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语文德育教育知析
        ★★★
【字体:
语文德育教育知析
作者:王兆芬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9

语文德育教育知析

单位:  博兴县湖滨镇第三中学    王兆芬

 近一年来,随着媒体对“马家爵案件”的报道,教育界再次把目光倾注于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问题上来。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何谓“德育”?我国古代把“教”解释为“觉悟”,就是说“教”就是提高人的觉悟,就是德育的意思。《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及成俗,其必由学乎。”孟子说“善政不如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里讲的“教学”、“教”、“学”都是教化,感悟的意思。《大学》里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的“道”便是教育;而“明明德,亲民,至善”实际上说的都是德育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谈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是智育注重自学,二是体育注重自强,三是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后叶圣陶先生就有了“人本德育论”的观点。  所谓人本德育论,就是“以‘做人’为价值目的,以‘人生’为基础内容,以‘人本’为方法原则,强调主体德性发展、人的道德实践、整体生命培育和教育者的身教的德育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德育的目标任务是“做人”,基本内容是“人生”,方法原则是“人本”,实施途径是“实践”,评价标准是主体“发展”,理想境界是“生命德育”。可见,德育教育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而语文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语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它自有与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的教化作用。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历来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根本,将德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自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始,《论语》所收录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诲,绝大多数属于德育范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古时通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当时一个人的立世之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尽管当时人们也学习其它科目,如御、书、数、乐、射等,但这些科目无不受到“礼”(道)的影响。例如,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上,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由此我们看出古人在学习时首先是强化统一道德标准,并继而将“道”渗透到具体学科的方方面面中。我们说,这种规范道德体系,由道德体系指导具体学科前进发展,再由具体学科的进步返回头支持道德体系的统一与权威性的做法,无疑是具有极大的向心力的。它将全社会凝聚在一个统一的道德体系下,最大限度开发个体服务社会的可能性。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强调人驾御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应秉承和发展优良道德传统,使人能够“离经辨志”“论学取友”

,“知类通达”。正如我们教授的古今中外涉及为人行事的优秀篇章,如孔子的“八字方针”(当然,要与社会主义品德相结合,去粗取精)、《养生主》的平和处世、《雪花的快乐》的对自由的追求、《阿Q正传》的对“劣根”的无情彻底的批判,以及《白鲸》的对狂躁、专制的讽刺,《浮士德》的对人生的探求和反思等。这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一方面也有助于对学生道德水准的净化与规范。同时,道德水平提高后,也有助于学生们发展阅读审美心理,对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也有很大帮助。因此,语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主体参与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国历来崇尚“德才兼备”,德为先。我国的教育方针也规定“……培养德....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把德育摆在了首要位置。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性。

教育思想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单纯依靠学到的知识,重要的是如何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需要将主动学习、主动成长贯穿于人的一生,让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优化。德育教育中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合作,产业结构的变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的缩短,对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人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再者,弘扬人的主体性也是德育发展的要求,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教育处于中介转化的地位,教育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身心潜能为己任,增强其主体意识,培养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理性思考,自主、自觉并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语文学习中有许多优美的文字,包含许多真挚的感情,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

、语文德育教育应突出个体性

人具有自然属性(自我存在)和社会属性(社会存在),是两个属性的统一体。要实现人的双重属性的统一,其中介就是通过交际表现出来的精神存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这个意义来说,人主要是以语言交际所获得的精神存在作为中介来沟通连结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诚如萨丕尔所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文化的功能。语言总是负载、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处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都不可能只是一些声波或文字符号的简单交换。因而,我们可以说,人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以实现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由于语文教育具有语言交际教育(认知教育)的功能,指导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所以语文教育就更注重个性化。德育教育的个性化就是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学生在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范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才会使学生实现由自在主体向自为主体的转变,积极参与其自身的发展与建构,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的主体,才能真正发挥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树立的个性,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四、将德育寓于语文教育中,具有其他一些学科所没有的特点:

一、渗透性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它们中有的或寓情于景,或直抒情怀;或磅礴壮丽,或委婉缠绵……,这些优美的文字浸润于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对学生有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学生间的交流气氛都会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渗透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二、深刻性

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应用文,还是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阅读,都来自作者的真情实感,学生可以把握其思想脉搏,感受文字中人性闪光的一面,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纠正自己思想意识中的缺陷。用生动感人的文字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来自于心灵的最深处,因而感受也是最深刻的。

三、灵活性

学习语言是个慢功,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不仅可以“因材施教”,还可以“因地制宜”。唐李世民对太子的教育常常采用“遇物而诲”的办法。如吃饭,就对太子讲述耕田的辛苦;见乘船,就教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四、权威性

“文能载道”,就是用文字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传承下来,否则就将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了。由此可见,语言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权威性,语言文字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语文的学习便是发掘文中所载之“道”,让人了解,理会,吸收并为其所用。

此外,还必须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能力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书写美,使学生自觉地、标准地、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除立足于教材外,还应向学生大力推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滋润、陶冶他们的心灵,更可以使学生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习习惯。

    ,德育教育是个紧迫而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小到家庭,大到社会的共同参与。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理解、尊重为基础,量化管理来落实,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