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正文
“偷偷”一词
          ★★★
【字体:
“偷偷”一词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30

“偷偷”一词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功夫很有必要。我在教《春》时,围绕“偷偷”一词进行了一番“开发”工作,效果较好。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句话有哪些词用得生动?为什么?”

  “‘钻’。一个‘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如用‘长’或其它字,就表现不出小草的强大生命力。”

  “还有‘偷偷’一词,也写出了小草的勃勃生机。”

  “‘偷偷’分明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怎么能用到这可爱的小草身上?”我故意设疑,激发学生的思考。

  “‘偷偷’写出了小草的活力,而不是偷——偷的意思。”我说,“查一下词典,看其意思是否含有贬义?”

  同学们纷纷拿出词典。

  “老师,我知道了!”一学生急不可待地站起来,“偷偷本来是贬义词,而在这里却用作褒义,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是属贬义褒用。‘偷偷’在这里写出了小草钻的情态,神不知鬼不觉,更显其生命力之强。”

  我微笑点头说:“现代汉语中,有些词的词义是一查词典便知道的,但还有好多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却是在词典上怎么也查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词典的固有解释,而要结合上下文去求得符合写作目的的确切解释,词语的褒贬互用就属这类现象。下面看谁能想出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褒义贬用的例子?”

  片刻的宁静,偶尔听到个别同学轻微的翻书声。

  “老师,我们刚学过的《背影》一课中就有一例:‘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句中的‘聪明’一词属褒义贬用。”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