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直 言 与 婉 言
        ★★★
【字体:
直 言 与 婉 言
作者:于哥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8

 

        ——浅谈对后进生的规劝艺术

山东省无棣县马山子镇中学(251907)于克巍

众所周知,后进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规劝”。对后进生的规劝教育,有的效果显著,有的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认识、把握了“规劝”的内涵和技巧。

规劝的目的,就是要使对方改正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劝之先,必须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往往是外在因素与其本人不良心理因素互相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只有仔细探寻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只能是隔靴搔痒,于事无补。

其次,规劝还得十分注意方法和技巧,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把好言语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话直说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美德,即使因言语不当而产生或激化矛盾,也每每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说话只会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为由替自己开脱。殊不知“郑重”不一定就是紧绷着脸。这直言固然可嘉,但直说却未必值得称道。对中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在生理上迅速发展成长;另一方面,心理上也日益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大人们的尊重。但他们毕竟还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受年龄、学识、阅历的影响,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肤浅的。这种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往往导致他们的自尊心较之于成人来得更为强烈,而后进生呢?他们除具有一般学生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如厌学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等,他们所犯的错误常常带有一种随意性(而不是故意性)、情境性和盲目性。但他们也有自尊,甚至他们的某些错误就是由于他们的自尊心理得不到满足才产生的,他们比一般学生更渴望得到尊重。而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直话直说,当众揭疤,其负面效果只能是更增添他们的失望、苦恼,甚至因此而导致破罐破摔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汉代刘向在《说苑》里说:“辞不可不修,话不可不善”,民间俗语也说:“打人莫打脸”。说话之要,在于得体,在于善解人意,经常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即设身处地,换角度。这样才会有人听,才会有好的效果。其实,“利于病”的良药未必苦口,“利于行”的忠言也并非“逆耳”不行。我们的工作对象后进生有自己的特殊性,言语之间必须注意委婉,有分寸。俄国人有句俚语道:“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恐怕也是为了防止语中带刺,出口伤人吧?

提倡言语委婉,并不是说如今“直言”用不着了,更不是说要绕开矛盾,淡化错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对有些后进生,我们也不妨直言相劝,甚至不妨用一用“激将法”。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刺激性的言语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点石成金”的奇效,可以唤起潜在的自尊心、进取心。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英国神经生理学家谢灵顿了。他早年曾是一个横暴乡里的浪荡子,一次,他心血来潮,向一位女工求婚,不料却遭到了那女工的断然拒绝:“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里,也不愿嫁给你。”这当头一棒,羞得谢氏无地自容。从此,他发愤读书,成了近代神经生理学的奠基人,并获得诺贝尔奖。笔者念高中时,有一校友,上课常调皮捣蛋。一次课上,他故伎重演,老师火了,脱口而出:“你如上得了大学,我用脑袋走路!”想不到一年后他真的上了山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又念了研究生。当然,我不提倡这种“激将法”,尤其是中学生。因为,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激将”的后果是正是负很难预料。

总而言之,规劝后进生,直言、婉言本身并无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关键在于我们掌握好分寸。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