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苏教版教案 >> 苏教版八上 >> 苏教八上三 >> 教案正文
苏教版八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字体:
苏教版八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mxhx801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6

3单元 

《背影》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2、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课文的线索;抓住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叙事抒情;朴实的语言中包含的父子深情。

2、难点:抓住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叙事。

学习时数 二学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作者

回忆学过的作品《春》。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2、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每天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二、放朗读录音,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三、探究学习,思考问题:

思考讨论一:主要事件和中心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回答: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分别为: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思考讨论二:父疼子

3、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4、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答:望父买橘见背影

5、朗读,品析这一部分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6、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答:父亲的语言。

1.第一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儿子已二十岁,可是在父亲心目中仍是一个小孩,总觉得有人送他上车才好;自己因为事忙,本不能去,可是叫别人替代又不放心,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送。“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句话反映出了他的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动,深切地体现出了他对儿子的关怀。

2.第二句话:“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上了车,替儿子拣定了椅子,铺好了座位,既关照儿子自己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要做的几乎都做了,要说的几乎都说了,但又忽然想到儿子路上口喝怎么办;“我买几个橘子去”,正是他想到这一点时自然地迅速地作出的决定。他怕买橘子回来找不到儿子,又怕车上东西丢失,于是又象关照小孩那样,向儿子叮咛了一声:“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从这句话可看到这位慈父对于儿子的照顾是多么周到、多么细心!

3.第三句话:“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分别在即,今后就是关山阻隔、天各一方了,你经常来信吧,好让老父减轻对你的刻骨思念!这一句话所表现的,就是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这样的真挚而深切的期待!

4.第四句话:“进去吧,里边没人。”依依惜别,不胜留恋,多希望再看上儿子一眼呵!可是又想到“里边没人”而有东西,也担心儿子在车外久立受寒,所以还是叫儿子“进去吧”。从这句话同样可看到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拳拳之意、殷殷之情。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然而饱含感情,有丰富的潜台词,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充分地表达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思考讨论三:子爱父 

7、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答:理解。四次流泪与 自责

文中作者三次流泪,都是在三个部分的最紧要时刻。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父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这一次掉泪,因为是在车站上,又是在临别之前,特定的情况决定了作者的举止,“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第三次流泪是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第四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一次闪出“泪光”,应是别父两年多的现在,即执笔为文的时候,想象两年多前离别时的情景,不禁黯然长叹。这种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时,戛然而止,与开头不忘背影相呼应,其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

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儿子对父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 

8、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思考讨论四: 特定环境

9、朗读二三段: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还宽慰儿子,并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总结: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 

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思考讨论五:赏析语言

10、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再三”和“踌躇”?

答:分析两个“再三”和“踌躇”在句中的含义。第一个“再三”:不放心,周到,细密。第二个“再三”:确实可以不去。两个“踌躇”:事情太忙。

悲凉,惨淡的送别充满了爱子之情,为下文写“背影”在情字上作了铺垫。

11、两个“嘱”和两个“忙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两次提到自己的年龄有什么作用?

答:在父亲的眼里,我始终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两次提到年龄:一是:父亲不必操心;二是我对父亲的爱还不理解。从反面衬托了父亲的爱的无私和真挚。

12、“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的含义”中“扑”“ 轻松”的理解。

答:是从“我”的眼光看出来的,把扑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这种轻松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父亲的责任,心理越觉得踏时满足劳累,灾祸都忘了。

四、真情体验: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读者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父母常常再三地告诉我们要小心或努力读书,他们始终都是为我们着想、希望我们能做一个好人,将来能成为有用之人。所以我们要好好对待他们,不要辜负他们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五、学以致用:

望父买橘这个场面父子情深意切,一定深深打动了你。如果你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下来,将终生受益。]注意一位自己敬佩的人的外貌、语言、行动,在笔记本中记下来 。(也可写在作文本上,要求具有真情实感。)

 

 

 

甜甜的泥土》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母爱

2、品读语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老师讲述故事:
    1976
728日凌晨3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整座城市夷为平地,24万人丧生,成为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最大的灾害。
 
   在那次的大地震中,很多人都埋在了废墟里,其中有一对母子也被埋在了废墟里,母爱的半个身子被混泥土板卡住动弹不得,十多天了,没有吃,没有喝,可营救人员发现他们时,母亲刚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那个只有八个月大的孩子却还活着,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救护人员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啊,他的妈妈在危急之时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拼力咬断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下来。

2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3
、今天啊,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甜甜的泥土》,(幻灯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幻灯片)

二、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讲述课文大概情节
三、讨论品读
1 自由朗读品味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笔来,用痕迹读书法在课文上勾、点、圈、划,找出最能打动你心弦的语句来,好吗?

