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语文教学三部曲浅谈——唤醒、激励、鼓舞的运用
          ★★★
【字体:
语文教学三部曲浅谈——唤醒、激励、鼓舞的运用
作者:李艳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4

语文教学三部曲浅谈

 

                    ――唤醒、激励、鼓舞的运用

乌市六十七中   李艳

语文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轨迹相随左右,陪伴终生。它使人成为一个心灵健全、个性完善、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而对于我们尤其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就不应该仅仅是用语文来构建一个纯粹的知识化的课堂,而是去营造一个充满温情、智慧、交流、团结、积极向上的课堂。在这里,我私下把它称作:语文教学三部曲­­­­­­­­­­­­­­­­­­­――-唤醒、激励、鼓舞。

(一)     确立目标,唤醒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审视自己,构建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以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角,来获取知识,获得人生的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活力得以释放,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应有的靓丽和芬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然而,在我两个共计九十人的本地教学班里,属于本学区本市户口的学生仅有两人,并且都是少数名族。整个的班级成员几乎都是外来打工人员子女,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群体,知识对于彼此来说:教者不易;学者亦不易。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作火把去点燃他们的大脑和思维:先确立目标,再唤醒思想;

开学伊始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就明确的提出了你到学校来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学习又是为了谁?那你今后又要怎么去学?又有何理想等你去实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并叫同学一一解答。我告诉学生,在我们这个班级,在我们这个学校“没有差生,只有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以尊重平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力图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习时开开心心,而且要开开心心的学习。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学习,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的父母,乃至是我们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你终会他伤理想的彼岸。但是,作为教师,你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不同的火花在跳跃,想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二)     实施过程,激励行动 

教师是更人性化的职业,应在教育学生时给予人文关怀,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对学生的应当释放出更多人文关怀,激励行动。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继续学习的勇气!事实证明,爱能激发智力,激发探究的勇气,激发创造意识,先进生要关注,中等生需鼓励,后进生更需关爱。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发展拓展了最大的空间,能因材施教,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能促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感地探索和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能为学生质疑、解疑、探索、创新提供一方舞台,能实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有机结合,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大自然和多彩多姿的社会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用他们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去鉴别,用他们的心灵去领会感悟,让学生在开阔视野、加深理解、陶冶情感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价值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

过在我讲解课文《秋天》时,这节课我大致按“引秋-诵秋-品秋-写秋”思路进行,我调动了一切我能调动的力量:说、唱、听、读、画、品、想、写各种功能全都具备了,在“引秋”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自己平日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样既增加了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问题,更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诵秋”以读为主,师范读,学生自读,赛读,使学生对文中的“秋”有个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个互相竞争又互相比较的机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又能找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就有了激励自己向前走的力量。找出自己喜欢的诗节朗读,这样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在“品秋”阶段,我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解,让班里的三位同学画了三幅图画,这三位同学是全班画画最好的学生,仅是这一次的小展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莫大的精神鼓舞。而其他同学通过它们描绘的画面,又将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描绘,这便出现了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想象亮点,。不但培养了想象力,感悟到了诗的意境美,更多的,还是在实施程中激励鼓舞。所以在今后教学中,学会给学生根多的表现机会:开辟一片属于每位同学自己的新天地。长于诵读的,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内容,以情动人;善于表演的,可以形神兼备地演示课文内容,以情节感人;善于丹青的,可以绘制课文内容,以图形喻人;有一副好歌喉的,尽可以放歌一曲,让婉转悠扬或慷慨激昂的歌声打动学生的心。而我,则是尽情的去激励他们!

(三)     弱化结果,鼓舞斗志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本地班学生众多条件状况的差异,我尽量尝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以我并不强调学生的最后的各种结果如何,而是重过程,弱化结果,鼓舞激励学生的斗志。对他们创新要允许,要鼓励,要引导。允许学生“去想”、“去说”,“去做”但不可以超越一个“法”的界限。同时,学生们的这种标新立异有时更可以收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思考探究的良好效果。教师应该激趣引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深深的感觉到我们同在一个舞台上。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进人探究阶段。要为学生探究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学、思、疑、问中去发挥他们探究的天赋,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探究的权利。比如在讲《咏雪》时,除了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之外,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参考书中给的答案有:鹅毛、蒲公英、梨花、飞花等等,而我的学生却只想到了鹅毛,除此之外则是:洗衣粉、白沙糖、白色泡沫、味精、大米粒、棉花甚至是棉花糖也出来了。我听了他们的比喻理由,心头不禁为之一震,可以给他们分一个想象家的伟大头衔了,毫不逊色于我们的古人。这时就该我对学生大笑乐了。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激励、评论、总结。要总结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更要为探究总结模式,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明方向,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学习生活的一种乐趣。同时,激励、评论、总结的完成,最好让学生自励、互评、总结完成,教师进行补充。

语文教学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有了目标,再激励学生积极地去努力、去探索、去创造,并且能用理性的观念去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师要激励、保护学生的信心,要诱导和启发学生表现自信。先设法让学生产生表现的欲望和勇气,敢想,才敢说,才敢做;然后再千方百计让学生想别人没想的,说别人没说的,作别人没做的;最后,哪怕有些想法看上去是离谱的,只要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唤醒、激励、鼓舞的过程。它们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没有了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