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诗词鉴赏 >> 阅读正文
从诗篇中洞悉楚汉双雄
        ★★★
【字体:
从诗篇中洞悉楚汉双雄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网络转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
      一、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最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一战,楚军全军覆没,项羽逃至乌江自刎而亡。《垓下歌》便是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军帐夜饮,对其爱姬虞姬所唱。 
  “霸王别姬”时的悲歌,充满了一种绝望的气氛,显得十分悲壮。从此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项羽的自命不凡,在四面楚歌,末日来临的时候,他仍认为这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正是他刚愎自用的个性导致了他的失败。对虞姬的哭诉是大家所熟悉的“英雄泪”的场面,项羽到了如此地步,依然迷恋儿女之情,这是他的可悲之处,又是他的可爱之处。项羽身上有很多可悲而又值得同情甚至可爱的地方,所以他失败了,人们仍视他为英雄,一个可亲近的人性化的英雄。 
  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是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一曲绝唱。据说虞姬当时也有和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所唱曲子的歌词,出于一本名曰《楚汉春秋》的史书。虽然正史中没有提到虞姬的结局,但是出于对这首歌词的理解,后人大多认为她是自杀了。所以才有《霸王别姬》这一出戏文。 
  项羽和虞姬,英雄与美人的命运,引起了后人的唏嘘感慨,也成为戏曲小说中常见的题材。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这支歌和"霸王别姬"的故事,常被作一种爱情意义上的解释,但这是不充分的.在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而存在的时代,一个权势人物遭受失败的最明确最严酷的标志,是他的女人将作为财产为胜利者所占有并重新分配。对项羽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来说,虞姬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以最刺激感情的方式,显示着他在短短几年内登上成功的绝顶而主宰天下,复又坠落失败的深渊而不能保护一个心爱的女人,如此急剧的变迁。他愈是对个人的能力保持骄傲和自信,就愈是感觉到在历史与命运的巨大压迫下,个人的渺小和无力。 
  毛泽东说是项羽不是政治家。他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远见卓识。在兵败之际,他缺乏斗争到底的韧劲和决心,而是一死了之,很看重面子,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连唐代诗人杜牧也说:“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赞成他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女词人李清照也说:“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出了项羽在走投无路之际,也不投降,宁肯自杀的英雄气节,显得十分悲壮。后人之所以怀念他,为之不平,也在于此。 
      二、一代霸主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兮:语助记号, 相当今口语中的“啊”。加:凌驾。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中国大陆四周都是海,故此常称国内为海内。故乡:指汉高祖的故乡沛县(今江苏沛县)。安:表示愿望。如何能,怎样才能。猛士:勇士。 
  公元前195年,刘邦率兵击破淮南王英布的叛军。西归途径故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宴饮,席间唱出了这首《大风歌》。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气派。 
   首句气象不凡, 风起云涌, 既是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 又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 这句为全篇抒发豪情壮志交待了背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后荣归故里,“威加海内”掩饰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后一句却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激切的希望: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刘邦向来重视人才,庆功宴上,他分析自己之所以得天下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张良、萧何、韩信,就是史称的“兴汉三杰”。 
    这也是一种楚辞体式的诗歌,节奏明晰有致,音律铿锵,适于歌唱。这正与刘邦做为一个帝王的身份暗合,也与酒酣之际脱口而出的情景相应。历史上的刘邦起兵抗秦,建立西汉,势及四方,这首歌正抒发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图伟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 刘邦作诗不多, 这一首由于凝聚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图谋霸业的壮志,气吞山河,因而具有历传千世而不移的魅力。 
  刘邦借着秦末农民战争的大风暴登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社会底层出身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人生之路的方向与项羽相反,境遇的剧变却是相同。支配这种剧变的命运力量同样是刘邦所难以理解的,并且,他也无法预料他所打下的江山未来命运究竟如何。 
刘邦的《大风歌》慷慨激昂,并且能够懂得居安思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了他对勇士的渴求。刘邦的这种善于冷静地分析形势的性格特点是他成功的基础。从这两首歌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项羽失败的必然性 
  这里我用一个显现两人不同性格的记载来收束全文:刘邦、项羽微时见秦始皇巡游的威仪,各说了一句不甘于自己地位的表白。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多有羡慕;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则更多仇恨与野心,可以看出他们当时不同的处境。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