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中学语文的“扶、牵、放”教学法
        ★★★
【字体: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中学语文的“扶、牵、放”教学法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中学语文的“扶、牵、放”教学法
            
            语文奥妙无穷,有咬文嚼字抓落一大把胡须的烦恼,有茅塞顿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有口惹悬河,滔滔不绝,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成功;有淋漓尽致,尽吐心中不悦后彻底的痛快;有在家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便捷;有陶醉古今中外名著,与古人共享喜、怒、哀、乐的良辰美景。现实生活随时都离不开语文,多少年来,随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教学也不断地深化和更新,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怎样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是迫在眉睫之事,现在有多数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上,不是满堂灌,就是题海战,学生成了高分低能,不善言谈的木偶人,整体提高不大,前进步伐慢,更谈不上新的理念的贯彻和应用。因此学生怎样学好语文,教师怎样教好语文,怎样使学生学扎实,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语文工作者值得深钻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谈谈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从失败与成功中,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转变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初浅的见解。
            其实教学生学习语文,犹如教小孩走路一样,先扶着他们走一段时间,然后牵着他们走一段时间,最后干脆放手让他们自已走,并采用玩具、游戏等手段,吸引他们,自然小孩就从开始的扶着走,再到后来牵着走,再到后来自己迈开第一步慢慢地走,最后慢慢形走自由,甚至飞速向前跑。当然他们在学走路的过程中会经过无数次摔跤,才能领悟到走路的要领,才能稳稳当当地走。老师教学生学语文同样要经过老师的“扶”、“牵”、“放”过程,并采用一些教学手段,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老师要不断地接受先进的教学理论,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根据时代不断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他们就会在语文这门学科里走出一条自己的独特的路。
            一、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拼音教学
            拼音教学是帮助识字和说普通话的,因此拼音教学是基础,必须要求学好学实。
            1、拼音教学首先教会学生朗读和背诵三个表: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能横流倒背。
            2、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写规则,在教学时编成儿歌或顺口溜,便于学生掌握。
            (1)j、q、x真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
            (2)i母独用前加y,u母独用前加w,i母起头i变y,u母起头u变w。
            (3)iou、uei、uen在与声母相拼去掉中间的元音字母o、e等。
            (4)标调口决。
            a母出现未放过,没有a母找o、e  
            i、u并存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
            3、教学时尽量把拼音中出现的错误列举出来,让学生一览无余,教师辅导他们识记修改,扶他们上路,教会他们方法,再牵着走一段,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出题,相互讨论,编习题集,编游戏,演习游戏,考查他们是否掌握了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让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4、要让学生养成听广播,看电视,听别人说话,学习普通话,纠正自己和别人错误的习惯,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与北方的学生缩小差距,进一步学好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教学
            1、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学好文字对语文来说是先决条件,固必须传授以下知识点。
            (1)汉字演变发展过程: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讲解其发展过程中有趣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高中阶段讲解,古代“六书”,还应加上假借、转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说出造字过程的人文趣事,特别是分析字的造字过程,来吸引学生。
            (3)形近字、相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4)初、高中必须掌握3500个常用字。
            2、在识字、写字的能力运用上。
            (1)牢牢记住并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音、形、义。
            (2)正确区分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方法,采用记住小许指事和会意字,总结一些规律,然后辨别识记。
            (3)能正确区分形近字、相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通过组词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区分。
            (4)掌握常用的音序、部首、难检索引,高中还要学会四角号码查字法,养成多用、勤查字典的习惯,每一篇新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语、都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掌握。
            (5)鼓励学生自己去翻阅关于文字的书籍。如《说文解字》等,扩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达到知识的积累,以便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6)多找灵活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做,让学生仿照并自己出题。
