赵晶红著,关文信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西方教育词典》([]德·朗特里编,陈建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