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朗读,也是一种对话
        ★★★
【字体:
朗读,也是一种对话
作者:刘苏湄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6

朗读,也是一种对话

(刘苏湄)

 

课堂中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升腾和心灵的碰撞。朗读,也是一种对话,是课堂上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成功朗读与作品、与作者、与生活的一种对话方式。朗读是口头语言的艺术,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而涵泳,可以使“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语),让人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进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阅读的主心骨就是要“读”,语文能力“读”是根本。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对文章的一种再创造。

一、范读,用声去唤起阅读期待

教师以身示范的诵读,是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的关键。余光中的《乡愁》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载情的意象,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更是乡愁,一层层加深。它是余光中思念亲人,盼望祖国统一的表征,字里行间贻荡着余光中的情感涟漪。通过对《乡愁》的把握,缓步于诗人的情感世界,教师以背诵方式范读全诗,是营造氛围、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初尝感动的最好方法。

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范读表达出来。学生正是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诗篇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诵读欲望,唤起阅读期待。

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由老师范读所撩拨起来的被感染、被感动的情绪,所积淀起来的朗读的期盼,不要被零零碎碎的问题给淹没了。

二、美读,用声去与意境对话

美读,即欣赏性朗读。这是学生的自我诵读与赏析的时间,在教师范读后的指导之下,学生可以用自已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的进行提问,指导和评点。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的,在以感受文中的情愫,沉静在课文的情感氛围中。

语文学科是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学科。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典范性、个性化的特点。重视多元文化,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要体现课标的理念,鼓励有个性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这是课标的要求和时代的需要。而阅读乃是个人色彩的活动,阅读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读时头脑中的重新“组织和转换”,即将文本的思想写法“内化”为自已的精神财富。教师要让学生自已去读,让他们与“文本”发生碰撞,互相交流,其间只要做好引导工作,既调动了学生“读”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掌握有关“读”的方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的方法,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寻找作者创作时的那份冲动。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而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

读出爱意、读出赞美、读出陶醉、读出感动、读出悲伤、读出愤怒、读出批判……

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从诵读吟咏入手,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让课文中语句的音韵、节奏、语调及所附色彩的变化,直接刺激大脑,将一个个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其说是用声读课文,毋宁说是在用心去感悟语言,感悟内容,感悟作者。

三、默读,用心去与生活对话

默读不能造成课堂的“繁荣”,已被语文课堂所漠视。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默读已经式微。默读真的没有“价值”?

《再别康桥》的学习,在范读、自我诵读后,再来默读,这是配合着“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静思默想,恰好是涵泳《再别康桥》应该有的特殊氛围。《背影》中父亲买橘的一系列动作,《繁星》中“我”在海上仰望至沉睡的过程,《在烈日和暴雨下》精彩的景物描写……

学生沉浸于作品中的“默读”场面,肯定是撼人心魄的。新课标提出“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已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通过默读正是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时间,他们会根据自已的人生经历去体验作品。没有喧嚣,没有张扬,没有奢求,它使人舒缓平静、使人平和大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的最基本的要求,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已经被我们的语文教师给忽视了,现在的语文课很难听到学生的有情有味的读,学生读的权利被教师的架空分析所代替。在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掌握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答案是唯一的,让学生去读书,让学生去感受,让学生去体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大量的精美文章,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言能力。这是因为,语言文字蕴含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在这种特殊的对话中,高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