            (7)分析造成写字错误的原因,列出常见的几种错字原因:(1)前后偏旁的影响(2)添笔少笔(3)改写笔画(4)随便改变位置(5)自编简化字等。
            (8)在书写上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洁,虽然现在出现了电脑,然而书写教学仍是不可忽视的。把学生写字练习分为四步:(1)描红(2)临帖(3)脱帖(4)创写自己的独特风格,并进行多种比赛、书法展览,鼓励学生向外寄书法作品,大大提高了学生书写兴趣,因此无论男、女生的字,都有很大好转,有的学生的字还写得相当的可以。
            (三)词和短语教学
            词和短语在语文教学中是主要的一环,能否正确顺畅地表达都与词汇分不开,因此能正确区分和积累大量的词汇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否则自己想得再好,无法用合适的词、句表达,就像茶壶里的汤圆倒不出来。
            1、在词和短语教学上应该掌握以下几点:
            (1)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2)一词多意。
            (3)词性的知识。
            (4)词的感情色彩。
            (5)短语的定义和类别。
            (6)短语的结构。
            2、在词和短语教学上应该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能正确区分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2)“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词的兼用”。
            (4)词语的过渡练习和词语的相互转换。
            (5)能正确区分词的感情色彩,并能灵活运用。
            (6)能正确识别短语的类型和划分短的结构。
            (7)记住丰富的词汇,大量的成语,俗语,谚语。
            (8)能灵活运用词和短语正确造句。
            (四)句子的教学
            句子是语文教学中基础部分最关键的一环,学好句子对表情达意、相互交流,写作、阅读都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在这一环节上下功夫。首先我们要在整体上感知句子。
            句子
            1、学习句子教学 上应 让学生掌握如下知识点:
            (1)句子的定义和分类
            (2)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3)句子成分的划分以及划分规律
            (4)几种常见的句式和相互的转换
            (5)一般复句类别的区分和多重复句的划分
            (6)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7)几种常见的特殊句式:复指主语、双宾语、连动式、兼语
            2、在句子教学上应该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能正确给句子分类
            (2)掌握句子成分划分的步骤和方法以及从中总结的规律
            (3)几种常见句式的相互转换的方法
            陈述句与疑问句①陈述句与疑问句②祈使句和感叹句③长句和短句④正装句与倒装句等
            (4)一般复句类别的识别方法,和二重复句的划分的方法
            (5)反问句与陈述句等
            (5)能正确识别和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
            (6)几种常见的特殊句式的判断和识别
            (7)仿照例句造句
            (8)能正确找病句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下面我们以划分句子成分为例:来谈谈如何让学生掌握方法、总结规律,真正培养他们的能力。
            1、先给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等一个浅易通俗明了的定义,例如:主语就是句子中主要的陈述对象,如“我们去打球”。句中的“我们”就是句中的陈述对象,这就是句中的主
            语,这样直观形象,实际上也是教给了学生找主语方法。谓语是用来陈述对象“怎么样”、“干什么”、“做什么”等,句中的“打球”就是谓语部分。
            2、举实际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的句子,带着学生一步步地划分句子成分,然后根据例子,老师和学生一步步地归纳划分句子的步骤和方法:
            (1)通读全句,理解句子的意思,分清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然后用“||”线划出主语和谓语,找出主语和谓语的中心语。
            (2)然后再看谓语的中心语后,有无支配对象,有支配对象,那它通常就是宾语,并找出宾语的中心语。
            (3)如果谓语中心语后没有支配对象而还有用来补充说明结果、时间、数量、范围、处所、趋向等的补充成分,通常充当句子的补语。
            (4)然后再看主语的中心语前有无修饰成分,有而没有逗号隔开的,通常是定语,如果有逗号隔开的通常是状语。
            (5)最后看谓语中心语句和宾语的中心语前有无修饰限制成分的,谓语中心语前有修饰限制成分通常作状语,宾语中心语前的修饰限制成分通常是定语。
            根据这一规律,找课后习题或学生随便造句加以实践验证。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
            指出句子中的特殊情况:主、谓、宾中心语不止一个。谓语中心语后的双宾语。主谓短语作主语、谓语、宾语等。
            当然在知识基础教学时,还应该注意知识的积累和良好行为
            习惯的养成:记住3500个常用字。掌握丰富的词汇、成语、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养成正确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与人正确交往、谈话的习惯。养成善于观察、联想的习惯。
            总之,学好基础知识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地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那种只重视阅读和写作教学,而不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平时的积累,要想学好语文,那就等于在空中修空中楼阁,那就是美丽的肥皂泡、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虚幻的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基础知识拼音、字、词、短语、句的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多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采用探究、合作、自主的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例如:1、词和短语究竟有何区别?有无明确的分界线?2、写错别字的原因?3、怎样才算是正确使用简化字?为什么书法家和有些领导题词时总爱写繁体字等?
