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浅论教师人格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
【字体:
浅论教师人格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作者:王兆芬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

浅论教师人格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王兆芬   单位: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第三中学  

内容摘要: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对学生而言,起教育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教师。对教师而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人格。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意志品质和教师的情感品质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尊重和宽容学生是教师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当特别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

关键词:        教师人格  学生  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性的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二是个性的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三是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每个人的个性既包括着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人格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格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一、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对学生而言,起教育作用的因素也是很多的。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教师。由于培养人的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实施,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仅依靠教师的专业知识,也有赖于教师的心理品质。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有时甚至是终身的。教师个性人格的表现及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认同加以模仿,并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品德。学生的这种心理行为是内驱力作用的结果,是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的,这不是教师仅靠说教或靠手中的“权利” 发号施令所能产生的。

1、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认知学生的行为时,一定要注意反省自己的一些看法是否正确,教师应能不断主动调整自己对学生的行为,使师生互动成为一种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过程。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中学生有一次又缺了半节课,班主任不问青红皂白便是一顿批评,因为班主任认为这个学生平时就不太遵守纪律。下课后学生去找班主任想解释原因,但班主任没有给他机会,这位学生认为班主任对自己不公,一气之下第二天没有来上班主任的课,这回更证实了班主任的说法是正确的。于是家长被找来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就这样一步步地被激化。其实,这个学生这次缺课确实是有其他客观原因的,如果班主任一开始不是去用固定的眼光看人,认真听取一下学生的解释,或者事后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谈,就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2、教师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一个教师要想深刻地影响学生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就需要具有一定的优良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包括:坚决、果断和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沉着、自制、耐心和行为一贯的坚持性。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工作实践中,克服困难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养自身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能促使教师在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乐观而平静的心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冷静地解决一切不愉快的问题。例如,我们的办公室里就有一位手有残疾的教师,但是这位教师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特殊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并且这位教师的粉笔字写得特别好,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他们班无论是写字课,还是体育课都是第一的。再如: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因为学生累犯纪律而苦恼,这时特别需要教师的耐心和自制力。如果教师不能把握自己,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也能换来学生暂时的安定,但是这样的安定后面却可能孕育着更大的不安定。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例子,就是一位教师在没有克制住自己情绪的前提下,动手打了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结果打中了要害,被送进了医院。给学生带来了终生的遗憾(学生的胸骨折断了)。

教师上述意志品质不仅为提高自己和顺利完成教育工作所必须,也为学生作出了榜样,由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具有培养坚强意志性格的自我要求,因此他们常常喜欢评价教师的意志品质,试图从教师那里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

3、教师的情感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在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中有很重大的意义。教师爱的情感既是教育者高尚品质的表现,同时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是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由于每个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同,学生经过长期的心理体验,就会对教师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性,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定势。或是尊重和信赖的心理定势;或是恐惧和防御的心理定势;或是轻视和对立的心理定势。某种心理定势一经形成,学生就会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状态来对待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决定着教育的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教育内容和要求,出自不同教育者之口,学生会以不同的态度来对待:要么“亲其师,信其道”,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要么视为耳边风,持保留态度,淡然处之;要么离心离德,阳奉阴违,抗拒顶牛。心理定势效应不仅会在学生中形成,而且会在学生家长中、社会舆论中形成。如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时,不少家长总是要打听新任课教师是谁,班主任是谁,有的家长千方百计要使自己的孩子去某某老师的班,这就是心理定势效应。

由此看来,冷淡、无情,情感上的缺陷对于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害的,其对学生的影响就是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恐惧和抵触、消极自卑,甚至以某种否定的态度去对待教师及其所教的课程。

二、注重和加强教师人格修养在众多职业中,教师职业有它的特殊性,教师本人经常都面临着一系列极为复杂的问题,他们每日、每时都要消耗许多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这在其他职业中是不多见的。教师也是常人,面临着婚姻和家庭生活;面临子女和学生的升学、就业;面对众多的性格各异、家庭和社会背景不同的青少年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排解纠纷;面对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问题,都需要教师去处理、去平衡。这就要求教师更要注重加强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1、尊重和宽容学生是教师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

一所成功的学校,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名优秀的教师,健康的人格也许比专业水准更重要,除具备敬业和奉献精神外,必须坚定,诚实,具有"爱心",是一个"大写的人"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们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真人",首先应当尊重和宽容学生。在现代教育中,个人是重要的,童年是重要的,童年生活与成人生活具有同样的价值,教育应该"尊重未成熟状态""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爱默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师生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双方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对感情的敏感和珍惜,对人格平等的追求,也是当代学生强烈的心理意识之一。据调查,94.1%的学生赞成"是师生也是朋友"的关系,82.6%的学生喜欢"办事公正,尊重、理解和爱护学生,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的老师。只有5.9%的学生赞成"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传统观念。以权威压人、居高临下的教师不受欢迎。

2、加强自身人格修养。

在众多职业中,教师职业有它的特殊性,教师本人经常都面临着一系列极为复杂的问题,他们每日、每时都要消耗许多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这在其他职业中是不多见的。教师也是常人,面临着婚姻和家庭生活;面临子女和学生的升学、就业;面对众多的性格各异、家庭和社会背景不同的青少年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排解纠纷;面对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问题,都需要教师去处理、去平衡。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品质,可以说,教师良好的人格品质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有着良好人格品质的教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友好相处,能对学生心灵深处的喜悦和烦恼、肯定与疑惑及时察觉,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从而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积极效仿。反之,一个性格暴躁、忧郁孤僻、表里不一的教师,他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则是消极的,尤其当他还是一个班主任时,这个班的纪律观念、学风班风一定也不会好。这样的教师不仅容易割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会使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教学科产生抗拒与厌学心理,这时,“授业”的效果当然也是不会好的。因此,作为教师,尤其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振兴民族的希望靠教育,办好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强调教师必须“身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以自己健康的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从而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2、李玢  《世界教育改革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师德读本》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春华秋实——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学术论文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