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警惕的生物入侵
“非典”的猖獗,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入侵的关注。
其实,生物入侵在我国已经频繁发生,最典型的是去年底轰动一时的“食人鲳”事件,专家担心它们可能会大量“屠杀”我国本土鱼类。而早些时候还有过海狸鼠、麝鼠等外来动物大量繁殖,危害农田、堤坝等情况。去年8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海狸鼠、麝鼠是早年从国外引进的,由于管理不善而“泛滥成灾”,已成了有害动物。
此外,不断有报道说由于贸易或旅客无意中携带入境的一些动植物带有病虫害,如根结线虫、剑线虫、美洲斑潜蝇等虫害,会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造成灾害,入境的病菌则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多方面危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外来杂草107种,主要外来害虫32种,主要外来病原菌23种。其中仅11种新近传入的农林业病虫草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平均每年高达574亿元。为此,专家们早就在警告:对外来物种要有戒备之心。
据专家介绍,外来物种有的是有意识地引进,用于生产、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物种,之后演变为入侵物种;也有在贸易、运输、旅游中无意识地传入的物种。而从我国主要外来虫害的进入途径来看,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许多人出境后往往要带一些国外物品回国,他们不知道旅客随身携带境外的动物、植物入境是被禁止的,反而认为从境外带些当地特产回家是人之常情。殊不知自己就充当了虫害、病害进入中国的隐秘媒介,后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非典”是无情的,但事物能够转化,危机往往也是机遇,因为危机会促使我们反思。当我们为防治“非典”而勤洗手、勤消毒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面对国外物种我们也应该有“洗手”和“消毒”的意识,将一切有可能危害我们的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东西挡在国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