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书评点击 >> 阅读正文
余中先:从好作品少说翻译的浪费
          ★★★
【字体:
余中先:从好作品少说翻译的浪费
作者:新浪    阅读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4
    文/余中先

  前些天,在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转了半天,眼睛老盯着翻译的文学作品与人文科学作品,心里老犯嘀咕,直感叹好的作品太少了。其实,也不是好的作品太少了,而是好的翻译作品太少了。

  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即翻译人才的培养和浪费。培养是难的,浪费却是容易的。好的翻译,既要通外语,又要汉语强,而且工作要认真。好的翻译作品,除了选题方面的因素外,翻译要忠实、通达,至少要经得起对原文。培养两字,谈何容易,有个好环境,自己慢慢地从实践中琢磨去、提高去吧。

  说到浪费,我发现,老中青翻译人才都有浪费现象。大致来说,老翻译的浪费表现在重译名著上。我们的出版社喜欢瓜分名著,看到名著好卖,便纷纷推出一套套的名著来。本来,某本名著已经有了不错的四五个版本,但其他出版社眼红,不愿意让三五家老资格的出版社独吞利润,便约请翻译重译。于是,有的经典名著有了十多个甚至二十多个版本。因为老翻译的知识结构、语言功底比较适合“对付”名著,于是,不少的老翻译便把精力“浪费”在了为某出版社推出某名著的第十几个译本上来。

  中年翻译的浪费,主要是穷于应付本来驾御不了的选题。读者对新的经典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出版社也在并不考虑翻译质量的情况下,纷纷推出新的选题,结果,我们不少的中年翻译由于学养的不足,本来翻译不动,却被出版社催着去对付,形成了“一流的选题、二流的翻译、三流的编辑”的出书局面。

  青年翻译的浪费,我个人认为,比较多的是浪费在了兴趣爱好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上,一些爱好文学、喜欢做翻译的人,由于经济原因,去做了忙于应差的白领,对自己的才能、对社会的文化积累事业,都是某种程度的浪费。当然,还有的译者眼中根本没有作者和读者,敷衍了事,不负责任,闹出“门修斯”之类的笑话来。

  我真心地希望,做翻译工作的人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稿费高一些,时间宽容一些,当然译者自己也要提高水平和能力。年轻译者要加倍努力,把翻译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中年翻译应特别看重选题,慎重地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文本,对新的写作风格要尽快地熟悉和把握。而老年翻译,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把精力放在那些还缺少译本的经典上,填补那些应该填补的空白。

  我在图书订货会上看到了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的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黄宝生等译),属于名著,但更是首译,这就有了填补空白的珍贵意义。六大卷,五百万字,几个译者花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依我看来,黄先生译《摩诃婆罗多》,真可谓好钢使在刀刃上,一点都不浪费。

(编辑 小题)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