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时文杂文 >> 阅读正文
精神的风蚀·重拾信仰·文化之叹
        ★★★
【字体:
精神的风蚀·重拾信仰·文化之叹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1

  精神的风蚀

  在韩国有一阵子沸沸扬扬,民众逼着著名的歌星下跪认错,甚至让她自杀以谢罪,只因她拍摄了慰安妇题材的电影。韩国公众呼吁:“不能让祖国、让母亲再次受到伤害!”这是一部分人的伤口被揭开,整个民族却因此疼痛。
  在中国也有一阵子沸沸扬扬,赵薇穿日本军旗装,几个日本人在珠海故意选在9月18日闹事。然而赵薇继续拍戏,商家照例选在9月18日开业。这是一个民族的伤口被揭开,却是一部分人疼痛,一部分人麻木。
  我们无法反驳别人说我们不懂孔子,不懂儒家文化,看看央视在孔庙举行的那台晚会吧,炫目的镁光灯灼烧了人们的双眸,震天的吼唱充斥着人们的视听。我不懂,一群娱乐界时传绯闻的男男女女在那华丽的舞台上的狂歌劲舞,到底在诠释着什么样的孔子思想、儒家精髓。
  也许这个时代已经走进了享乐和轻松的世界,试看一看各报刊杂志的征稿启事吧:“讲诉都市、校园的浪漫情结”,“编织青春的情丝”,“文学要唯美、感伤。”
  再想一想可以理解,现在人们都懂得享受了,怎么开心怎么不费神便怎么生活。看一看书店里,《鲁迅全集》是90年代出版的,封面都蒙了灰,而周作人的那些软绵绵的情调最为抢眼。是啊,读鲁迅多辛苦,要站着读,而周作人是随便躺哪都可读的。于是聪明的现代人也学会了冲杯咖啡,点支香烟,享受惬意的生活。
  《中国青年报》曾用周一整版的篇幅指出现代人的“精神缺钙”:读保尔太累,那就谈比尔;学井冈山太乏,寻就听景岗山;这年头谁还写诗读诗,干脆不要艾青要爱情。君不见,卫星发射成功总工程师才五千元奖金,而那些歌星出场费又是以多少数位来计算!
  这是一个奇怪的文化现象,从中折射出太多令人寻味的东西——利益的追逐,享乐主义的蔓延。追逐利益,迎合人们味口的文字排挤着经典;追逐利益,连国耻都可以遗忘,只要听起来吉利。乐于享受,宁愿追逐花边新闻也不过问国家大事;乐于享受,宁愿看些消遣无聊的东西也不潜心研读大师……
  当支撑民族的精神丰碑已被风沙侵蚀,难道我们还要再推它一把,让精神疆城黄沙漫天吗?

  文化反思——保持站立的姿势

  曾几何时,那苏堤漫天的飞絮,那古道如血的残阳,在尘世的喧嚣中循迹潜行;曾几何时,那踏花归来、闲庭信步的一分安适,在奔驰宝马的川流不息中寂静无声;曾几何时,那渭城朝雨中的柳色青青,那滕王阁下的秋水长天,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中陷没不现。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太难听到心底的声音。
  不由地想起了鲁迅先生,想起了这位在黑暗中以笔为匕首投枪的战士,想起了这位在人吃人的世界里倔强地保持着站立形象的文化先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所医治的不是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他在痛苦的反思中发现的民族的劣根性。鲁迅先生是伟大的,因为他懂得精神文化上的疮痍是最可怕的,即使再彷徨,再困惑,他也会冷静下来,在寒夜的孤灯下开始反思,用无声的铅字迸发出呐喊。而就在他的声声呐喊中,更多的勇士不惮于在血泊中前行了,更多的国民从昏睡中醒过来了……
  ——文化反思,使民族的精神屹立不倒。
  “断竹,续竹,飞土,汤肉。”那歌自先民的旋律,依旧让我们感受到那上古的生活气息;“烟消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那渔者循隐山林,恬然自得的形象,至今仍生动而鲜活;“姑苏城处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千年的江枫渔火寒山钟声,依然萦绕耳畔,挥之不去;“直捣黄龙府,与诸君共饮耳 。”那份精忠报国、奋勇杀敌的冲天豪迈,至今仍令人热血沸腾。的确,精神文化并不仅仅隐没在那发黄的古籍中,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种润物无声的陶冶,一种不可或缺的感动。为何那一轮皓月当空,那一派青青柳色,绵延千年依旧魅力不减,那正是所有人在浮世喧嚣中或许是唯一的精神慰藉。
  ——文化反思,使个体的家园永驻不失。
  曾经艳羡于《麦田的守望者》中男主人公的人生愿望:“有那么一片麦田,我就在那儿看着孩子们游戏……我只想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而现在,我却愿意穷余生之光阴,在这纷繁芜杂的拜金时代里,做一个文化的反思者,做一个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永远保持着站立的姿势。
  我要大声疾呼,找回失落的文化反思,找回那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为了忘却的,纪念

