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字体: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中国培育成功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已经增产了几百亿斤粮食,并在亚洲、非洲、美洲许多国家推广成功,被公认为是继墨西哥矮秆小麦培育成功之后又一项对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明。为获取这一胜利立下头功的,是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1930— )教授。
   
袁隆平是湖南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参加田间劳动,热爱乡村的一草一木,也体会到每粒稻谷所含的艰辛。他于1959年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就来到湖南黔阳农校担任遗传育种教师。
   
利用杂种第一代的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实现农业生产突破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早在三四十年代,美国就推广了杂交玉米,50年代,墨西哥又出现了矮秆高产的杂交小麦。但是自20年代以来,育种学家们培育自花授粉的水稻杂交优良品种的工作却一直没能获得成功。袁隆平在农校一边结合教学,及时了解外界水稻育种动态;一边细心观察周围稻田具有特殊性状的植株。1964年夏天,他首次发现了雄性不育株,以后又率先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进行杂交的设想,并进行田间实验。1973年,终于突破难关,在世界上第一个育成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1974年和1975年在南方多处试种效果良好,1976年后开始大面积推广。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 。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 ,在同样条件下,杂交种比一般良种增产20%-30%,高的达50%以上。
   1980
年,籼型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项出口专利转让给美国,很短时间内为许多稻米生产国引种。为了表彰袁隆平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1981年国家科委向他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5年,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向他颁发了发明创造金质奖,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科学奖1988年又荣获英国朗克基金奖。国际友人赞誉他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没有了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