            二、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平时看报、看书、课外杂志等都需要通过阅读来理解、明确所表达的意思;又特别是当今信息发展的高速时代,搜集、整理信息都需要较强的阅读欣赏能力,而作为语文教学的阅读不是只看看明别而已,而要深入的研究文章的表达的主题,文章的写作顺序,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文彩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记叙文阅读教学
            1、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记叙文的必备的知识点:
            (1)记叙和记叙文的定义
            (2)记叙文的六要素
            (3)让叙文的写作顺序
            (4)记叙文的谋篇布局
            (5)记叙文记事的线索:明线和暗线
            (6)记叙文记事写人的方法
            (7)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的表达
            (8)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2、然后要让学生明白阅读记叙文的步骤和方法:
            (1)作者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首先与作者形成对话。
            (2)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读熟课文。
            (3)弄清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和记叙文的线索。
            (4)整体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
            (5)分析重点略:A、记叙文描写的方法;B、用词的准确、优美;C、选材典型精当对突出中心作用等。
            (6)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7)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特点等。
            3、最后要明白在记叙文阅读中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觉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
            (2)培养学生理清记叙的要素,记叙顺序和记叙的线索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A、分析能力;B、归纳段意的能力;C、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并教给他们方法。
            (4)培养他们思维能力:能设计问题,找出不懂的地方,独立思考
            (二)说明文阅读教学
            1、说明文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1)说明和说明文的含义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4)说明文的谋篇布局
            (5)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
            (6)引用神话和传话在文中的作用
            (7)说明文中用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
            2、说明文应该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正确区分说明文本
            (2)能够理清说明文的段落层次结构
            (3)正确判断说明的方法和顺序
            (4)能阅读重点的说明段略
            (5)能够分析说明文用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
            (三)议论文阅读
            1、议论文阅读要求学生掌握如下知识点:
            (1)议论和议论文的定义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议论文的结构
            (4)议论文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等
            (5)议论文语言特点等
            2、议论文阅读要培养的能力和传授的阅读方法
            (1)正确区分议论和议论文
            (2)概括找出文章的论点
            (3)能正确迅速找出的论据
            (4)能分析出文章的论证方法
            (5)整体感知议论文的谋篇布局
            (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7)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等
            然后老师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带着学生去学,老师先认真讲解一、二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然后扶着学生学习一两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根据所学知识点再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两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例如培养学生的分段能力。一定要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分段方法:记叙文按时间、空间,说明文按时间、空间、逻辑,议论文按引论(提出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不断地训练,达到学生随便看到一篇文章就能独立地运用所学方法正确分段,整体感知文章谋篇布局。等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时,就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借助工具书,走进阅览室,查阅参考资料,让他们主动探究、自主、合作地学习,还可以几个人一组,研究文章,然后请学生上讲台,让学生给学生讲,最后把教材中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集中在一块儿,让他们自己学习,不懂就问,这样方便快捷,省时高效,避免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真正达到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并且学生就有大量的空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课外读物,达到课程目标各阶段要求的阅读量。
            至于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新闻体裁都可以按上面办法先传授知识点,后扶着、引导他们学几篇,教给他们阅读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适时地讲评中外名篇的精彩片段,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介绍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外国文学中名著《人间喜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神曲》等,知道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表演、朗诵、看录相、制幻灯、参观、演讲、辨论等多种方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老师作为引路人,先扶、牵他们走一段,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放他们自己去走,达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四)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1、文言文阅读应传授的知识点:
            (1)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文言文朗读节秦的划分
            (3)文言诗词中:律诗、绝句、词、曲的特点
            (4)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文言文中的古今意异字
            (6)文言文中词的活用情况
            (7)文言文常见的文言句式等
            2、文言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传授
            (1)弄清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朗读节奏的划分:言节法和意义法
            (3)文言文中古今意异字
            (4)文言文中词类活用常见的形式
            (5)如何翻译文言文
            (6)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等
            至于文言文的阅读,必须在不断朗读,背诵中理解掌握,不能急于求成,用知识点和阅读方法去指导学生阅读古文,通过典故、成语等古人的幽默风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1、养成经常读书,爱好读书的习惯。
            2、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养成一边读、一边批注、点画的习惯。
            4、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做到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相结合。
            5、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仅限于字典,还有图表、参考书、网络等。
            三、写作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并且许多教育专家曾提出考试只考作文的见解,怎样上好写作课?这也是长期研究的问题,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和湖南著名语言特级教师杨初春老师,就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路,下面以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为例:
            (一)从审题、构思、立意上
            审题、构思、立意是作文前重要的一环,他提出十五种快速审题,十种快速构思方法,下面以审题方法中的反向思维为例:
            当一个题目,从正面思考,找不到突破口,就采用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对象,此如写《静静的夜晚》、从题目上看,夜晚静静的,万籁俱静,没有什么好写的,如果从反面思考,写静静的夜晚下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老师在备课、种子在破土、河水在流淌、禾苗在生长、稻谷在结穗、小偷在蠢蠢欲动、边防战士在站岗放哨、党政领导在筹划策略、一个个新生婴生在呱呱落地......思想的阐门一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又如,他提出的作文构思的顺乎天理法,因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固有的规律,并且有其固有的顺序和联系,比如:过去——现在——将来;天上——人间——地下;东——南——西——北——中;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等用来成为文章的构思顺序,就能行之有效的快速构思,例如写《可爱的家乡》,就可从春、夏、秋、冬四季来写家乡的美丽,写事物发展演变过程就可以按过去——现在——将来来写,写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可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来写。
            有了写作的材料和写作的顺序,然后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表扬什么、贬斥什么、揭露什么、文章的主首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在具体的文体特状物、记事写人、读后感、书信、日记等写作上。例如,他提出了快速写景、状物三法:立即抓住主体法。迅速找联系物法。尽快展开联想法。比如写《我们的校园》,就可以找到校园的联系物,校园里有辛勤工作的老师,有努力学习的学生,有美丽的花园,有同学们的欢歌笑语,校园周围有绿绿的青山,有金黄的稻田,辛勤劳作的农民,校园上空有蓝蓝天、朵朵白云、成群欢飞的雁子......
