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经典美文 >> 阅读正文
辩证性·明晰性·启发性——《浅说博与专》、《“学会” 与“会学”》赏析
        
【字体:
辩证性·明晰性·启发性——《浅说博与专》、《“学会” 与“会学”》赏析
作者:孟宪法    阅读来源:山东滨城区张集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9
                                    辩证性·明晰性·启发性 
                                            ——《浅说博与专》、《“学会” 与“会学”》赏析


    《浅说博与专》和《“学会” 与“会学”》是两篇典范的事理议论文。何以典范?都具有着鲜明的议论文章法。章法何在?都具有着如此特点:辨证性,明晰性,启发性。 
    文思的辨证性。《浅说博与专》的文首即开宗明义:博与专是辨证的统一。这就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思辩性和哲理性,其论点因此明确而深刻。作者将“博” 与“专”的关系设喻为“罗”和“目”的关系,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第三自然段则着重论述“博”相对于“专”的重要意义,既运用形象的道理论据从反面予以论证,又运用竺可桢治学的事实论据从正面予以论述,详尽入理,令人心服。第四段则着重论述“专”相对于“博”的重要意义,主要运用道理论据论证了“专就是博的基础”、“专又是博的结晶”,富有严谨的逻辑性。《“学会” 与“会学”》主要论述的是“会学”的重要意义。文章也先是辨证开文,阐述“学会是会学的基础”、“我们不可以因强调‘会学’又忽略‘学会’”,从而使论点免于偏面,立于不败之地。下文则笔锋一转,运用道理论据着重论述“会学” 的重要性,结合课堂教学的弊端和时代的要求,言之成理,丝丝入扣,诱人深思。同时,“学会” 与“会学”语序的趣变及二者内在联系的发掘,表明了作者文思的机智。 
    条理的明晰性。这是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其鲜明的条理性、逻辑性都通过三句话体现出来。抓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理解两篇文章的金钥匙。《浅说博与专》有关的三句话是——“博与专是辨证的统一”;“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博和专是相对的,并且也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学会”与“会学”》有关的三句话是——“学会与会学,词序之变,很不简单”;“学会与会学,有密切联系”;“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会’非常重视,而对‘会学’关注不够”。 
    为学的启发性。两文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很值得我们加以思考,运用。如把握好“博” 与“专”的辨证关系,乃治学的良策和捷径。围绕着“专”而求“博”,有目的的求“博”而终归于“专”,学业定能有成。而“会学”则更是一种策略。对知识不因获得而满足,而是深入思考,总结规律,寻求方法,学以致用,用而创新,这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正所谓“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时代的弄潮儿,以免成为只求“学会”的无用的书呆子。关于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256652 山东滨城区张集中学 孟宪法 侯艳艳) 电子信箱:bzmxf110@sina.com
家庭电话:0543---3510567



——附原文 
                                                浅说博与专 
                                                  邬烈辉 

    博与专是辨证的统一。 
    “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这段文字,出自《申鉴》。所说的关于“罗”和“目”的关系,于我们对博与专的理解颇有启发。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把许多“目”结成一张罗网,是捕不住鸟的。捕鸟如此,治学也是一样。要想在教育科研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有人认为:“隔行如隔山”,一个人能精通一门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再学其他,势必分散精力。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博与专是对立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没有专的“博”,只能象万金油一样,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没有博的“专”,也只能像上面所说的“一目之罗”,是“无时得鸟”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治学方法就是在主攻气象学的同时,跨越多门学科。他喜欢涉猎古代文化宝库,博览经、史、子、集,以及古人的游记、笔记、方志、日记、诗词等等,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探寻气象史的线索。正因为他有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所以他能取得独创性的成就,在83岁时还发表了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博得了国内外气象界的高度评价。像这样的人物,还可以举出很多。 
    博和专是相对的,并且也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在当今信息时代,任何一门学科,固然有它本身特殊的规律,但也有与其他学科共同的普遍规律。丹麦有句谚语说得好:“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但他以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只要我们能弄懂一门,那么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这个意义上说,专就是博的基础。反过来,知识越是广博越能帮助我们对某一学科的精通,这样,专又是博的结晶。这种关系,同已故的数学家所说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颇为相似。因此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专业进修思想,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兵力打歼灭敌,先攻下一门为“根据地”,纵横方向发展,就能从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如果一开始就“四面出击”,那么就会陷入疲于奔命之中。就是说,在学习求知过程中要专心致志,循序渐进。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各自岗位上又博又专,才能为科教兴国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自2003年1月18日《教育文摘周报》 


                                        “学会”与“会学” 
                                                李娟 

    学会与会学,词序之变,很不简单。 
    学会与会学,有密切联系。学生倘没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不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那就很难谈得上会学。所以说,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我们不可以因强调“会学”又忽略“学会”。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会”非常重视,而对“会学”关注不够。其实,重视学生学会是很重要的,但不能走向极端,不能满堂灌,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让学生置于“题海”之中;不能用检查考试强迫学生记忆。如此极端做法,学生可能记住了,学会了,但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这种极端做法对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想象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很少研究,长此以往,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都被磨灭殆尽,还那里谈的上“会学”?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师应把教会学生“会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自己收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摘自1999年第12期《河南教育》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