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语文教学,风景这边独好——利用CAI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浅谈
        ★★★
【字体:
语文教学,风景这边独好——利用CAI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浅谈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东莞实验中学  钱为民 罗晓今
   
摘要:
该项研究立足于现代化与素质教育,遵循感知规律,凭借CAI教学手段,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通过设置直观动态情境、激趣悟道情境、迁移思考情境、启迪心智情境,融声像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学内容。
主题词:
    CAI  教学情境   教育现代化

    教学情境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黑板、粉笔、图片、幻灯等媒体和教师的绘影绘声积累了许多可贵的情境教学经验。然而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其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普及、发展,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CAI是创设情境教学的最具有表现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遵循感知规律,利用CAI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有效地解决了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沉闷、低效的弊端;凭借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影视导入、强化感情
    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CAI的优势,在于运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内心体验,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我们就采用了这种感情强化刺激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是感情的艺术。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抒发的是诗人对周总理的痛悼缅怀之情,表达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对这位世纪伟人的共同心声。但由于时空造成的感情阻隔,今天的学生已不易产生感情共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歌感情,我们剪辑了记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历史场面,编入教学软件,进行课前感情导入, 播放了十里长街人民送别总理的视频影像:哀乐声中,天安门前,总理灵车缓缓开过,十里长安街两旁站满为总理送行的群众,人们手捧白花,臂缠黑纱,眼含泪水,悲痛欲绝;天安门广场降半旗,北京在悲哀,整个中国在哀悼……并伴有沉痛的话外音:“1976年1月8日9点57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长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呕心沥血……”。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催人泪下,令人难忘。利用CAI营造的悲哀氛围成功地突破了时空造成的教学上的难点,迅速有效地让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利用差异,感知形象
    利用差异,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给学生带来形象的时空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更好地感知形象,理解形象。如散文《故都的秋》,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领悟散文“情”与“景”关系,领悟文眼“清”“静”“悲凉”的精蕴。在创设该课教学情境时,我们利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差异,诱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心境,把握文章主旨,进而领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作文妙法。
    首先,利用CAI展示具有“暖”色调的北京秋天的图片:火一般的香山红叶;镜一般的昆明湖水;热闹非凡的皇城人海;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并配有欢快轻松的《紫竹调》背景音乐。
    其次,利用CAI展示具有“冷”色调的北京秋天的图片:北国的槐树,铺得满地的落蕊;树上的秋蝉,衰弱地残声;灰沉沉的天底下,秋风秋雨。并配有忧郁低沉《江河水》背景音乐。
    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鲜明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同是故都的秋,作者选用了什么景物?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而写槐树的落蕊?不写热闹的皇城人海,却写秋蝉的残鸣?为什么不写秋高气爽,而写秋风秋雨?在仔细感知这些景物和音乐的感情差异之后,要求学生联系创作年代及作者当时的处境,学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行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渗透着作者的对故都的孤寂、苦闷、忧郁和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从而理解了写景散文的“景”与“情”的相融关系。 
 
