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语文“互动式单元检测”初探
      ★★★
【字体:
语文“互动式单元检测”初探
作者:廖自群    文摘来源:四川双流县籍田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2
      教学完一个单元后,我们都习惯引导学生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然后检测。通过检测,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查漏补缺,让学生的知识扎实,技能过手。
  过去,我常沿用传统的单元检测形式:发一套订制的单元检测题给学生,要求在两节课内完成;之后,就开始辛苦地阅卷,两个班的试卷通常要用半天的时间;最后,还得进行细致深入地试卷分析和评讲,至少又要累半天。
  久而生厌,由于惯用这种形式,我对单元检测都有几分厌惧。“厌”的是这种形式单一枯燥,不能调动学生对检测的兴趣,因为学生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属于被检测的对象,他们的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难怪提起“考试”,学生便觉烦恼,常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惧”的是考一次我就得从头到尾、从早到晚操劳近两天,且学生的收获不大,因为学生面对的考题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教师在评讲时对某些知识做延伸,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深感要更新教学观念,不能总走老路子。否则,如果不管学生的感受,一直沿用传统的检测形式,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得以巩固和提高,并且,这种做法也不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单元检测中来,且考得轻松又收获多多呢?
  看来,只有换换学生对考试的口味,即变换一种检测方式,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张扬学生束缚的个性。 
  为此,我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精心设计并初步实践了一种单元检测形式,我将它命名为“互动式单元检测”,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生生拟题。第一次学生出题,需做规范性地指导。我上完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后,为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拟制语文知识测试的客观题,便事先印发了一张题卡(见附录)给他们,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题干要求选取本单元课文内的知识进行命制。待学生熟悉拟题的规则后,可只告诉他们要考的知识点及题型,题干的具体要求可让他们灵活设置。命题时可让学生先设置正确答案选项,再设置错误答案选项,以避免选项无答案的情况出现。从实践看,学生对这种检测形式兴趣极浓,用学生的话说“过把当老师的瘾了!”。课堂上只见他们不断地翻动着课本,查阅着资料书和工具书,时时问问同学,时时举手询问老师。老师在课堂中巡回检查,指导一些拟题的规则,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二、交换检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好题后,老师组织学生前后桌(或左右桌)交换试卷进行检测,也可在两个班间交换测试。检测时,要严肃考纪,不能
  再翻阅资料或向拟题者索要答案。此时,教师便担当起监考的职责。当然,由于学生拟题的经验有限,检测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免会提出这些疑问:“这道题没答案,怎么办?”“这道题没按要求拟,我怎么做?”“这个同学写的字我认不着,怎么做?”针对这些疑问,我告诉学生,如果是拟题者的失误,造成不能选出答案,评分时扣拟题者的得分,做题者应纠正其失误,评分时那道题才能得分。
  三、生生评卷。学生检测完毕,老师组织学生将试卷返还给拟题者。拟题者根据拟题时备好的答案,对做题者进行评分。评分要求公正、严格、准确。评卷时,教师指导学生用红笔勾出做题者的正确选项,并在“做题得分”栏上填上得分,此项得分就是本单元学生的知识测试得分。然后,再将试卷交给做题者,做题者记下自己的得分后,迅速分析做错的试题,找出错因,及时纠正,对确实不能理解的题,可先请教拟题者,若仍弄不清楚,就询问老师。最后,做题者要对自己所做的那份试卷的拟题水准进行评估,即按要求拟对1小题得3分,并在“拟题得分”栏上填上得分,此项得分就是本单元学生的能力测试得分。之后,做题者将试卷交还给拟题者。
  四、小组交流。小组内的五六个同学围坐在一起,由组长负责,先统计组员此次单元测试的总成绩。每位同学的总成绩为自己的“拟题得分”与做同学试卷获得的“做题得分”之和。组长统计完毕再交给科代表做统计。然后小组内分任务传阅试题,如A同学阅读小组内每位同学拟制的语音题,分析归纳本单元需重点辨析记忆的语音知识有哪些,做好发言准备。B同学阅读小组内每位同学拟制的字形题,分析归纳本单元需重点辨析记忆的字形有哪些,做好发言准备。以次类推。最后组长组织同学交流。此时我要求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若有自己在梳理知识或拟题时未涉及到的知识,应及时查漏补缺,并在自己的试卷上做好笔记。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深入一些学习小组,听取他们的发言,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师总结。教师公布此次单元测试各位同学的成绩。评价学生在整个检测活动中的表现。表扬拟题优秀者,张贴其试卷;表扬交流过程中踊跃出色的同学。提出在这种检测中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互动式单元检测就是在教学完一个单元后,为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技能,让学生根据单元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考题、相互检测评卷的一种学习交流过程。整个过程需要的课时视题量的多少而定,一般控制在2—3课时内。一般前两个阶段2课时,若把拟题作为课后作业,这两个阶段就只需1课时;最后三个阶段1课时。
  其实,这种检测形式更适用于说明文、文言文单元或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检测,因为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时已倍感枯燥乏味,若再用陈旧的检测形式(甩一套试题给他学生,然后要他们老老实实地做),势必唤不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偶尔用用这种检测形式,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用心用脑对知识进行筛选、探究、思考和消化。其中,相互的合作交流,可以避免一套试卷、一个教师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口味的不足,从而真正达到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以训练,能力得以提升的目的,同时老师也能从以往繁琐的阅卷评卷工作中解放出来,担当起自己的本质任务——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可见,“互动式检测”与传统的检测形式比较,确有其优点: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变让学生做现成的题为自己拟题。此时,学生自主了,他们动手翻书、查阅资料及工具书时,所学的知识就得到了巩固。他们精选题材、拟制考题时,其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审题解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历练。变做一成不变的题为做灵活多样的题。由于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程度、归纳水平和拟题能力的差异,拟出的试题难易深浅、质量高低不尽一致,这样试题便会呈现丰富多样的特点,学生在互测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识得到了互补。变老师阅卷评讲为学生互评交流。常用传统的检测形式,有时是累了老师,烦了学生,结果老师懂了,学生蒙了。换用一下新的形式,学生兴趣浓了。且互评交流,激起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组织了两次这样的检测后,我曾要求学生用书面的形式对这种检测形式进行评价,95%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检测形式新颖有趣,让我们在活动中轻松地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比以往那种独立紧张地做固定的试题获得的知识更全面、更牢固;由于让我们自己尝试了拟题,我们体会到了要拟好一份题是多么不容易!需对本单元的知识熟悉掌握,需对设题的技巧掌握娴熟,不然就会像个别同学那样在练习册上照搬习题或拟的题错误百出;尽管高考不考我们拟题,但这种检测形式能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间接提高了我们审题和解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团结合作的意识。真是一举多得!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不完美性。这种互动式检测形式也不无弊端。如有少数学生的确知识浅薄,能力不足,拟题会不规范甚至不能拟制,就完全照搬习题;另外由于试题多样化,造成评价学生知识水平的标准不统一,这就会出现学生认为的不公平的现象,因为遇到题难,得分就低;遇到题浅,得分就高。这样,教师在评估学生时就不能只看分数,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以鼓励为主。我是这样告诉学生的:“学习重在平时刻苦努力,这种检测是用于检测你们平时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只要你们做学习的有心人,今后多留心设题技巧,细心审题,用心解题,逐渐地会适应并喜欢它的。”
  如果说考试是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用餐,那么传统的检测形式就是餐桌上的米饭,互动式检测则是餐桌上的佳肴。当学生米饭吃厌时,教师就让他们品尝一些佳肴,学生对考试的口味不就大增了吗?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