2
、学生寻找并发言说说自己对词句的理解。

   →
引入朗读,要求读出语音语调来。

    
个别朗读,指导,再朗读。(体现、引导来凸显指导效果)

        
再集体读

       
读这段话对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可以抓住哪个词来表达?这句话能打动你,是因为……

3
总结朗读注意事项

① 
把握感情基调:沉重快活。  悲愤凝重——喜悦明快

② 
叙事部分要妮妮动听地以讲述故事的风格来朗读。

③ 
描写内容处理为场景感、画面感较强的描述风格。

④ 
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年龄、性格、性别
……
⑤ 
朗读节奏: 轻快型、凝重型

低沉型、高亢型

舒缓型、紧张型

4
、现在你明白了土地为什么是甜甜的了吗?

   
  

       

四、以读促写:(幻灯片)
1 妈妈把生日礼物送给了小亮,可惜啊,虽近在咫尺,母子却相见无期,小亮是多么渴望见到朝思暮想的妈妈啊,假如你是小亮,当你跪在甜甜的泥土边上时,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你想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请你马上展纸把情感写下来,文章不在于长而在于情,要吐真言诉真情,写作《妈妈,我想对你说》。
2
 朗读习作并请同学进行评价。

五、结束语:(幻灯片)

  
每当我们思想的幽谷中出现空虚时,每当我们人生的旅途迷失方向时,每当我们浮躁困惑时,母亲,是升起的金色阳光,是撒遍大地的雨露,是培育万物的土壤;母爱,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照亮前方的明灯,是点燃生命的巨大火焰。

让我们高声对母亲说:妈妈,我爱您!

六、教学反思:

1
 本文我上了两次。第一次我以朗诵入题,学生没有被感染,这样,在情境创设不够的情况下,学生难以理解一个离异的妈妈对孩子的那种牵肠挂肚,欲哭无泪的悲情。所以朗读时读不出母亲的悲哀与痛苦。而第二节课我在导语设置上注意创设情境,用了一个故事来导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课堂的氛围就远远超越第一节课。
2
 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一味地注重讨论分析,往往会使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收获甚微。因为学生的交流失去了导向,出现了漫无节制的空谈散讲。我想学生的讨论应该在情感的体验中自然完成,让文章的情打动他们进入作者 的心灵。

3
 备课不仅要备文本更要备学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体验应该建立在他们的品读与感悟的基础之上,只有让学生把文本读深读透,才能让他们的心扉与读者的心灵相通,课堂的高潮在这个时候才会水到渠成的出现。为了完成教学环节而脱离学生的教学设计是一定要失败的。

 

 

 

 

《人琴俱亡》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的文言文字词

          2、体会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

          3、朗读成诵

教学设想:

此篇属《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文章简短、字词难度不大,感情却很深厚,从中我们更能读出魏晋时代独特的士人心态及其情感的个性化表达。因此,在指导学生自学文言文字词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并通过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力求准确把握、读出情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并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作为比喻,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亲情是割不断的血肉之情,它是世间最宝贵最真挚的情感。虽然我们也曾听闻曹植悲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更多的还是见证了血肉相连的深厚,一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人琴俱亡》。

二、作者、作品简介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儿,世袭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志人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三、初读(读准句读、字音)

     通过朗读初步检查预习

四、学习文言文字词

    全班分AB两组,A组针对文章第一段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B组回答;B组针对第二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A组回答。教师补充指导。

第一段

【实词】 笃:du () 左右:近旁的人,近侍 / 左边和右边

         索:要 舆:车轿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虚词】俱:(副词)都、全 而:承接连词 liao:完全 都:总、竟

