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冤家对头
        ★★★★
【字体: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冤家对头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郭杰  
  
    素质教育的大旗高高飘扬已经有许多年了,但在这高高飘扬的大旗之下,我只见到兢兢业业地埋头于应试的许多人。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然而,“存在就是合理”。任何看似奇怪的现象背后一定有它产生的原因。我们不妨对这一奇怪的现象来一个追根求源。
       想当初,素质教育是做为解决应试教育弊端的灵丹妙药而提出来的。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就形成了“素质教育好,应试教育不好”的概念,依照这个概念,素质教育就很自然地和应试成了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顺着这种惯势再推理,有人很精辟地提出了“高分低能”的结论。虽然他不能再往下推,因为再推下去就成了“低分高能”,这恐怕是很难说出口的。
       但是应试从此就在舆论上非常不得人心。于是就有许多到过或未到过美国的人都说“西方国家(专指美国?)的教育如何如何好”。最后,是中国的教育软件开发者科利华公司开始头脑发热,动了真格的,拿出了10亿元人民币为一名洋人的一本书<<学习的革命>>做宣传,准备用这本书来“彻底改变中国人的生命历程”了。结果是收局的无声无息和宣传的大张旗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当然我想,收获总是会有的,对于科利华来说,是交了学费,收获了教训;对于有些为数不多的“无名英雄”来说,是收了“学费”,丢了良心,因为他们利用了善良人众的幼稚。
       然而活动在教育第一线的大部分教师似乎不为舆论所动,虽然他们也附和着,但他们总是在堂而皇之地高喊“素质教育好!”之后,又都做贼似地却又是坚定不移地埋头于应试中(好在中国人习惯于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种尴尬的情况倒也没有让人们感到有多少不适应).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本帐,在目前的中国,应试是教育的目的,应试就是社会需求,应试也就成了教育的市场。没有应试,教育就失去市场;没有了应试,教育的禾苗就得不到家长们的灌溉,只有枯死一路,而且很快。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一条十分简单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定理:社会的需求是第一生产动力。任何脱离了社会需求、脱离了市场的教育理论也只能象稚童吹出的肥皂泡一样,美丽地飘浮在虚空,最后寂寞地破灭而已。
       不幸的是,素质教育理论刚一出生,就成了这样的肥皂泡。
       有幸的是,在历经许多的碰壁之后,终于有人开始改换思路,人们也开始可以接受不同的声音。
       在1999年北京大学录取了全国44名省级状元背景下,中国心理学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以谈话和标准化心理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44名状元中的32人做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状元们的心理测试成绩平均得分4.45分(满分5分),远远高于北京部分学校高三学生的平均得分3.67分。而且在这32人中,心理测评得分没有低于4分的。
       这一调研结果表明,这些应试教育的成功者同样是素质超群的人。
       这一调研结果应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素质和分数其实并不予盾,应试和素质教育也不是天生的冤家对头。
       其实不用这么复杂,如果我们能够坐下来冷静地分析一下,用推理的方法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首先,要想在应试教育中取得高分,心须要有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知识系统,这需要恒心和毅力;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这需要灵活的头脑及清醒的思路;三是明确的目标和稳定的临场发挥,这需要充足的自信和良好的心态。
       应试的成功那一点不是优秀素质的展示呢?
       当然有些人会举例说,某某学生以高分考上了某某名牌大学,结果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卷铺盖回家。这还不是“高分低能”吗?
        且不说这里是否是以偏盖全,是否是以特例盖普遍。即使真有此类考生,我们也不能拿他们“生活上的低能”来否定他们“应试上的高能”。道理很简单,众所周知,陈景润就是一个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欠缺的人,但在数学领域里,他却辉煌得几乎无人可以比肩。我们即然还没有否认陈景润,怎么就可以轻易地否认同样是“学习上有特长,生活上有特短”的学生呢?难道仅仅因为他还尚未有成就和名气吗?我们犯的类似的错误还少吗?                                                                                          
                                                                  南阳市二中
郭成杰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一日 作者邮箱: guo0645@sohu.com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