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上 >> 八上六单元 >> 教案正文
《三峡》教案设计13
        ★★★
【字体:
《三峡》教案设计13
作者:猪哥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3

26            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及方法。

2、              背诵、默写。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江三峡,素有“历史画廊”之称,也有人把它称作长江的珠冠,是世界有名的大峡谷之一,集山水于一处,山势雄奇险峻,江流奔腾湍急,峡区礁滩接踵,夹岸峰插云天,加上沿岸历史名胜古迹,碑刻题词,生动的神话传说,使三峡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赞颂,而在众多的篇章中,不得不提的是最早介绍三峡的郦道元,他的《三峡》也曾多次被引入到介绍三峡的文章中。

二、作者简介:

郦道元:(?-527)字善长,北魏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一部研究古代地貌的重要科学专著,而且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正音正字:

1、通假字:阙――缺

2、古今异义:

                                                 

                      如果                        自己

                      有时                        或者

                      即使                        虽然

                      连续                        属于

3、词类活用:

奔:动-名,飞奔的马。

湍:形-名,急流。

清:形-名,清波。

空谷:名-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一词多用:

自三峡七百里中                      沿溯阻绝      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  极高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哀转久绝      消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君有病在腠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五、布置作业:字词解词,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导入:请同学介绍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分别穿重庆市的奉节、巫山,湖北省的巴东、秭归、宜昌等地。自古以来遐迩闻名。现在的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魁首。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他的文章里写到“如果只允许说出一个最值得一去得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去三峡。”可见三峡的魅力。不管是三峡的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不是去一次三峡就可能览尽的,更不是一篇文章能够道尽的。那么,如此丰富的三峡我们要 如何去表现呢?

下面,我们就随着郦道元的笔去感受一下1500年前的三峡,看看他是如何表现包罗万象的三峡风貌的。

二、        讲授新课:

1、              朗读课文:思考各段的内容及全文的结构。

2、              内容分析:

1)       提问:请同学简单概括各段内容,说说文章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总   三峡形势

         四季景色

2)       抓住景物特点:

提问:在描写景物时,关键是要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现,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是何景色,有何特点?

明确:

A.     三峡形势――山岭连绵峻峭,江流狭窄。

    描述对象――三峡     范围――七百里

    山势连绵――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峻峭――重岩叠嶂,隠天蔽日。

    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既写出山势险峻的程度,又表现江流狭窄的状态。)

B.      夏――水势凶猛迅疾(奔放美)

水凶猛――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水大流急的夏天,船只不便航行,交通被阻断绝,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还是有人冒险航行――“王命”一般人人要遵从的,不敢也不能违抗,更何况“急宣”,可见情况的特殊,所以即使遇到急流水涨,也要去闯。

提问:“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写此为了表现什么?你能想到与此内容相似的一首诗吗?

明确:两者相距“千二百里”,路程遥远,却能于一日之间到达,可见航行之迅速,夏水的湍急。作者用“乘奔御风”来与船速相比,夸张手法写出三峡水流的迅猛速度。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描写了三峡的水流之急。但是与诗人一路饱览着湖光山色的轻松心情不同,在三峡夏水骤涨的急流中冒险航行的船工,若不掌握熟练的行船技术,不熟悉三峡急流的活动规律,不了解三峡的航道,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王命急宣”的任务的。

C.     春冬――清荣峻茂(清悠美)

清――状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素湍――浅水――回清――动态

绿潭――深水――倒影――静态

“素湍”写峡水最急处往往是有滩的地方,滩水较浅而又多石,水流石上,被石阻挡,激起浪花和泡沫。“绿潭”写无滩之处,因流速缓慢和水深所致,江水平静深澈,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再加上“悬泉瀑布”一道道悬泉飞瀑上接山巅下接水面,凌空而下,喷洒冲刷飘荡于群山岩壑之间,声震于怪柏林树之中,各种景物都连缀在一起,充满了生机,这是一幅多么瑰丽壮观的图画啊;

描写有浅水深水之分,缓流急流之别,写景动静相照,色彩互异,相映成趣。

荣――状树木,多生怪柏。

“多”说明柏树的数量。

“怪”不仅描绘柏树的千姿百态,新奇怪异而且也暗指柏树能在“绝巘”上倔强生长,令人感到奇怪。

峻――状山,绝巘。

“绝”写山的异石嶙峋,陡峭险峻,与前“重峦叠嶂”相照应。

这里的描写既补充了第一段所写山景的形象,而且构成了山水树木交相辉映的优美秀丽画面,使“回清倒影”的内容更具体。

提问:为什么同是写水,“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却没有放在一起;

明确:“素湍绿潭”――俯瞰江水所见,侧重写水,但并未离开崇山。

     “绝巘多生怪柏”――仰望山峦所见,着重写山,但又处处紧扣着水。

山山水水融为一体,有动有静,绘声绘色。所以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可见作者对如此美景的热爱。

D.     秋――凄清悲凉(凄婉美)

提问:本段没有像前两段直接点出季节,从那个词可以看出季节?

明确:“霜”――暗点秋天的时令。

     “凄清”――林寒涧肃。

三峡叶落水枯,林树间显出一片萧瑟寒意,山涧里保留肃杀寂静气氛。

     “悲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猿猴居处在“重岩叠嶂”“绝巘”的树林里,故称“高猿”。

“啸”声长,才感到是“属引”,才在“空谷”中传响,也才能“久绝”。

“凄异”,“哀转”的猿鸣,烘托了秋天萧瑟的景色。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再次表现了三峡山势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而且除突出狭长之外,还烘托出山势回曲,峡谷幽深。(侧面描写)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对三峡作了周到精细的观察,抓住了三峡景色变化的特色,全文仅用一百五十五个字,就把三峡一带雄奇秀丽的景色和四时景物的不同特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读者面前逐一展现开来,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

3)       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提问:在对三峡不同季节进行描写时,作者为什么没有按习惯上的春夏秋冬,而是采用这样的顺序?

     明确:这是根据三峡的特点来安排的。文章开篇总写三峡形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高峻,极言河谷之窄。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天的江水大,水流急。与奔腾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两季水势状况比较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之时,故有“清荣峻茂”之妙景。与冬春之时的“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的秋天,而此时“高猿长啸”才更显悲凉。从侧面衬托了冷清萧瑟的秋色。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不仅如此,就是在具体描绘景色时,作者也是按一定顺序,如第3段,先俯瞰写水,在仰视写山。

小结:可见,正是由于作者有层次的描写景物,才可达到举一隅以概括全部的目的,在极短篇幅内写出了包罗万象的三峡风貌。

三、        小结: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胜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今天,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明天,在中华大地的山水之间会有同学们规划建设的身影。

四、        布置作业:背诵;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三峡

三峡形势    山岭连绵峻峭                  

江流狭窄

          水势凶猛迅疾

春冬        清荣峻茂

          凄清悲凉

作者抓住特征表现景物。

                     有层次的描写景物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