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考试研究 >> 文摘正文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上)
        ★★★
【字体: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上)
作者:王晓菁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7

中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训练(上)

 

(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往往、每每。 ③沃:这里当“浇”讲。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2分)

     粥而读       音:         义:           ②食不  音:        义:            

③乃至被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文中说范仲淹“苦读”时“以水沃面”,请再举出一个我国古代读书人苦读的故事。

                                                                                     

5、范仲淹与欧阳修生活在同一时代,都是自幼失父,家贫力学,终成大才。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与看法。

                                                                                       

 

(二)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头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管宁、华歆:人名。轩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乘轩,轩冕即车服。此处在指贵官乘的车。席: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它的上面。

1、解释加点的词

A.(    )而(    )之    B.(    )书出(     )

C.(      )非吾友也

2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故时有物外之趣      宁读如故               温故而知新     

 

               华捉而掷去之            学而不思则罔

3文中多用对比,请根据要求找出相关的语句。

 ①“见地有片金“      管宁: 

华歆:

 ②“有乘轩冕过门者”  管宁: 

             华歆 

4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5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假如你遇到如华歆那样的人,你会和他做朋友吗?为什么?

                                                                                              

(三)礼论(节选)

荀子

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注: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为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2.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答:                                                                                   

3.用自己的话慨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答:                                                                                

(四)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者    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    之:往,去  D.吾    用:用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不可彻       B.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

C.然而不胜   不以木为之                    D.攻亲戚所畔  吾欲南海

2.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

3.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成语。

    (1)多助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道者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1.依据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①虽护前者不能                ②各其所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3.作者说:“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看的?请举出具体事例说说自己肯定或否定的意见。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