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新旧教材比较及新教材使用策略
        ★★★
【字体:
新旧教材比较及新教材使用策略
作者:璐璐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7

新旧教材比较及新教材使用策略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 基本理念、 教学评估等都作了更加科学明确的阐释,并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规定了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目标。新课标的颁布是新世纪语文教育继往开来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语文基础教育发生了一场来势迅猛的改革。武汉市于2003年秋季起整体进入课改实验,初中学段采用了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面对无论从编写理念、体系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的教材,老师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课改运动中。一年过去了,老师们在教学中完成了从旧教材到新教材的教学思维的过渡转变,经过努力的实践、不懈的探索,对新课标及新教材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理解。

本文将从新旧教材的比较这一角度总结新教材的优势特点,并就如何根据新课标转换观念,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旧教材的比较及新教材的特点

2003年之前武汉市初中学段采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优势。

其一,选材更加贴近生活。语文是用来反映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语文课也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新教材在选文及编排设计上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相较而言,旧教材虽也注重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但其编选的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是较松散的、宏观的。如人教版第五册六个单元按反映的生活的内容分别为:前三个单元是社会生活,第四单元为小说世界,五六单元为古代生活。

新教材贴近生活的特点最为显著的表现在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充分关注上。每册的第一单元安排的多是与儿童生活相关的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成长的足迹”中编选的五篇课文,有对丰富多彩、意趣盎然的童年生活的描绘,有对成长中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的关注思考。这样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自然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除了在选文上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设计上新教材还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去领会文本的内涵。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有这样的话语:“过去的时光,让我们充满留恋,未来的日子,让我们满怀憧憬和期待。现在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阅读本单元课文,去体验成长的欢乐,寻找成长的足迹。”在课文后的理解·探究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不少问题都是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见闻去深化对文本的思考认识,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一起长大的玩具》课后的理解·探究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约几个同学,调查一下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曾经玩过一些什么样的玩具,再调查一下小朋友们现在都玩一些什么样的玩具。想想玩具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此题将文本的理解与对生活的观察了解紧密联系。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本,从中受到启发,反过来阅读中得到的这些启示又能促发学生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彰显。

新教材强调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表现在编选的时文较多,选文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不少文章反映了新时代的新人、新事、新现象、新观念。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密与发现”中的选文《蒙娜丽莎微笑揭密》、《尼斯湖怪被抓住了》反映了新时代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过去的重大发现的重新审视,时代感很强。又如《猎狐》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及由此引起的内在精神、价值观念的冲突。

其二, 教材建构体系更完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确定,教科书体系的建构上都尽可能兼顾了这三个维度,所以说与旧教材相比,它的建构体系更完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旧教材主要按照表达方式对阅读材料进行了分类编排。更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新教材则以话题形式组织单元,每个话题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话题分别是:成长的足迹、情感的涟漪、光荣与梦想、探密与发现、月光下的故事、思辨的智慧。这些主题能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认识理解体验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文化的关系,对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思考,对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探索、勇敢质疑的科学精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成长的足迹”单元中的课文《海鸥乔那坦》引导学生对“生存”与“生活”进行探讨思考;“情感的涟漪”单元中的《羚羊木雕》让学生想想该如何处理与父母、朋友间的矛盾;“探密与发现”单元里的《尼斯湖怪被抓住了》激励学生求真务实、敢于质疑。

(二)旧教材由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四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都各成体系,彼此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直接。新教材的每个单元由阅读、诗词诵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构成,各部分都与单元话题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共同组成一个学习包,语法知识和阅读方法指导则有机的穿插于教材中。这样就将语文学习由过去的以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体系转变为一个由听、说、读、写、合作探究等多种环节构成的开放性过程。这更加有利于从三个维度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阅读、古诗词诵读环节,学生积累了字词、句段等丰富的语文知识及语言材料,提高了欣赏的品味及审美情趣,其中穿插的阅读方法指导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教材围绕某个话题,为学生创设了运用语文的种种情境,能发展学生观察积累、联想想象、自学互学、综合与创新的各项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综合性学习强调了过程和方法。

在写作部分,新教材改变了过去那种写作知识短文结合写作任务的编写方式,强调了写作情境的创设、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过程的启发指导、写作内容的自主选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了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很有助益。

 

