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质量
          ★★★
【字体: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质量
作者:周锡林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4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质量

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所以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促进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遵循预见性、自主性、开放性、平等性,达到多向互动,提高对话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  对话   预见  自主  开放  平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语文阅读对话,其主体有三:教师、学生、文本(隐含的是作者)。阅读教学中就包含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这种对话是围绕文本来展开的。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另一方面是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过程正如伊格尔所说:“当我们所有的历史意义和假定的‘视界’与作品置身的‘视界’融合时,理解事件就发生了。就在这一时刻,我们进入艺术作品的生疏世界同时又将其带入我们自己的王国,从而达到对于我们自己更加全面的理解。”

虽然阅读对话这一观念已为大家所认同,但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有的无所适从,有的曲解对话,在相当多的阅读课上,还存在着“问题化”和“空泛化”现象。

什么是问题化倾向?下面是笔者听的一堂《斑羚飞渡》的阅读课。我们截取课堂的一个片断来看看。在课文导入和检查预习之后,教师进行了如下的提问:

1. 斑羚遇到了怎样紧急的情况?

2. 面对这样的绝境,斑羚群有怎样的表现?

3. 镰刀头羊想出了一个什么绝妙的自救办法?第一步斑羚群是怎样做的?

4. 面对又深又宽的山涧,斑羚们是怎样飞渡的?

1)请找出描写斑羚跳跃腾空的动词?

2)在跳跃的最高点,哪一个动作给了年轻斑羚新的生命?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老斑羚?

5. 成功的试跳给斑羚种族带来了生的希望,作者在描写其他斑羚飞渡的时候是怎样安排的呢?

在这节课里,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教师是按照教参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进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这些问题把文章肢解了,就如同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一块块举起问:这是什么?不但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说权都受到严格的控制。阅读是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从而达到认知文本信息的目的。在这种碎尸万段于漪老师语)的问题引导之下,学生是不可能建构起自己的图式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定的,也是唯一的。学生在这些所谓井井有条的提问中,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忙于把这些机械的答案机械地表述出来。这样的对话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听文本,不能自由地理解表达,更谈不上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对话必定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阐述: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因此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阅读对话绝不能钳制学生的思维,应让学生在积极的开放的思维活动中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才不致失去对话的品格。-------------      

如果说问题化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已有相当时日的话,那么空泛化则是伴随着新课程教学出现的现象,而且正为部分教师津津乐道。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教师引导的都是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问,但如果每课都这样问,对文本而言,就不能体现内容的差异,文章的重点就不能突出,难点就不能突破,色彩各异的篇章就成了千人一面;对阅读倾听而言,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与文本形成有效对话。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细枝末节而难于观其大略,只抓只言片语而缺乏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停留在浅层次,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提问丧失兴趣。在这种空泛化的问题引导之下,读者的视界不可能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问题化不行,空泛化也不行,那么如何提高对话的质量呢?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四性。--------------------------------------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把握预见性。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只有教师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弄清了作者表达的方式,才能找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说是那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我认为教师与文本对话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悟透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他们的体验也许会五花八门,许会让老师始料不及。因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有所预料。一来可以为教师上课时正确评价学生做准备,二来是在学生课上只有一元理解时,可深入引出多元。

如《不朽的失眠》一文意韵丰厚,颇具人生哲理。教师首先要领悟到文本的人文内涵,只有当教师理解了“不朽”的真正内涵,才能感悟到张继失意落寞的内心世界。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
  2、学会换位思考。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教学性阅读,所以教师钻研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即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特别是当前的课堂已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质疑的课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创造性的见地,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以开发学生的思维。

如《不朽的失眠》一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这场月寒人悲的失眠,为什么是“不朽”的呢?请从张继和作者张晓风的角度理解。

2)根据史书记载,在实际生活中,这首诗是张继无法实现个人志向,在国难身贫的困境中来到江南游历,乘着漂泊无依的小船在枫桥秋夜难眠的抒情之作,而并非落榜失眠之作。你能体会作者这样构思想象的用意吗?(教师在点拨时指出:此文发表在99年第8期《新华文摘》上时还有一个副标题:写给没考好的考生。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深意。)

3)读完此文后,你觉得张继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失意有时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这样层层深入的设疑,有利于拓展文本的张力,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自主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或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古人常说,读书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区别,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也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些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而阅读教学不正是读书吗?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那么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指导学生朗读应遵循由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学习要求: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查字典,基本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精读。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老师讲解点拔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思考,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感情朗读。一般用于课后,感情朗读部分课文或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自觉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感受,却很难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这时教师就要教学生学会思考。

如在教《越巫》一课时,学生从越巫的结局不难理解其中的寓意:骗人者无真才实学,必将害人害己。对旁人的表现却缺少关注。这时我就这样引导:为什么不论越巫治好还是治不好别人的病,大多数人都并不怀疑他?经过对文字的进一步深层接触和探讨,学生明白到了众人的无知和愚昧,进而领会到“巫师自欺,是一人之悲,众人自欺,乃民族之悲”的道理。此理借古鉴今,警醒世人。
  3、给学生充足的质疑契机。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

