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从心理学角度看语文课堂提问
        ★★★
【字体:
从心理学角度看语文课堂提问
作者:谢群    文摘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7

从心理学角度看语文课堂提问

无锡前洲中学    谢群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教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语文教学论著也都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可见课堂提问大有心理学的探讨价值。

一、        课堂提问的心理学意义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的常规武器,有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能“吹皱一池春水”。然而,一些教师对这种常规武器的运用却不甚自如,除了运用提问技巧不够熟练以外,未能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把握提问的内容、方式等也是一个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认为课堂提问的意义在于创设情境、催化思考、调控进程。

1、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的情境其实就是教学的“心理场”,这种情境蕴涵着师生心理上的理解的理力。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课堂提问所提供的信息就是不确定性最直接、最明显的揭示,它常常是学生不太熟悉或理解不深的,而这种信息在构成语文教学情境时是最具张力的,正是这种信息对学生来说是想了解的,又已经有所了解,却又了解不深,所以能发现问题,而这种被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的问题也最能营造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心理学者把不确定性作为引起动机的源泉,认为人类有一种不确定性的需要,它驱使人们追求那类现时还不能解决、需要进行探索查明真相的问题,并致使人们产生不同强度的行为,行为可持续到问题的解决,直到出现新的发现。

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来自已知的与未知的之间,已会的和未会的基本技能之间的差距,认识的与不认识的、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事物之间的差距。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2、催化思考

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思维的最终任务在于解决关于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决定作用的问题,在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应当把这个原则推广于思维本身。”(鲁宾斯基:《关于思维和它的研究道路》)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说道:“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即学的越广博,则思维越广阔。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维达到困惑的地步,则学习会更勤奋。所以,学习中必须有思维活动的介入,而课堂提问恰恰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最好手段。

3、调控进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元素构成的认知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学生都具有各自独立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从而影响着教学过程的进行。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个影响因素众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系统。要想引导这样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系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经常不断地依靠反馈信息来调节教学。课堂提问就是教师获取这种反馈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但这种反馈必须是实质性的而不是形式上的反馈,这里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质量如何。

由于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可能是教师事先估计不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随机性”,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性的寻找出多种方案,迅速抉择调整自己的教学。这种调整虽在形式上是即兴的,但却蕴涵着教师浓厚的教学功底,是教师成熟的表现,所以,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导演。

二、        课堂提问的技巧

陶行知曾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贵在善问。

“问什么”、“怎么问”常常是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大问题与小问题结合

即根据教学目的和重点通盘考虑,主要的有难度的综合性问题与细节性的局部问题相结合,使课堂提问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提的一些问题前后贯通,相互配合,以利于推进思考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坡度。如果说,一堂课是一首乐曲,那么大问题就是整个乐章中的基调,而小问题则是乐章中的每个细小的音符,音符为基调而设置。如教学《赤壁之战》,为了让学生逐步理解周瑜用大火大败曹操80万大军的经过和原因,设计大问题为“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打败曹军的?”小问题为:A曹操为何把兵船锁在一起?B:周瑜和黄盖为何想火攻?C:为什么黄盖能接近曹营?D:火船是怎样冲进曹营的?E:火攻的结果如何?通过一大五小六个问题,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经过和原因就了解的清请楚楚了。

2、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

孔子要求“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形象地比喻不巩固教学就像“把水泼到筛子里”一样;乌申斯基则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语文教学过程中,综合新旧知识提问,是经常用的方法。顺序上层层推进,由彼及此,由已知到未知,逐渐引向疑惑之处,用点拨、诱导或必要的暗示,引起学生的回顾和联想,激起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把所“惑”和他们原有的见闻、体验、感受、认知等贯通起来,最后水到渠成,问题迎刃而解。例如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问“据报道,杭州市决定筹款重建雷峰塔,如果鲁迅健在,他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不会高兴呢?”通过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即借题发挥),另一方面明白现在重建是四化建设、旅游的需要。

3、重点与难点结合

重点处即文本的特色之处,文本的精髓体现之处,抓住重点提问能使学生立即产生兴趣,快速进入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把握文章的中心。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等学习意愿,所以,课堂提问的内容不宜过浅或过深。一般的,可设置悬念,寓难于趣味中,解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4、无疑与有疑结合

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阅读乃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他将阅读看成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期间包括了感知和理解两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在阅读上,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对文章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这时,老师要抓住疑处发问,帮助学生释疑,否则,这些疑点有可能变成死点。对于不疑处,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提问的必要。因为,不疑处常常隐藏着疑难的问题,抓住不疑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向课外迁移、拓展。对于不疑处问题的设计要巧问精思,易中生趣。例如教学《草船借箭》,问:明明是“骗”来的箭,为什么偏偏用“借”?(点明“既借则还”。暗示这些箭在将来作战时要“还”给曹操。以此激起学生阅读小说其他章节的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心理,设疑,巧问,必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