  似乎“举世浑浊兮我独清,世人皆醉兮我独醒”的高洁,仍激荡着江水……
  似乎“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放达,仍倘佯于耳际……
  似乎“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橹漂泊何处寻”的哀怨,仍让人心酸而泣不成声……
  “伏清白以死直”的屈原,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的李白,冷月中葬花魂的林黛玉,无论是政客诗仙,还是文学经典中的女子,他们的才气,他们的精神,无不倾泻为生命的绝唱,无不沉淀成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是这样而来的。它孕育着我们的民族,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然而我们却忘却了,忘却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源——中华文化。
  当我们悲愤大韩民族抢夺端午的专利权时,我们似乎重拾了忘却的文化。但当那阵愤慨犹如蜻蜓点水一般,在心中微微荡起涟漪后转瞬即逝,忘却的文化又重新布满旧尘。屈原啊,你不忍世之污垢,为求一生清白,自投汨罗,永沉江底,带给我们世世代代无尽的震撼。高速度的生活,让我们记着你的名字却忘却了身上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我们的忘却是否让你更加悲痛欲绝,是否让你连中华之水都无法安卧,愤愤不平?或许有的人并不在乎端午的意义,只要仍记得春节,那也不失为中国人。然而当我们张灯结彩盼着圣诞的狂欢时,当我们记得西方世界的情人节时,端午的忘却、七夕的遗忘却映照出我们这群子孙的蜕变,这蜕变是种弱化,更是种耻辱。“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飞星传恨,不敌妖艳无比的玫瑰缠绵缱绻吗?春联的文采、对子的底蕴,难敌时髦流行的洋话顺口吗?为何承载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精髓的华夏民族无法发扬光大,反而在西方单薄的文化的袭击下一步步败下阵来,不停退却,退却……
  泱泱中华,何堪目睹我们的忘却,浩浩黄河,何以忍见我们的蜕变?中华深厚的文化啊,何时才会被我们重拾?中华民族的血液啊,哪儿才是你最纯正的地方?
  薄暮中,高歌的行吟者啊,你等等;夕阳下,凭轩涕泗的壮士啊,你歇歇;落花飘香下,堪怜咏絮才的少女啊,你停停……现在的我们已跟不上你们的步伐,你们的声音越发飘渺,你们的背影越发模糊,你们身上文化的暗香越发稀微,而我们越发忘却了你们,忘却了文化,而我此时只能为了忘却的,纪念。

