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语文课堂——学生成长的乐园
        ★★★
【字体:
语文课堂——学生成长的乐园
作者:我心悠然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8

语文课堂——学生成长的乐园

——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作者:我心悠然

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课堂,一改往日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传统教学形式,它所要求我们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成果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见解。语文教学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交互动态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智力、情感、人际交往更多地参与其中。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鲜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思考的情景。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重目标走向重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念看重的仅仅是教学结果,一节课下来,看重的是达成了几项目标,不能综合的评价学生个性的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而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追求这样的境界——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满怀乐趣和兴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并改造语文知识,赋予语文以个性化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更多的为学生的发现和创造提供环境的支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关注结果。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而不是简单接受既定的结论。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的学习与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感受生命和世界的美好。例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中,我首先让同学们走上街头,走进图书馆,走进书店,走进花店……看看街头的广告牌,听听人们或买或卖的交易活动。然后让大家把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筛选并归类整理。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把街头的见闻进行了分类归结,有的开办了错别字门诊,有的整理了新新词汇,还有的搜集了公益广告。在成果汇报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设计了书店和花店的招牌,并介绍了自己的创意,还设计和拟订了相应的广告语。其中花店的名称有“心语花屋”、“玉蝴蝶”、“幸福花语”、“钟情花坊”……书店的名称有“菜鸟书城”“逍遥书屋”“书香小筑”“彼岸花书屋”……看看这些或诗意或简洁的店名,再听听他们的广告,“进去的是菜鸟,出来的是雄鹰!请光顾菜鸟书城。”“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走进彼咸花书屋让你快乐抵达理想的彼岸。”同学们在生活的世界里漫游,用慧眼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广阔。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品位生活。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

二、从重讲授到重体验。

一堂课上的是否成功,要看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看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为了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课本剧表演,课堂竞赛等。学习《事物的答案不只一个》一文时,我们采用了课堂竞赛的形式,把全班分成四组,十人一小组,另设一名记时员,一名监督员。游戏规则如下:1、小组自备一串钥匙,传递钥匙,从第一个成员到第十个成员。2、钥匙必须经过每个人的手,不得落地。3、以用时最短的为优胜组。各个小组在课下都积极想办法,确定游戏方案。游戏时,掌声阵阵,把活动推向一个个高潮。课堂竞赛,激发了创造的火花,展示了创新的魅力,使枯燥无味的议论文学习充满生机。学习《童趣》一文时,让同学们演绎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演绎儿童时代的游戏,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游戏不仅带给大家高昂的兴趣,还带给课倂生动的智趣。这样的课堂里,既有师生心灵的交流,情感的飞扬,又有学生志向的追询。在这样的学习和体验中,人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满足和升华,教学空间因群体性的参与构成丰富的语境空间,人的心理空间又因丰富的语境而激活。这是教学关系进入和谐的一种语文美学境界。只有这个时候,教与学的过程才能呈现出由智化到美化的动态性的生成过程,体验过程。

三、从关注书本到关注生活。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习惯了书本教育的教师,把教育囚禁在课堂、校园和一个个知识的堡垒中,教师的教学在书本和课堂内完成,教师的视野不够宽阔开放,对生活的关注局限与自身,从而忽视了学生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可塑性,脱离了生活世界的孩子,无法在书本的世界里,成为一个心灵健全、个性完善、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而我们新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秋天的怀念》是一篇课外阅读材料,我们拓展课程资源,把她看做生活在课堂上的演绎。文章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不惜一切照顾自己残疾的孩子,母亲用自己的坚强和爱给予孩子生活的勇气,让孩子走出了心灵的阴影。母亲去世后,孩子勇敢的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这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的力量,要认识这位母亲的形象,当然要想一想生活中的母亲们,她们为了儿女每天辛苦的操劳,为了儿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文章中的母亲的形象和我们生活中的母亲是一样的,同样的爱,同样的深情。同学们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学习、讨论、品位赏析,明白了生活中面对不幸和挫折时应有的态度和勇气。明白了母亲所给予孩子的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每个孩子从内心里更感激和爱自己的母亲。学生的阅读感受虽然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很真切,这是课堂上的收获,更是生活中的启迪。

其实,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做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构建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以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角,来获取知识,获得人生的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活力得以释放,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应有的靓丽和芬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