如何根据新课标转换观念,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通过以上对新教材的优势及特点的阐释,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新教材为语文教学教改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新课标与新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源”,后者是“流”,只有“开源”,才能“导流”。因此要想用好新教材,利用新教材的特点优势进行语文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我们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标,转换观念。关于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其一,以语文课程的性质为把握处理教材的基点。新课标中明确阐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语文界中长期存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作出了公论。我们过去在语文基础教育中是比较偏向语文的工具性的,甚至为此不惜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所以在教学中“识记字词、了解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这种教学流程曾统治了很长的时间。其机械式的、支离破碎的理解方式往往抑制了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的自由自主的体验思考,让语文这门本应风情万种的学科,在学生眼中变得平淡乏味、空洞单调。现在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高扬语文的人文性。新教材在教材编写理念中就明确指出“本套语文教材的编写,将改变把语文仅当作工具的片面认识,引导学生体验语文所蕴含的强大而深沉的文化魅力,引导体验并自主的思考生活,发展学生自主的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和意识。”这种构想无疑会使已沉寂多时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机,更加丰富。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应注意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重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这种苗头趋势已在某些公开课中出现。丢弃了工具性的语文课,虽一团和气、一派热闹,但有可能变成思想品德课、历史课、活动动员课等,而不再姓“语”了。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对穿插于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及方法指导不应忽视。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些,不妨少些抽象概念理论的解析,多些感性的认识理解,将它与其它教学内容如阅读、口语交际等结合起来。

其二,以课程资源意识对待教材。课程资源是现代课程理论的一个概念,新课标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专门的阐释。建立有关语文课程资源的认识对教师把握新教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这体现为:首先,它能让教师对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重新定位。新课标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可见教材只是众多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一种,是实现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一种材料途径方式,而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应毅然的抛弃过去那种唯教材论的教学观念,重视对教材资源的使用过程,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结论的生成,变单向的教学思维为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总之,我们应站在教材之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匍匐在教材的脚下被动的接受它。

其次,它能让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语文学习的资源丰富多样、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空间无限广阔。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也不应是唯一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的教学视野就能更加开阔,重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将充分研究过的课程资源与教材有机整合,合理调用、配置、设计,更加有效的完成语文课程目标。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校园风”中选编了苏叔阳的《我的老师》,文中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老师独特的精神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和崇敬。要让学生对这一点有更深入的体会,不妨让学生读读魏巍、海伦·凯勒这两位作家分别创作的《我的老师》。

其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推进教学。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有这样的论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让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就需要在语文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新教材的有些教学内容如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开展,此处就不多述,重点说说阅读、写作。在这两方面,我们老师过去常常讲得过多,让学生参与得太少。在活动中推进教学的方式能使我们一扫过去教学的积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阅读教学时可开展这样一些活动:速读竞赛活动、精读复述活动、角色分读活动、诗文背诵活动、学法交流活动、质疑探究活动等等。写作教学时可开展的活动有:创意交流活动、自评互评活动、佳作赏评活动、经验总结活动、调查访谈活动、情境触发活动(即启发学生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感受理解。如“过去的时光”这个写作单元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展示一件最能反映表现自己过去的经历体验的物品,并和同学们聊聊有关它的故事。)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还需重视的一点是: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尊重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不能用教师自己的理解或教参上的观点代替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在这方面我们也许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谈话艺术中受点启发。苏格拉底曾用产婆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只是为人接生而已来比喻自己的谈话艺术,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也需充当一个催生思想者的角色。

其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断改进、完善课程设计。对于课程评价方式,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论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可见评价不应只是针对教学结果的检测方式,也应是针对教学过程,完成课程目标的手段。评价方式也不仅仅是笔头测试。转变了对课程评价的性质、方式的认识,还需认识到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是用好新教材,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因为象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状况难以用传统的笔头测试方式评价,但不作评价又势必难以使这两项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学生完成这两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也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反思、调整。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上,许多课改实验区作了大胆有益的尝试,能给我们不少启发。如贵阳实验区制定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案,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表格中除了作终结性的定量评价,比如记录期中期末考试分数,还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描述性形成性的定性评价。对学生总成绩的评定不是一考定乾坤,而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语文活动参与、综合实践等按比例记入总成绩。又如有些老师尝试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并将学生及家长也纳入评价体系,尽量调动各种力量来推进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在运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作些这方面的探索。也许有些老师还有些顾虑:在现实中,中考确实仍充当着教学的指挥棒,面对社会、家长、学校的重重压力,我们又怎能不唯考试马首是瞻呢?我认为这与多种评价方式的采用并不矛盾。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教材内容本身的考查越来越少,侧重考查语文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点滴进步,时时激励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探索,处处肯定学生的独特创见,不正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么?再说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它也是动态变化的,新课标的颁布必将引起考试这种评价方式的变化。如有些省市区在中考中开始设置听力测试、读书批注、做读书文摘卡等题型。要使学生高效的完成这些试题,若平时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落实各项课程目标的完成,临时抱佛脚突击训练恐怕难以奏效。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课标提倡的整体性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实际操作起来往往较为复杂,这对于大多从事大班额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难以胜任。如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一个带两个教学班的教师就需要操作一百多个成长记录袋,这种工作量是相当惊人的,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强制实行也会流于形式。另外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又往往难以控制。这些疑难也给我们老师在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方面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在大班额教学环境中采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评价方式。

以上是我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中的一些思考体会。回首这一学习的过程,自己经历了一个排斥拒绝、尝试困惑、接受理解的艰难过程,深感转变观念对于把握新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提到的一些现代教学理念还需要我们去深入钻研,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些理念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攻克。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