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更新德育观念 做新时代的教育者
        ★★★
【字体:
更新德育观念 做新时代的教育者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的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我们的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幸福。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念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念充满着人的魅力。
当前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首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条是“德”。下面是两位五年级学生写的日记,也许从他们的心迹剖析中,我们能看到今天德育的一斑。
    “薛老师,我想告诉您,我有一个想见而又害怕见到的人,您准会问我这个人是谁?那我就告诉您,她就是我的亲生母亲。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她就离开了我。别人总希望一天到晚都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即使现在长大了,还是那个样子。而我却害怕见到自己的母亲,就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今天早晨,我来到学校后,见薛毅也来了,就要她陪着我出校门买东西。刚出校门,就看见我的母亲,骑着自行车,朝校门这边奔来。我不敢面对我母亲,我想躲开她,却没有成功,她看见了我,朝我这边来了,我不敢抬头看我母亲。没想到她是送手表来给我的。我不记得当时我说些什么了,只记得当时她把手表放进我手心里时,我只是‘噢’了一声……现在,我心里有些愧疚,我觉得好对不起我母亲,为什么不多说几句话呢?可是我仍然恨我的母亲,我是她的亲生女儿啊,为什么她要抛弃自己的亲生女儿呢?难道那些抛弃自己儿女的父母真的是冷血动物吗?”
    “为什么,我出生在这么卑微的家庭里?如果,我的爸爸妈妈天天恩恩爱爱的,那么我将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为什么,我家现在一下子变得这么穷了呢?爸爸染上了赌博,妈妈也不理我,我的书费到现在还没有缴清。我讨厌这个家庭!!!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

    这两个学生均来自单亲家庭。类似的内容在其他单亲家庭的孩子作文中也有。当你看到这些内容,你有何感想?你是否觉得我们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得太艰难了?

    当班主任这么些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正成为我们教育中的一个难题。这两位单亲家庭女孩儿的日记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思考。它让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不得不正视这样一群教育对象:他们该如何教育?

    真诚和睦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给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由于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馨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中的“后进学生”。

    单亲家庭的子女大多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不是非常好。

    今年年初,北京“伤熊事件”中的主人公刘海洋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也是一名单亲家庭的子女。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二十多年,他却用几瓶硫酸毁灭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也暴露出他畸形的人格。正如他母亲所说:“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就该收获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场急风暴雨,把庄稼全部打坏。”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我们教育的对象虽然年幼,但对他们来说,心灵的创伤与负重决不亚于一个成年人。如何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学生的心理教育刻不容缓。
    现在的学校教育受传统的思想制约,仍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对身体、心理都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而言,知识也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单亲家庭的子女更需要教育者细心的观察,悉心的教导,以增强对外界复杂影响的抵抗力。如某些学校、班级设立的心理咨询箱,开设的“答小记者问”心理健康课,日记交流等方式都是可取的。只有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我们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才能培养出健康的人。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对个性怪异的单亲家庭的子女讥讽,挖苦,冷淡,无异于激化孩子与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使教育更难实施。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学校(包括家庭)应该为这些孩子提供更为宽松的教育环境,创造宽松的文化氛围。日本曾上映过一部名为《我的老师》的影片,当年轻的老师第一次与小学生见面时,一位小学生举手提问,问老师有没有女朋友。老师回答说没有,结果这位小学生说,我给你介绍一个。面对这样的情景,老师一点儿也不恼怒,而是表示非常感谢,与影片中宽松和谐自由的师生关系相比,目前,我们学校中还普遍存在着师权文化统治学校文化的现象。教师就代表着真理,权威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任何言语和行为上的“侵犯”都可视为对教师不应有的伤害。影片上映后引起当时教育界的很大反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当倡导我们的教育环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三、重视家庭教育观的更新。
    在单亲家庭教育的个案中,许多家长的行为偏差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意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无法突破自身素质的局限而导致成的。家长们在望子成材的迫切中,能否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而关注自身的教育素质呢?

