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时文杂文 >> 阅读正文
学生减负更增加了家庭成本
          ★★★
【字体:
学生减负更增加了家庭成本
作者:郝军志    阅读来源:时代信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5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重庆市教委最近出台了关于上学时间、教学活动总量等措施。但是,据重庆106中学一位校长反映,许多家长都对“减负”表示不理解。(中国青年报》3月19日)

  要为学生减负,这已经是近些年来社会各界达成的共识;但该如何减负,却缺少成功的样本。没有样本,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当前减负措施带来的一些“增负”视而不见。虽然在学校“减负”了,但不少学生都在特长班、补习班或者家庭教师等处充电;放学后许多学生处在没人管的状态,有更多的时间在家看电视、在外面上网。因此,减负的结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家长在资金和时间上的成本支出。

  我们还不能忽视这种现象背后的一面:减负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补习和培训,这会无形中增加一部分经济能力有限的家长与学生的心理负担——在现实语境下,升学与就业的巨大压力容不得他们随便给自己减负!

  如果目前的减负措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那么减负的成本该由谁来承担?按照眼下的状况,成本似乎只能由家长与学生承担了,还能把成本转嫁到哪儿?可以预见的是,只要高等教育代表“精英教育”的观念不变,只要高等教育的资源还处于稀缺状态,只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学生减负只能成为一种达成共识但实施起来步履维艰的美好愿望。

  另外,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为学生减负常常以素质教育的名目出现,甚至直接把为学生减负作为素质教育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本身就走入了一条可能没有出路的死胡同。为学生减负不等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宗旨也不是为学生减负这么简单。为学生减负的初衷——增加学生的幸福指数,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合拍的。

  当下的问题是,如何克服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效果的减负。眼下,最好入手的就是提高教育的效率,在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上少做、不做流于形式的无用功。在教学总量或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争取让学生的学业安排更加饱满,带着更强的信心走出校门,少些放学后的各种补习与培训,避免出现借减负之名大赚学生之钱的补课经济盛行。必须承认我们对素质教育和减负的认识依然非常肤浅,肤浅到以一代人的成长代价为实验品,这种成本谁又能承担得起?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