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读、圈、点、画、摘、批、感——自主阅读七字法
        ★★★
【字体:
读、圈、点、画、摘、批、感——自主阅读七字法
作者:谢志华    文摘来源:邵武沿山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23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更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文章,成为文学活动的主体,将老师从繁琐的讲解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在自主的阅读中走进文本、读出自己。是一直困挠在我心中的一道难题,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在原本圈、点、勾、画、摘、批的基础上,本人进一步提出了读、圈、点、画、摘、感的七字阅读法。(以前相比,省略了“勾”,增加了“读”、与“感”。)
  一、具体方法
  读:是自主阅读,是进入文本的第一步,有朗读、默读、跳读等形式。
  圈:符号:○,圈出不知道读音或自认为读音不准确的词语,在文本中标示,并查阅工具书解决。
  点:符号:••,点出不明白意思的词语,在文本中标示,并查阅工具书解决。
  画:符号:——,画出自己不理解含义、深奥的句子,或知道其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帮助而暂时不理解的句子、段落等。总之,是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摘: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到自己的摘抄本上,积累语文素材,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便于以后自己写作时借鉴。
  批:在文本的旁白处写上自己的批注,这是自主阅读七字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可批注对内容的理解,结构的思考,人物形象的分析,景物描写的鉴赏,自己阅读后的感悟等。可以批注一段话、也可批注一句话,更可以批注一个词。形式不拘,关键要批注出自己的感悟。
  感:即写读后感,在阅读文章之后在圈、点、画、摘、批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个地方,写下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二、具体实施步骤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在各学段的目标中,即要求学生用标准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所以,在自主阅读七字法中是以读为线,圈、点、画、摘、批、感逐一展开的。
  1、 轻读,过圈、点关
  轻读,即轻声朗读,任何有朗读实践的人都知道,当读出声音时,不懂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意思都一目了然。读后即查字典、词典,解决标示出来的阅读文字障碍。
  在轻读时,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尽量避免回读的现象。因为朗读对于学生进入文本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 默读,过画、批关
  在轻读的基础上,解决了文本的文字障碍后,文章的大意、脉络估计已基本疏通,此时默读,阅读速度加快,边读边停,碰到有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在文本中画出,读后若自己思考不出,可询问同学或老师;碰到有感悟的地方即时做好批注。
  3、 跳读,过摘、感关
  在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文章已基本了然于胸,可以选择其中几处精读,赏析揣摩其精妙之处,将自己喜欢的材料摘抄在摘抄本上。积累文本中优美的词语,积累文本中精彩的句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这些材料的积累,将成为学生终身的营养,也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积累之余,可以写作读后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阅读文本后自然也会作出有个性的反应,而写作读后感,是最能体现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文学典籍,浩如烟海。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讲析毕竟是沧海一粟,不如授之以渔,读、圈、点、画、摘、批、感,让学生自由地去书海中遨游捕“鱼”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