例如教学《上枢密韩太尉书》一课时,有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这是一篇干谒文章,而作者却在文中说‘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这样说,不是说明他口是心非,有点虚伪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再经过点拨,学生真正领会了作者意欲求见却从为文治学落笔的原因。这既让韩琦享受到了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又领略到了苏辙出众的才华,同时给求谒蒙上了一层高雅的文学色彩。可见通过对课文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4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

在李清照词作〈醉花阴〉的教学中,在通读词作之后,我让学生以封面设计的形式想象词的意境和画面,再让同学品析词中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词句。在交流中,学生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室中摆设、室外环境等作出了许多丰富的有创意的设想,意境优美,画面丰富,而又各各不同;品味词句深入细致。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享受,体验着文本,又创造着文本。‘
  三、学生与学生对话,把握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的模式。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彻底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听众的状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积收,学生问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在这种对话中不乏有讨论,辩论,不乏有新思想。我想也正是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要求教者在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的领悟和体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学生之间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握对话时机。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学生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下开展讨论最好。

如教学《陌上桑》一文,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少年见了罗敷,为何脱下帽子?我没有自己去向学生分析,而是让学生讨论,对话交流:
  生甲:或许因为帽子遮住了视线,少年想“让我一次看个够”,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生乙:少年是有意摆弄帽子,以引起罗敷的关注。

生丙:少年的举手头足间表示出了对罗敷的爱意。
 在这时,我提出疑问:众人为美貌所倾倒,使君被美吸引,有何不可?对话交流后学生形成共识:使君是觊觎美色,是对美的亵渎;众人是对美的欣赏。

2、培养协作精神。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合作学习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多角度提炼〈从三到万〉一文的启示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合作学习,多方探讨,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学习应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学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简单的类推必然导致失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浅尝辄止最终会自尝苦果;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激发学习热情。中学生单纯活泼,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充分预习、学习的基础上,或让他们自由组合,自行设计,或设计一些有兴味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对话,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如教学古文《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对唐雎的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为唐雎塑像。又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课文后,你觉得一个小国要得以生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这些问题挑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学生发言热烈,见解独到。。长此以往,我想,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越高,思考能力也会愈强,何乐而不为呢?

四、教师与学生对话,把握平等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再存在老师居高临下的局面,老师一言堂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已被改变。平等是课堂上和谐氛围产生的前提,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保障,是老师观念转变的一个标志。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宽松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师生对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师生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教师要处于“平等中的首席”,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把知识的权威转入到对话的情景中,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内在阅读体验,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心灵交往的话语空间。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那么就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扬善讲,善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看学生那些奇谈怪论却是不容易的。学生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学生在评价鲁达的个性时,一同学提出:鲁达虽勇,但把人置于死地,太没有分寸。我静静地听完她的陈说,然后顺势把这个问题扔给了学生,学生有赞同有反对,这时我就即时出示了“鲁达智斗泼皮”的文章,与课文对比后学生恍然大悟:郑屠该打!鲁达下手绝有分寸。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如我们面对这位学生出其不意的想法视而不见或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学生的思维还会这样活跃吗?
  2、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我们发现,几个人在一起聊天时,不会觉得没有话说,大家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从各自的角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谈自己的某个看法,也可以就别人的观点材料进行辩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发散的。也正由于没有什么限制,所以大家感觉很轻松,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如果说问题的指向是明确的,答案是唯一的话,那么话题的指向则是开放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答案没有正误之别,只有深浅之分,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有话可说。这就避免了学生因害怕答案而不愿参与对话的弊病。学生消除了心头的紧张感,参与对话的欲望就大。学生只要参与进来,用心去倾听文本,也就会逐步发现自己,树立自信,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以话题作牵引,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课堂的气氛就热烈,思维也就更活跃。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阅读是人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开放的话题正体现了语文课标的这一精神。

师生对话决不是单纯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它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供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探索,求得共识。

如《杨修之死》一课,我校傅琦老师并没有按照分析人物性格的一般程式来教课文,而是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杨修是不是非死不可?学生在讨论中,教师又适时引导,让学生围绕“曹操作为一个统治这,是需要人才的,他能不能不杀杨修呢?”和“杨修既然聪明过人,他能不能避免被杀呢?”两个问题深入品析人物形象。这还不够,老师又请同学设想:依你看来,曹操和杨修应当怎样相处,才能使得一个能得到一位难得的人才,而另一个则可避免被杀的厄运呢?学生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此时教师再轻轻一点: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像你们说的那样相处呢?同学醒悟过来:以他们的性格是不可能这样相处的,杨修之死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设计力避作品分析的思路,问题的提出切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思考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有味。

3、善于倾听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开花朵,凝结果实。”可见,教师倾听学生是何等重要!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策。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中学语文》(2004年第2期《构建阅读教学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3《教育新理念》(袁振国编)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