    目前一些学校定期开家长会,但透视家长会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家长会上,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所关注的仅是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能排在班上第几名。老师召集家长开的家长会成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交流会。孩子身上存在着的一系列心理、人格问题却被忽视了。

    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期盼着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尽快联合起来,为这些孩子制定一个统一的努力的目标。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健康的人。

    教育改革这么多年来,我们无论在教育科研,还是教育实践中不可否认已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我们不能不感到,德育的步伐还相当沉重,相当缓慢。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许多学校往往成了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盲区。究其根源,在许多德育工作者中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德育新形式,时代新要求的观念,妨碍着德育的真正加强和科学的改进。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经验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作为班主任长期在教育战线上不断地探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探究。
    一、德育目标偏离主轨。

    每一位德育教师在实施教育前都知道要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希望把学生培养为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意志坚强的人。学生从小养成踏踏实实、潜心实干的品质,进入社会后无论为官为民,无论科研、经商,还是种田,就都能处之坦然,做得出色。具备了做人的基本素质,就有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神圣的业绩。然而,放眼现实,我们看到的是德育工作者总在有意无意地培养着迷信权威的守旧者: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名人讲的都是对的。学生一举一动得听从老师的“安排”与“指导”,老师的良苦用心众所周知,就是培养一名遵守班规校纪的“合格”学生。这是教师实施德育的“最高境界”。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思想苍白。学校多了一个“合格”的学生,而国家却少了一名创新人才。
    二、德育环境封闭。
    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意识、个性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的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因此,加强环境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品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思品课上,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后参加一次公益劳动,许多学生走上大街,清扫垃圾,在路旁栽树苗。事后,一些学生说:“就算我们现在做了好事,我们走后,这儿还不是照样那么脏、那么乱。”对此,教师只好哑然。

    常有教师哀叹当今社会风气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太大;更有一些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中站不住脚跟,随波逐流,时常把自己消极、悲观的思想或明或暗地灌输给学生。不可否认,社会上确实有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恰恰应是教育者大胆地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也正是此意。教育要开放,德育也要开放。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的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向家庭开放,引导家教协调于学校教育;向未来开放,教育者要站在新世纪现代化中国的高度来审视今天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意识。
    三、德育情感苍白。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虽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教育思想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教育必须充满爱心。

    我们的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着爱的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如果教师在学生眼里是威严的长官,家长,学生在教师眼里是听话的手下,那么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就没有了情感。学生对教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另一方面,学生又为了迎合老师,逐渐形成了双重人格。丧失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失去了起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春天和他的学生们一同买了一条小船划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对许多人来说,这实在是件离谱的事情。然而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买船是想给孩子快乐,而孩子们快乐,对于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当师生之间建立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会经常想:我的学生是多么好,我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呢?学生也会经常想: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我怎能不好好听、好好学呢?那么,教育便有了成功的第一道曙光。

    四、重视人文精神教育。

    有一名心理学家说,社会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受过教育,却没有教养;懂学理,但缺乏全面的知识;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懂得数理化,而不懂得真善美,甚至连正常人的心态都失去了。这种现象在单亲家庭的子女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就反映出我们的人文教育实在太缺乏了,我们太不重视了

    人文教育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如何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我们不少地方目前仍只是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还不够。

    孩子的人格上的偏颇、反社会行为和我们整个教育是有一定关系的。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家庭应当给这样的孩子正常的爱,正确的爱,也告诉我们所有的老师,使你的学生得到正确的爱和正确的教育!

    正当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目前教育价值观正出现空前深刻的裂变。由此要求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以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

    尽管我们也要求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但我国根深蒂固的师权文化传统却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美国人类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青年楷模文化”的理论。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文化变迁模式,即“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在后象征文化阶段,即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缓慢,几代人都只能共享同一的文化,因此,年长者是知识的权威。而到了前象征文化期,文化发展与变迁速度加快,年轻人能够迅速占有新的文化经验,从而在文化上领先与年长者。玛格丽特·米德的理论为我们解释教师的师权文化心态,倡导新型的学权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米德的理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师是否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心态,倡导学校符合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实施素质教育,尽管也许还会有碰撞,但素质教育这只世纪鲲鹏,毕竟已经顽强地起飞了。愿我们所有的德育、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