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考试研究 >> 文摘正文
阅读哲理散文 怎样抓取高分
          ★★★
【字体:
阅读哲理散文 怎样抓取高分
作者:徐贤友    文摘来源:新课堂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

作者:□ 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中学 徐贤友

       哲理散文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文学与生活相互碰撞产生的火花。爱情、友情、亲情在作者的笔下延伸;做人与求知的道理在字里行间得到阐释;对生命感悟的独特会让读者感觉到人生豁然开朗。
    正因为哲理散文有如此大的魅力,所以经常会赢得命题老师的青睐。

   典型题例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常常爱惜
                   毕淑敏
    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
    爱惜的土壤是喜欢。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的衰减和短暂。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真爱,就会义无反顾。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爱惜常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
    爱惜好比一只竹篮。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
    1. 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2. 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的词语。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1)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为什么用“薄而透明”来修饰“温情”?
    3. 仔细阅读第⑧、⑨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
    4. 根据文中第⑩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
    5. 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
    解析  第1题考查对文章开头的理解。文章的开头方式多种多样,而作为哲理散文,它一般不直接点题,而是通过语句含蓄地点出。第2题考查如何抓住关键词,结合具体语境深入理解作品的语言内涵。解答这样的题,既要做整体的把握,又要从细微之处来体味。两小题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设题。第3、4题考查对部分段落的理解,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要理解"土壤"的特殊含义,进而把握住文章的主旨。第5题考查评价能力和生活积累程度。解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既可说珍惜也可以说以前没有珍惜,但要言之有理、有序。
    答案  1. 通过一组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什么是爱惜。2. (1)敬畏、珍爱、担心。(2)把无形的温情形象化;薄,表明“爱惜”这种情感易被伤害;透明,揭示了这种情感的纯洁。3. 由喜欢而吝啬;俭省资源,珍爱时光,制造机会重享愉悦,细水长流咀嚼快乐四点任一点均可。4. 有了保护,爱惜才能真正实现。没有爱惜,保护就成了强权、协迫。5. 所谈内容应是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惜而没有爱惜的事例的认识或感悟;语言表述通顺。

   方法指津
    首先要辨清文体。哲理散文一般集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为一炉,在表现形式上有的偏重于记叙,有的偏重于议论。所以在阅读时要把握好文体特征(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等),从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其次要从内容上探究。哲理性散文往往通过一两件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所以在阅读时要能通过细读、品味,透过文字表面去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在解读作品时,要能深入其中,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再次学会品评鉴赏。哲理性散文篇幅一般比较短,这就更需要全方位地对作品进行评析,可以从文章的语言、写法、结构等方面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语言运用的艺术效果。质疑辨析文章的态度观点;感受、评价整体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等。
    最后要会自我体验。要围绕相关的话题,联系自己类似的人生体验,有所启迪。在阅读文章时要积极调动自我的知识储存和生活资料积累库,在深刻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新思考。

阅读延伸
做一个终身读者
                    周国平
    ①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
    ②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已有的过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③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做读者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④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
    ⑤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
    ⑥第二,                                。
    ⑦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⑧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⑨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⑩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我对你们的祝愿是,在你们的人生蓝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

    1. 作者认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
    第二,                             
    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2. 阅读第②段画线句,请你用一个事例论据来支持作者这一论断。
    3. 第⑦段中“尝其一瓢”是比喻说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 第⑦段中,作者把图书市场上的某些人称为“野蛮人”。这些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 你一定已经读了很多本书了吧?请结合实际,写出一本让你精神上有所收获的书,并写出原因。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