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中国建筑业的鼻祖鲁班
          ★★★
【字体:
中国建筑业的鼻祖鲁班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中国建筑业的鼻祖鲁班

   鲁班大约生活在春秋、战国交替时代,姓公输,名般,般和班同音,因为是鲁国人,所以人们叫他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手业工匠和创造发明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都是工匠的劳动家庭中,鲁从小就学会了多种手艺。他会盖房子,会造桥,会制造机械,会雕刻石头。他最突出成就,是在木工方面。
   
传说中有一次,鲁班用木料作了一只鸟,真地竟扑楞楞飞上了半空。鲁班高兴极了,就去向一位叫墨翟的思想家去夸耀。墨翟对他说:“你造的这东西,不如我造的车轮外头的轴销。我用三寸木头削成轴销,可以使车子载运五十石重的东西。制造出来的东西有利于人民,才算巧;无利于人民的,只能叫做拙。”鲁班听了墨翟的话,很受感动。打这以后,鲁班便把自己的精力和才智,都用在钻研制造有利于生产和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工具上。
   
木工常用的锯子和刨子,据说就是鲁班发明的。 一次,鲁班要建筑一坐宫殿。他和他的徒弟们带了斧头,到南山去砍伐木料。用斧子砍树,又累又慢,一、连吹了十几天,砍下来的木料离需要还差得很远。动工的日子越来越迫近了,鲁班心里十分着急。有一天,他到一个险峻的山顶上去找木材,正艰难地住上爬着,突然手指被茅草划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心想,茅草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忘了伤口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原来茅草的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那些小细齿在手上划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这使鲁班高兴的跳了起来,他想;仿照茅草的样子,用铁打成边缘上有细齿的铁条。他用这种铁条去拉树,果然又快又省力,只用几天工夫,就把木料备齐了。这种带有细齿的铁条,就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锯子的祖先。
   
木头破开以后,怎样才能使它又平整又光滑呢?用刀来回刮是一种方法,但是太费力,用斧砍又太粗糙。鲁班根据刀刮斧砍的原理,经过反复试验,又发明了刨子。有了刨子,就大大推进了木材加工工作。另外,据说木工用的钻、墨斗、曲尺等,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在建筑方面,鲁班同样也很有成就。鸡鸣山(河北省宣化市附近)西北的浑河上,从前有一座没有完工的桥,据说就是鲁班造的。为什么没有完工呢?原来,鲁班同人约好天亮以后去做别的工程,所以要赶在鸡鸣以前完工。他好心的姐姐看他那样劳累,想让他早些休息,就提前学公鸡打鸣。鲁班以天快亮了,只好停了工。这座桥的遗迹,后来好长时间还存留着。由于鲁班造桥造得好,所以古代把好些造型优美、坚固实用的桥,都说成是鲁班造的,比如赵州桥,传说也是鲁班造的,其实赵州桥不是鲁班造的。可见鲁班的建筑才能,在民间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我国还将每一年中最优质的工程评为“鲁班奖”。
   
据传说,鲁班还造过一种木马车,由木人驾御,里面有机械,能够自动行走。这个传说启发了不少后人朝这个方向探索。几千年来,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事实上也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故事。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