  重拾信仰

  世界屋脊上的经幡仍在随风飘动,斑驳门前老妪手中的转经筒也在不停地旋转。蓝天净土孕育的宗教信仰渗进了藏人的血液里,代代相传。而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信仰——那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却在历史长河的奔腾里渐行渐远……
  当白话文已经发展到被杂志、网络变形臆造,我们有多少人可以流畅地阅读古文版的《论语》《孟子》?当我们称呼自己为Lucy,叫别人Linda时,有多少人的书架上还搁着一本线装哪怕彩版的《百家姓》?当日本动漫携带着暴力、色情冲击心志时,有多少人还能如数家珍地谈到《牡丹亭》《西厢记》?当……
  而就在我们不断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在如洪水般涌进中国市场的西方文化潮流中争相打捞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刮起了一阵学习研究中国儒家学说的旋风。当外国人穿着唐装,见面拱手作揖时,不知作为这些文化“法定继承人”的我们作何感想?
  不论儒学在过去的封建时代里是否曾是政治的工具,不论孔子的思想体系里有多少唯心或形而上学的成份。单说圣人“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的道理,那些为人处世、经邦治国的训条,就足够我们咀嚼一辈子了。
  我怀念那些逝去的章节:竹林里,七贤酣饮畅谈;兰亭边,文人研墨疾书;灯会上,众人出口成联……
  我想亲耳听到曹植吟出《洛神赋》,亲眼看到他在铜雀台上意气风发的神情;我想借屈原的赤豹,采遍山中香草,亲手插满他的辛夷马车……
  我愿身临魏晋风流和大唐开明的文化氛围里,哪怕只是一个从者,微不足道。
  那绚烂如夏花的中华文化啊,是华夏民族千年不弃的信仰,唯有每个人的汲取和发扬,才是一条修身养性、强国御侮之道。无论何时我们走出去,始终是叫世人尊重的中国人,背后是令人叹服的流光溢彩的悠久文化底蕴……
  重拾信仰,让我们绽放自己所有的激情,来装点中华文化四季常春的华裳。
  重拾信仰,让中华文化像奥林匹斯山上的圣火一样,在华夏民族的家园里世代相传,永不熄灭。

  文化之叹

  步入书店,我有几许怅然。书店的显眼位置,摆放着时下热卖的图书——几位所谓网络写手或悬疑或恐怖小说的新作,而在角落里,厚厚的灰尘早已覆盖了那些曾经享誉世界的古典名著的封面。
  或许依然有人珍藏着《鲁迅全集》,依然有人为字正腔圆的京戏叫好,依然有人在婉转动听的民歌声中陶醉。但是,更多的人或是选择参加派对,或是坐在电视前欣赏肥皂剧,或是用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难怪有人感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如同一坛陈年佳酿,如今却泛起了泡沫,再不好好料理,就要失去醇香,甚至变质。
  是什么,使传统文化无人问津,也使苍白的文化泡沫充斥了整个社会?
  是社会的浮躁。唐宋的长夜孤灯,魏晋的墨笔飞扬,那些时代虽然几起几落,却始终没有冲散文化的凝聚、闪光。那些时代没有如今快节奏的压迫,自然也没有如今浮躁不安的心绪。而今,忙碌慌乱的现代人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静下心来品一品那来自远古的芳香,只能在文化快餐中快速陶醉又快速遗忘,再也无法延续永恒的感动。
  是人心的避重就轻。如今的生活平静而安逸,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心甘情愿地钻进套中,歌舞升平已磨去了他们的担忧、他们的反省。于是,更多的人不愿提及中国可耻的近代史,不想背上历史沉重的行囊;于是,更多的人不愿提及中国可耻的近代史,不愿触及自身灵魂丑陋的角落;更多的人不愿背上历史沉重的行囊,不愿面对明镜审视自己的心灵。少了沉吟泽畔的楚国大夫,少了沉郁顿挫的唐代诗圣,我们怎能期望那份文化的深重?
  是价值观的偏移。读郭敬明的小说,在赞叹他的文笔优美之余,我也担心,这类“青春伤痕小说”无不着笔于作者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内心感受,而真正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内容很少。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向物质倾斜,也使人们过多地关注自我。我们看到听到的各种文化产品,更多的带有了“独白”的色彩,像是来自于“自我崇拜”,而那份“五四”的爱国激情,早已荡然无存。
  我们年青人,拥有清醒的大脑和明确的价值标准。面对中国积淀千年的文化,我们应该有一种使命感——让这文化的美酒更醇更香!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