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语文教学中创新激趣四例
        ★★★★
【字体:
语文教学中创新激趣四例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丁春兰  邮编 528454

一读出趣 

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朗读教学,因为谁都明白,朗读有助于文章的理解,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朗读有利于交谈、发言、复述、演讲、辩论、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因而人们就相继研究出了析读、品读、研读、评读、说读、写读、听读、背读、复读、演读、赛读、比读等等朗读方法来。课文当然要读,但要读出趣味来,同学们才想读。如何读出趣味来呢?这就要讲方法。有了方法,还要会运用。运用好了,才能发挥作用。如何运用朗读方法呢?不能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或东施效颦,弄巧成拙,应该根据材料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方法,要有所创新,并富于变化。如《安塞腰鼓》宜表演读;全班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分女领、男领,女齐、男齐、男女齐读,这样既读得清晰,也读得气势磅礴,读得有味,也读得有趣。《我的叔叔于勒》宜截取小说的高潮部分,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揣摩小说中人物的语气来读,学生模仿着菲利普和艾丽丝的口气,绘声绘色,自然就趣味盎然了。不管是《安塞腰鼓》,还是《我的叔叔于勒》,这些本身就包含着无限趣味的材料要读出趣味来,当然好办些。如果是平实的说明文,如何读出趣味来呢?本人是这样做的:以《苏州园林》为例,把课文分成八个部分,分八个小组准备;宣布规则,不能加一字,不能减一字,不能错一字,没有改正的机会,谁读错就自动坐下,由本组后面的同学再接下去读,哪一组读的人最少,哪一组就获胜;每小组从谁开始读起,由老师或者课代表随意决定。这种方法实践证明,确有化枯燥为活跃之效用。

二 说出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学生说的要求:“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说话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说有兴趣了,自然就想说,想说就会多说,多说就得到多的练习。练习越多,自然就会说得越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说出趣来呢?尤其是将一些看似没有什么趣味的材料说出趣味来呢?本人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颇有所得。在设计这堂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复述赵州桥和卢沟桥特点的环节,如果让学生看了课文后就这样一般的复述,那肯定是兴味寡然。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方法,先给学生讲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富商要建一个风景区,风景区建完一半了,他请专家给他提意见,专家们看了他的设计及建好的一半风景,发现了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桥梁。专家们建议他在赵州桥和卢沟桥两种形式上选一种,现在就请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口吻,向富商夸耀各自的优点,看谁会被选中。然后让学生同桌练习几分钟,要他们一个扮演哥哥赵州桥,一个扮演弟弟卢沟桥,要求他们既要体现竞争的特点,又要团结合作,体现骨肉之情。最后两个人一起复述,再选几个学生做富商,进行评判。这样学生兴趣盎然,课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 写出趣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怕读,怕说,更怕写。我们教学要讲读出趣,说出趣,就更要讲写出趣了。写出趣的方法很多,本人略举一例,以便抛砖引玉。为了训练初一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结合哑剧充满趣味的特点,我将一个成语动画故事《梁上君子》,藏题去音,让学生观看两遍,然后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写一篇300字的短文。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接下来便是学生登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最后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佳习作5篇。

整个课堂紧张而又充满趣味,观看无声的成语动画故事,无异于看一场哑剧表演,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引得学生呵呵大笑。五分钟的趣味观察很快就过去了;20分钟的写作看似无声,可每个学生都在紧张的调兵遣将,笔尖在纸上莎莎作响。学生登台朗读习作的情景可算是此节课的高潮了。有的学生博闻强记,竟将这个成语故事几乎是一字不漏地写了下来。虽没有多少创造性,但同学们不得不惊叹这几位同学知识的广博,记忆的超群。有的学生想象丰富,把“梁上君子”想象成一个落难的书生,因而构思了一个可悲可叹的故事。

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梁上君子”想象成一位武侠,他怀疑自己的宝刀被这家所盗,于是爬上这家的梁上,想探个虚实,听了主人训小孩的话后,发现自己怀疑错了人,便从梁上溜下来,连连赔不是。在后半节课中,一篇篇充满创造性想象的文章令同学们开心多多,收获多多。

四 演出趣

表演活动课型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是很适合表演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课文的特点,安排一些表演课。表演课本身就很有趣,如果师生再挖掘一些趣味来,那就更是趣上加趣了。《扁鹊见蔡桓公》是篇很适合表演的古文,顽固而愚蠢的蔡桓公,本身就令人发笑,然而再在他的周围安排一些一味奉承而又愚蠢的大臣,那就会更加可笑了。生活中桓公周围大臣的存在是必然的,而文章因为需要简洁而没有写出来,我们当把文本再还原成生活时,把这些生活的细节补充进来,既再现了生活的真实,又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何乐而不为呢?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古人的口说出现代的词,从而造成一种荒诞滑稽、幽默可笑的情景。如第一次扁鹊见蔡桓公,桓公的病在“腠理”,扁鹊走上前说:“您的皮肤上长满疥疮,臣有祖传秘方达克宁霜,请大王擦用。”第三次扁鹊见蔡桓公,桓公病在“肠胃”,扁鹊说:“大王,您的病已到肠胃里了,别硬撑着,我给您开点斯达舒吧。”最后桓侯“使人索扁鹊”,他的大臣报告说:“扁大夫已乘飞机去秦国了!”这里的

“达克宁霜”“斯达舒 “飞机”都是现代的词汇,用在这里既滑稽可笑,又充分表现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邮箱: dcl3000@163.net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