            比如又写《家乡的小桥》就可抓住主体写出小桥的自身特点,然后展开联想,象小桥一样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人、农民、解放军等。
            (三)在应用文写作上。以往应用文教学,老师大致讲一讲:书写的格式以及写作时的注意事项,很少实际操作,结果有的学生在实际生活连发一个电报,填一张汇款单都填不来,犹如纸上谈兵,真正要学好应用文硬是要学一种,写一种,并且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学写倡仪书、一定要写一份倡仪书,并且达到目的;学写会议记录,一定要亲自参加一次会议,并把这次会议记录下来;学写合同,就是要去鉴定一项合同;学写新闻调查,就要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拍摄、采访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完善。
            (四)作文教学中还应加强平时的积累
            1、平时多看报纸,杂志和新闻联播。
            2、多观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3、可以用三种笔记本,一种记名言警句和优美的词句、俗语、谚语、歇后语。二种从资料和刊物中,摘录名人的事迹收集写作素材。
            4、每节课前留5——10分钟,让他们谈论、说说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新奇的人或事,加强交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书写的训练
            1、先让他们欣赏古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激发他们兴趣。
            2、制定计划,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
            3、掌握方法:描红、临帖、自己脱贴写。
            4、多练习几种字体,创建自己的书写风格。
            5、老师上课应认真书写,激发带动他们认真练字,老师的板书能让学生欣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6、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一日一篇,不能操之过急。
            总之,作文教学,通过教写作方法,老师经过“扶”、“牵”和“放”的手段,要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难,有东西可写,并且能写好,培养他们的信心,我接手的许多同学如:周兰、任虹柳、杨芳、姚利、任文平等他们从小学上初中时,一提到作文总是愁眉苦脸、咬笔杆、望天花板,后来通过快速作文的训练,他们就感到写作并不难,并喜欢上作文课,并且写出的作文:《妈妈,让我放飞吧》、《原来老师也会做戏》、《村里的男子们》、《我渴望高分》等二十余篇在《达州日报》、《青少年获奖作品选刊》杂志社、《广西少年报》、《时代青年》杂志社、《南腔北调》全国中原杯作文大赛等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四、加强语文常规训练
            从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前十分钟分别安排不同内容和采取不同的方式,培养他们语文习惯和常规训练,星期一: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这一周来听到的,看到的,所有新奇的人或事,或请个别学生上台去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们既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他们表达能力,收集更多的阅读写作素材。星期二:让学生自己写一篇字,描红、临帖、脱帖都可以,循序渐进,注意阶段性,老师可以分别指导,培养他们书写欣赏能力。星期三:让学生找课外书,故事会、小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均可,让他们自己读,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自己去理解,抄摘优美语句或段略。星期四:认识五个字,记住五个新词,让住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期中任意一种中的五个。星期五:自己记录这一周来身边新人新事,加强片段描写,注重想像和联想的培养,进行作文练笔训练,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语文的“扶放”教学法,贯彻了以下新的理念
            1、大大缩短了课本的教学时间,学生有空余的时间去钻究课本以外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2、注重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注重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老师也能因材施教。
            4、积极倡导了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语文的研究能力。
            5、落实了口语交际于教学和学生平时的交往之中,注重了知识      实践      
能力的相互转化过程,贯彻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实践性。
            6、学生课后再也不会被大堆作业劳累,实现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真正减负。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方法很多,怎样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怎样把知识转换成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老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共同研讨者,并且还要树立大语文观,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要把原来那种老式的被动的传统的学语文变成在新理念指导下的主动的有创新学习语文,让他们在愉快兴趣中接受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六、对教材编排的建议
            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我认为应该立足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上,教给学生方法,应该着眼从知识转化为能力,教材要引导教师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分年段,阅读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期种文体,一篇文章一个阅读训练重点编排,阅读的步骤,阅读的方法,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知识点进行培训,把这几种文体分别集中在不同的册里,各种文体放在一块儿,既便于教学,又能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能力,对每种文体确有真知灼见,扩大阅读面,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进程。
            写作着重编排写作方法的传授,介绍一种写作方法,编排几篇例文,再让学生作文,让学生觉得作文有方法可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具体文体到构思、立意、谋篇等都先教方法,后举事例,让学生去学,学生掌握就快,写起文章就轻松愉快,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创造自己的写作风格。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