第二段

【实词】 素:本义是“白色的生绢”,这里是一向、向来。 径:一直

        卒:zu 1死,古指大夫死亡,后通称死亡。帝王“崩”、诸侯大官“薨”。 2步兵,不费一兵一卒 3副词,终于,“卒用其人”; cu 仓卒,急速

      (因)恸绝良久: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伤;良,很; 绝,气息中止,死亡。

【虚词】 既:已经

五、再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

——(人亡)了不悲 都不哭 (琴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2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

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解1: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

——解2: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

3那么是什么触发了他的情感呢?——琴不调

4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

(板书: —— 抑制 ——喷发:手足情深)

 

六、诵 (把握人物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的区分)

 1、个读 2、全班读 3、教师范读

七、背诵

:运用幻灯片填空式背诵

八、作业布置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故事短小、语言简洁,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典故经久流传,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同学们回去阅读《世说新语》,每个人讲一个小故事。

九、板书设计

        

 人亡------了不悲------抑制手足情

 琴亡-------恸绝良久 —— 喷发手足情

 

 

 

 

 

《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重点难点
1
、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
、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教学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母爱是人类永恒的感情之一,因此有人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三、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并积累成语:

      蹑手蹑脚        一饱眼福   

娓娓动听        热泪盈眶   

循循善诱        饮泣吞声   

辗转反侧        万籁俱寂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师生互动完成板书

 

 

四个片段          母亲性格

元宵夜的“巡阅”——年轻的美,爱子

涌流的眼泪—————有文学修养、有同情心

丰富的内心世界———怜惜、疼爱子女

劳碌的身影 ————勤劳辛苦能干

五、深入探究,讨论协作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1.学生活动:四个片段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让你动情?请在书上圈点批注。

2.学生活动:学生找出有关语句,把自己对作品的解读、感悟与大家交流;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悟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3.学生活动: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你能从本文中找出议论句吗?

4.教师总结: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母爱是最温馨的。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

 

六、布置作业:

收集自己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或一些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           习旧课

 

 

二、继续学习课文

 

1.通过上一堂课我们大家感知的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以指导性答案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2.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怀念、赞美

3.
教师小结:

 
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

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评说。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如果删去,就成了不对母亲说出一句,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不敢是心里想说,但又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许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是显得真诚、执著。如果改成不说出来,就无法把这种矛盾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

四、拓展延伸

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五、比较阅读
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
  
《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六、布置作业:

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父母的心》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在情节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潜词造句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应以朗读为主,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方法。内容上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体会一波三折的结构特点,从而揣摩人物的心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学会珍惜至真至爱的亲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浓浓爱心中隐含淡淡的哀愁的写作特色。
难点:体会文中父母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并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回忆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事。
2.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3.
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4.课前收集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诗歌、民谣等,准备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可曾记得:是谁第一次牵着我们的小手蹒跚学步,是谁第一次为我们背上小书包;是谁在我们高兴时与我们一起欢呼雀跃,是谁在我们悲伤时偷偷的递上白手绢儿;是谁在我们成功时为我们悄悄落泪,是谁在我们失败时为我们鼓劲加油。可曾几何时我们开始讨厌这种关心,开始远离这种亲情。我们时常会想父母怎么这么烦?父母们也不时感叹,这孩子们都怎么了,简直不了解父母的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父母的心》去体会一下天下的父母心吧!

二、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两岁时父母双亡,一直与祖父母生活,从小没享受到我们看似平常的父母的关爱。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                 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36),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712),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316),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7),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四、创设情境:

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思考想象:围绕“父母的心”设置了哪些画面?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的心理?(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再全班交流)
1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2、送走长子时?
3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
、要回女儿时?

  
总结明确:作者就是这样用曲折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五、合作探究(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1、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2
为何父母最后还是没有把孩子送掉?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课文,然后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我们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至爱亲情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再优厚的物质条件,也是不可能动摇这份天下最诚挚、最浓郁的感情的。

3、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4
、总结交流评价:爱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1、课后你收集到哪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选出其中最适合送给你母亲的谚语、格言、诗歌,并说明理由。
2
请同学们用手中智慧的笔,以你喜欢的文学样式,学学古人,写一段话,来颂扬这种淳朴美丽的情感。

学生先自写,然后小组交流,按组推荐一至二篇,上台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并说出推荐的理由,然后请同学点评。

七、布置作业。

根据文末,发挥想象,补写一个结尾,他们一家六口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3A Disk网络硬盘