    三、借助对比,理解概念
   凡是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往往能使人们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特别清晰,容易被清楚地感知。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得正确观念的一种基本方法。语文教学中有些表现方法如衬托、白描、象征、铺垫等,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把握。在CAI 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对比律,将形体的大与小、声音的重与轻、颜色的深与浅以及色别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感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风雪描写的烘托作用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们将两个动画、两段音乐进行对比,用来诱导学生理解衬托这一艺术手法的作用。先对比两个“烘云托月”的动画,使学生体会到一个“明亮”,一个“阴沉”,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一个动画的云彩为灰白色,一个动画的云彩为黑色。这是不同色的云彩衬托月亮的结果。再对比《彩云追月》和《二泉映月》两段音乐,使学生体会到前者“明快”,后者“低沉”。如果把这两段音乐分别配上上面两个动画,显然“明亮”配“明快”,“阴沉”配“低沉”才显得协调。至此,学生对烘托的抽象概念就有了形象化的感知和理解。
    在理解了色彩、音乐可以烘托出不同的气氛、不同的感情的作用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写作上的烘托手法就比较容易了。学生不难体会到:景物描写也是为了烘托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感情、性格和命运。由此,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有关情节理解文中几处风雪描写的作用,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风雪渲染了风大雪紧的气氛,烘托了林冲这个落难英雄的艰难处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设置“活动”,突出重点
   活动律告诉我们,人们在感知事物时,活动的对象与静止的对象相比,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清楚地感知,也能调动注意力。利用这一规律,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静止的背景中,使要突出的“要点”呈现出运动的状态来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重点词语、关键句子、作文思路、文章结构、人物心态、行文线索,乃至一幅人民大会堂结构布局图、一幅林黛玉进贾府的线路图,都可以制作成闪烁、运动的屏幕感知对象,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强化感知,理解教学内容。
    《雨中登泰山》的写景方法和名胜文物、文化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的感知,是创设该课教学情景的出发点。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的游戏课件:
    扫描一张《雨中登泰山示意图》,图上依次标上十七个红点,对应课文的十七个景点:岱宗坊→虎山水库→七真祠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长门洞→经石峪→壶天阁→黄岘岭→二天门→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天街。每个点上安排一个代表性景物,但不出现景点名称,同时制作交互活动板,活动板上对应景点相关的景物和文化内容。游戏时,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后,按游踪依次找这十七个点,如果找错,屏幕则出现错误警告,提示重找。每找对一处,屏幕则出现鼓励信号,同时活动板上再现课文相关内容要点。
    这样,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领会了“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写景方法,领略了泰山奇美壮观的风景,而且认识了古老的泰山所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内容,理解了孔子“登泰山而小鲁”的豁达胸襟,体验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强烈愿望,感受了作者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及其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情怀。课件的活动性,变静态为动态,变苦学为乐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情、意、智的内在潜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象的活动是感知的桥梁。只有教学内容成为“活动”对象时,才能最直接最迅速最牢固地感知和理解。如果教学“一潭死水”,怎么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以上从感知的强度律、差异律、对比律和活动律来探索创设CAI语文教学情境的基本方法,分述只突出了一个方面的特征,实际运用时,则可以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同时,这些基本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派生出一些其它方法,这就要求施教者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地发挥运用。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1、CAI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绿洲”。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老师带来希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夸美纽斯)。CAI教学情境能够设置直观动态情境,设置想象联想情境,设置激趣悟道情境,设置迁移思考情境,设置启迪心智情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热情,拓展了语文思维;融声像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点亮思维火花。如此语文教学,焉然不是别有一番新风景?
    2、CAI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教学规律。毕竟CAI是一种辅助教学,必须和传统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因此,CAI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考虑与整个教学计划的协调性,利用CAI处理教材重点、难点,才能扬其所长,才能相得益彰。如果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CAI 进行教学,不仅教师准备的时间、精力不济,而且会导致CAI教学的简单化、表面化、庸俗化。堆砌声色图象,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也形成不了“亮色”。故而施教者应把握CAI教学情境的“度”,让CAI情境教学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3、CAI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立足于实际。目前可用于CAI的音像资料已经很多了,有“CSC电子备课系统”、“CSC电子教参”,也有教育网络,还有大量的VCD、CD光盘以及难以数计的图文资料。但要真正地“用好”这些资料也非易事,而且,彼师不同于此师,彼生不同于此生,彼时不同于此时,因而同一课件很难为不同的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所以,施教者要立足于实际,对已有的CAI资料进行筛选、甄别,对这些资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最好自己动手研制适用的课件(软件)。唯有如此,才能让现代化教学技术给语文教学课堂注入无限活力,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素质的要求,才能让语文教学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书目:
①《语文教学情景论》韦志成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②《语文思维培育论》卫灿金著  语文出版社
③《课堂教育心里学》[加]江绍伦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④《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李学农等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⑤《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⑥《语文教学艺术论》 韦志成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⑦《语文教学设计论》 周庆元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阅读教学浅论》万克平 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9年第3期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