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教材编写要以“学生”为本
        ★★★
【字体:
教材编写要以“学生”为本
作者:孔维明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3
 

教材编写要以“学生”为本

山东省滕州六中    孔维明   邮编:277519

 

笔者今年有幸接任七年级语文教学,半年来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认为现行语文课本把一些不够关注青少年日常生活、政治思想性过强、时代气息太淡的文章编入教材,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

一、教材要适合学生学习

课文是给学生用的,所以选什么文章做课文,其着眼应是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课文的要是明确提出的“文质兼美”虽未明确提出但一直在起作用的“政治思想挂帅”,这其实是把“文章”和“社会”当作课文选取的着眼点,那以“文章”和“社会”为本了。

课文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不仅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写、听、说语文能力的提高。由于写文章就是写生活,所以作文教学对学生一再强调要关心现实生活,而学生在写生活时不可能不首先着眼于他们所能了解和关心的生活。课文本是他们的习作范文,如果课文内容反映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它当然就更能有助于学生懂得如何去把握生活、反映生活,从而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来。并且,由于课文所写的与学生想象的很不一致,那么课文在写作学方面的知识就易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接受,而不大可能出现死记硬背、死搬硬套却事倍功半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们对课文只泛泛的提“文质兼美”的选取要求,没有从语文所要培养的四种能力入手,提出相应的具体的选取要求,而且在实践中,“文质兼美”这一要求又被狭隘的理解执行了。看到“文质”之美人们往往只联想到供读写用的文章,却忽视了它其实也统摄供听说之用的文章。但新课标既然没要求编者作如此解释,它也就与其它因素如传统上就不重视听说能力等,一起促成现行初中语文课本供读写用的文章比例远远大于供听说用文章比例的局面。

英国教材编撰专家Z.G.亚历山大说“在学生课本里编入一些来现实生活的东西是有好处的”,它给学生“提供了真实语言的教材”。对于听说教材,他说“我们的做法是让人进入录音室随便交谈我们把他们的谈话录下来,再选出最精华的部分(编入教材)。”这应该能引起我们对自身做法的反思。

二、教材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就教材编写提出九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即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这一点与教育心理学要求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能激发学习兴趣是一致的,人因需要而生兴趣,需要与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同一年龄段的人往往有共同的需要。笔者通过调查得知学生不学课本的原因中与课本选取有关的有这样几点:1.课文内容与自己生活无关;2.课文内容难懂;3.课文内容已过时;4.课文内容无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已为人们广泛认可接受,该学说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而且

人只有在基本满足了较低一层次的需要之后才会产生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任何一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其内容都能被人们拿来作满足某中需要之用。只是有的文章可以满足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有的则可以满足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当课文内容层次低于他们的需要层次时,他们就会觉得课文“无意义”;当课文内容层次与他们的需要层次相符时,他们就会产生喜欢之感;当课文内容层次高于他们的需要层次时,他们自然就觉得课文或“与己无关”,或“难懂”,或“过时”了,甚至由于认识不清,而产生“无意义”之感。许多古文和伟大人物的文章属优秀之作,但由于其内容与他们的心理需要相去甚远,他们也就对这些优秀之作失去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所学内容只有与学生的已有经验接轨,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跟自己有关,从而凭借着较强的兴趣把学习搞好。可见兴趣问题在教学上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三、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人有两种需要: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课文是教育材料,负有帮助学生成为健全之人的使命,所以它在选取时应该兼顾学生的这两种需要,而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而且,在稳定的生活环境中,自然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所以课文在选取时就更应重视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所选课文如果不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即不选取反映青少年学生身心状况的文章,这其实是忽视学生的自然需要,属于“掐断供给”的做法;所选课文如果缺乏时代气息,只触及社会、世界的某一点或一面,这其实是没有充分满足学生的某种社会需要,属于“供小于求”的做法。所选课文如果政治思想性过强,这其实是向学生过多提供某种社会需要,属于“供大于求”的做法。“掐断供给” “供小于求” “供大于求”几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是促使学生变得猥琐、脆弱、狭隘自私、胸无大志。著名语文教师李镇西在他的《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理想主义》一文中说,1987年底四川乐山市一位品学兼优的女中学生宁小燕由于不能正视社会丑恶而自杀,这件事使得他的教育事业从“教育浪漫主义”阶段转入“教育现实主义”阶段。总之,一个与教育宗旨相去甚远的人,不会是一个个性健全而有有助于社会健全的人。

综上所述,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像以上所提到的涉及人生理解感悟的文章不少,这对于那些处在和平社会,没吃过苦受过累,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十三、四的独生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是有很大难度的,大话、空话、套话谁都会说,但真正明白的有几人,人往往一辈子都理解不透自己,更不要说他们这些学生了。还有一些时代气息太淡的文章等等,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鉴于此,笔者认为那些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助长学生厌学情绪的文章还是不编入课本为好吧,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那还能把它们作为教材内容吗?

 

参考文献

[1]陈庆云.语文课文选取不当的危害,教学与管理,2005.12

[2]秦训刚 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孔维明

单位:山东省滕州六中

邮编:277519

电话:0632——2100132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